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經濟師:農民收入82%靠物價上漲

2008年03月18日財經
(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中國大陸物價飛漲,特別是豬肉等農產品價格漲勢兇猛,中國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農民是弱勢者,農產品上漲是應該的。 廣東「信息時報」引述姚景源的話表示,目前的物價上漲是結構性上漲而非全面上漲。消費者物價CPI包括食品、衣著、煙酒、家庭設備和零售服務、醫療衛生保健、交通通訊、文化教育衛生、居住等八大類的消費和服務商品,現在是五類上漲,三類下降。

他分析,從商品分為食品和非食品的角度,去年的CPI上漲百分之四點八,其中有百分之四是因為食品價格上漲造成的,去年物價上漲如此之高,百分之八十二的原因是食品價格上漲,這是結構性的問題。 報導表示,姚景源認為,這次價格上漲水準是越欠發達地區的漲幅越高,相反的,廣州、北京、上海上漲的水準不高。而典型的通貨膨脹,應該是發達地區的物價上漲率高於欠發達區域,城市高於農村,現在是反過來的。

他指出,站在農民的角度,這次農產品價格上漲是應該的。以去年上半年為例,農民現金收入是人民幣兩千一百一十元,出售農副產品收入達到八百八十四元,比上一年同期淨增一百三十元,其中二十四元是因為出售肉禽雞蛋的增加,還有一百零六元來自價格上漲,也就是說,農民淨收入部分百分之八十二是靠價格上漲。 姚景源表示,這幾年城市的公務員、企業都漲工資,誰給農民漲工資?這次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實際上是市場對城鄉利益的調節,農業如此的脆弱和薄弱,長時間的矛盾爆發了。

至於豬肉漲價問題,姚景源認為,今年豬肉價格肯定會回落,但決不會回落到以前那麼低的價位水準。因為以前價格太低,許多農民不養豬,生豬減少這麼多,價格當然下跌有限。9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