【新唐人2006年3月2日】【藝海漫遊】(121)千變紙雕-翁參隆:紙工藝教學相長,激發無限的創造力。
什麼是紙雕呢?有人把紙雕誤認為和剪紙相同,大部分的剪紙是平面的呈現,但紙雕是半立體的或立體的一種多層次的組合,利用空間概念重疊出一個立體的畫面;更廣泛的定義,只要將紙經過割、摺、壓、撕、黏貼等技法,「雕塑」成立體的作品,就可稱為紙雕。
翁參隆的紙雕作品包羅萬象、有千變萬化,是台灣紙雕界的前輩創作家,甚至有報章雜誌報導他是台灣的紙雕鼻祖。1975年出版了第一本紙雕書之後,在當時掀起了一股紙雕潮流,不但各方邀請展出不斷,還受政府單位邀約做了兩次長達一、兩個月的全省巡迴展。
曾經擔任工藝科教師的翁參隆,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活潑、生動的工藝課,他嘗試的使用可塑性高、容易操作的紙張,拿來代替堅硬的鐵板,沒想到,對於紙藝,學生們很容易的玩出興趣來,而他自己更是冒出火花來,就此在三十六年的時間裡,樂此不疲的浸淫其中。
紙雕家-翁參隆:早期是在廣告公司和私人設計公司工作,設計雖然是畫圖,還是要作模型和客戶這樣直接交會,後來在板橋高中當工藝老師,也教製圖,製圖學生設計了好不好,也是用紙來做模型,好讓學生有一個成就感。有一種板金,用鐵板去做器具的,因為鐵板很硬,學生看到鐵板腦筋也硬,我就想,用鐵板和用紙版的道理是一樣,所以就先用紙板去做,然後再翻(模型)板金。
可是學生不做器具,就做人物、做花、做動物、做房子,他們覺得這個更好玩,就讓他們去發揮。後來覺得這個壞掉可惜,就把它拍成照片,後來同行的老師就說,你洗一套給我,就把它印成一本書。
翁太太-陳蕙蘭:民國六十四年,我們第一本紙雕的書出版。當時大專的,比如說淡江啦,淡江大學、女師專、師大的紙藝社團就很高興看到我們這本書,然後要求我先生介紹有關紙雕的。同時他們也一起三校聯合要發表他們的作品,跟我先生一起聯合展出。
那因為這個第一次紙藝作品展出,雖然只是在大專學校裡面,但還是吸引很多媒體來報導。應該說是媒體關愛的關係,還有國語日報,因為小學的,小學生對這種紙的東西應該比較容易接近,所以都會來邀請,請稿什麼的。
收集自教材和學生作品的第一本書,獲得了熱烈的回響,翁參隆自己也沒想到,從此,他為台灣開啟了一扇精采的紙雕世界的大門。
陳蕙蘭:我先生在這種鼓勵下就繼續做,民國七十幾年的時候,文化中心開始一個一個成立,那教育廳就開始邀請我先生,在省立博物館,還有各個縣市的文化中心,去做一個聯合巡迴展。順便開研習會,邀請各當地的各個學校的小學老師、或中小學老師,來研習這種紙雕。
造成的還算是不小的轟動啦,因為我們每次去研習的時候,在禮堂上至少一、兩百個人在聽,兩三百個人。
紙張材料不但價廉而又物美,藉由紙工藝,來激發學生無限的創造力,身為老師的何樂而不為;所以翁參隆才一推出紙雕,馬上就成為美術、勞作的教師們愛不釋手的好教材。
翁參隆:就是工具、材料不必很費心,隨時都可以找到;比如小學他可以佈置教室,大一點可以設計玩具。有時候,比如說我要做一個木工家具,我要做比較可愛的,我用紙板先去設計,設計好了再改成銅、改成木板、改成其他塑膠去做。在工藝方面他們是這樣去用。在美術方面,它本身就是一個創作題材,幼稚園也是很受歡迎。
事實上他們老師都各有專長啊,只是用我的方法,再把他們的專長加上去,結果作得比我好。每一個人都做不同,他有他的想法。很快就有作品出來,他想像的都可以實現出來,很多的夢,就這樣很快做出來。
翁參隆:(立線浮雕-人物造型講解)早期我就用水墨國畫,畫一些美女,後來1984年,台灣各地的文化中心剛剛成立,需要人家去展,那時候只是教學的教具,展起來不夠好看,所以就做一些大的、像樣的作品;就從中國的平劇,台灣那個平劇裡邊去找,也很有趣味,就用我的國畫的水墨人物方法,用紙來做,變成用彩色紙來做,這是1984年平劇系列,做一系列這一種。
初期自平面的剪貼中演變而來,紙雕家讓細細的紙條變成優美的線條,翁參隆說這系列的作品新上手的人較難製作,因為只用紙張的厚度當黏貼的面,所以除了技巧之外,也要細心和耐力才能把它完成。這一系列的立線浮雕作品,可以看得出來翁參隆在美術造詣上有高超的功夫,大方典雅的構圖,搭配大片的色面及細細的紙線條,就變成引人注目的焦點。
教學認真的翁參隆,在1982年時得到「師鐸獎」,這是受到政府單位肯定,而頌發給特殊優良教師的獎章,這個獎對於身為教師的人是一項非常高的榮譽。
在教學上毫不保留,翁參隆說在師生的互動中,激發他一直不斷的開發新的創意出來,而他也不吝於對學生好創意的誇獎,他說看到學生的作品比他做得還要好的時候,自己也會非常的高興。
一開始從剪紙、褶紙等中國傳統工藝中,把它衍生、變化,然後綜合應用創造出紙雕來;翁參隆身居台灣紙雕創始者的地位,甚至於連「紙雕」這個名詞都是由他取出來的。
翁參隆:(圓柱造型-夢幻建築教做)我們看這個城堡,很複雜、很複雜,那我們仔細看,有一些圓管、有一些柱體、有一些彎管去拼的,那我們來做最基本的,這個六邊形的,也是要用刀畫一下,它才能夠褶成一個柱體,再把這個柱體看你要幾層,切個窗口,加個紙條,讓它有雕刻的感覺,它就是從這個基本做出來的。
要先計畫,各個面都要畫好,至少要畫六個面,左右四面還有上面,至少要畫四面,要有一個比例,要準確。不然房子蓋不好,那個是比較理性,其他都一樣,用感性就可以做。
建築系列的作品可以簡單的做,如六角及圓柱型的組合,但要講究的做,就像建築師在設計時使用的建築模型一樣的做法時就複雜多了,那是所有紙雕作品中最難表現的。
融在紙雕世界中,一路走來翁參隆一點也不寂寞,不但有翁太太陪著,還有兩個助教兒子,真是一個和樂融洽的紙雕家庭。雖然已經從學校教師的職場中退休,喜歡陶醉在教學相長的樂趣之中的翁參隆,還是陸續在文化中心或社區大學中教課,教導紙雕和繪畫課程。
什麼是紙雕呢?有人把紙雕誤認為和剪紙相同,大部分的剪紙是平面的呈現,但紙雕是半立體的或立體的一種多層次的組合,利用空間概念重疊出一個立體的畫面;更廣泛的定義,只要將紙經過割、摺、壓、撕、黏貼等技法,「雕塑」成立體的作品,就可稱為紙雕。
翁參隆的紙雕作品包羅萬象、有千變萬化,是台灣紙雕界的前輩創作家,甚至有報章雜誌報導他是台灣的紙雕鼻祖。1975年出版了第一本紙雕書之後,在當時掀起了一股紙雕潮流,不但各方邀請展出不斷,還受政府單位邀約做了兩次長達一、兩個月的全省巡迴展。
曾經擔任工藝科教師的翁參隆,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活潑、生動的工藝課,他嘗試的使用可塑性高、容易操作的紙張,拿來代替堅硬的鐵板,沒想到,對於紙藝,學生們很容易的玩出興趣來,而他自己更是冒出火花來,就此在三十六年的時間裡,樂此不疲的浸淫其中。
紙雕家-翁參隆:早期是在廣告公司和私人設計公司工作,設計雖然是畫圖,還是要作模型和客戶這樣直接交會,後來在板橋高中當工藝老師,也教製圖,製圖學生設計了好不好,也是用紙來做模型,好讓學生有一個成就感。有一種板金,用鐵板去做器具的,因為鐵板很硬,學生看到鐵板腦筋也硬,我就想,用鐵板和用紙版的道理是一樣,所以就先用紙板去做,然後再翻(模型)板金。
可是學生不做器具,就做人物、做花、做動物、做房子,他們覺得這個更好玩,就讓他們去發揮。後來覺得這個壞掉可惜,就把它拍成照片,後來同行的老師就說,你洗一套給我,就把它印成一本書。
翁太太-陳蕙蘭:民國六十四年,我們第一本紙雕的書出版。當時大專的,比如說淡江啦,淡江大學、女師專、師大的紙藝社團就很高興看到我們這本書,然後要求我先生介紹有關紙雕的。同時他們也一起三校聯合要發表他們的作品,跟我先生一起聯合展出。
那因為這個第一次紙藝作品展出,雖然只是在大專學校裡面,但還是吸引很多媒體來報導。應該說是媒體關愛的關係,還有國語日報,因為小學的,小學生對這種紙的東西應該比較容易接近,所以都會來邀請,請稿什麼的。
收集自教材和學生作品的第一本書,獲得了熱烈的回響,翁參隆自己也沒想到,從此,他為台灣開啟了一扇精采的紙雕世界的大門。
陳蕙蘭:我先生在這種鼓勵下就繼續做,民國七十幾年的時候,文化中心開始一個一個成立,那教育廳就開始邀請我先生,在省立博物館,還有各個縣市的文化中心,去做一個聯合巡迴展。順便開研習會,邀請各當地的各個學校的小學老師、或中小學老師,來研習這種紙雕。
造成的還算是不小的轟動啦,因為我們每次去研習的時候,在禮堂上至少一、兩百個人在聽,兩三百個人。
紙張材料不但價廉而又物美,藉由紙工藝,來激發學生無限的創造力,身為老師的何樂而不為;所以翁參隆才一推出紙雕,馬上就成為美術、勞作的教師們愛不釋手的好教材。
翁參隆:就是工具、材料不必很費心,隨時都可以找到;比如小學他可以佈置教室,大一點可以設計玩具。有時候,比如說我要做一個木工家具,我要做比較可愛的,我用紙板先去設計,設計好了再改成銅、改成木板、改成其他塑膠去做。在工藝方面他們是這樣去用。在美術方面,它本身就是一個創作題材,幼稚園也是很受歡迎。
事實上他們老師都各有專長啊,只是用我的方法,再把他們的專長加上去,結果作得比我好。每一個人都做不同,他有他的想法。很快就有作品出來,他想像的都可以實現出來,很多的夢,就這樣很快做出來。
翁參隆:(立線浮雕-人物造型講解)早期我就用水墨國畫,畫一些美女,後來1984年,台灣各地的文化中心剛剛成立,需要人家去展,那時候只是教學的教具,展起來不夠好看,所以就做一些大的、像樣的作品;就從中國的平劇,台灣那個平劇裡邊去找,也很有趣味,就用我的國畫的水墨人物方法,用紙來做,變成用彩色紙來做,這是1984年平劇系列,做一系列這一種。
初期自平面的剪貼中演變而來,紙雕家讓細細的紙條變成優美的線條,翁參隆說這系列的作品新上手的人較難製作,因為只用紙張的厚度當黏貼的面,所以除了技巧之外,也要細心和耐力才能把它完成。這一系列的立線浮雕作品,可以看得出來翁參隆在美術造詣上有高超的功夫,大方典雅的構圖,搭配大片的色面及細細的紙線條,就變成引人注目的焦點。
教學認真的翁參隆,在1982年時得到「師鐸獎」,這是受到政府單位肯定,而頌發給特殊優良教師的獎章,這個獎對於身為教師的人是一項非常高的榮譽。
在教學上毫不保留,翁參隆說在師生的互動中,激發他一直不斷的開發新的創意出來,而他也不吝於對學生好創意的誇獎,他說看到學生的作品比他做得還要好的時候,自己也會非常的高興。
一開始從剪紙、褶紙等中國傳統工藝中,把它衍生、變化,然後綜合應用創造出紙雕來;翁參隆身居台灣紙雕創始者的地位,甚至於連「紙雕」這個名詞都是由他取出來的。
翁參隆:(圓柱造型-夢幻建築教做)我們看這個城堡,很複雜、很複雜,那我們仔細看,有一些圓管、有一些柱體、有一些彎管去拼的,那我們來做最基本的,這個六邊形的,也是要用刀畫一下,它才能夠褶成一個柱體,再把這個柱體看你要幾層,切個窗口,加個紙條,讓它有雕刻的感覺,它就是從這個基本做出來的。
要先計畫,各個面都要畫好,至少要畫六個面,左右四面還有上面,至少要畫四面,要有一個比例,要準確。不然房子蓋不好,那個是比較理性,其他都一樣,用感性就可以做。
建築系列的作品可以簡單的做,如六角及圓柱型的組合,但要講究的做,就像建築師在設計時使用的建築模型一樣的做法時就複雜多了,那是所有紙雕作品中最難表現的。
融在紙雕世界中,一路走來翁參隆一點也不寂寞,不但有翁太太陪著,還有兩個助教兒子,真是一個和樂融洽的紙雕家庭。雖然已經從學校教師的職場中退休,喜歡陶醉在教學相長的樂趣之中的翁參隆,還是陸續在文化中心或社區大學中教課,教導紙雕和繪畫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