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評京奧:人權民主才能與世界接軌

2008年08月25日大陸
北京奧運星期天落幕,香港各大媒體星期一的普遍評論都表示對北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也有不少批評認為,京奧期間北京當局未信守承諾,繼續壓制新聞採訪自由和人民的言論自由,京奧之後,大陸能否以更開放的態度肩負起應有的責任,仍有待觀察。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星期一香港大部份的評論認為,奧運會是中國大陸自加入WTO組織之後,又一次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重大機遇,然而另一方面卻也都認為,雖然經過北京當局的詳細規畫,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幕幕光輝耀眼的訊息,但評價北京奧運的成敗,不應以星期天的閉幕為終結,應該再觀察往後的變化,才可以得出更客觀的結論。

香港蘋果日報的評論引述了一名居住北京多年的外國人認為,奧運期間北京看來一切都很好,但要看真北京,過一段日子才是時候,奧運火炬熄滅,大陸人民要追求的除了更高更快更強之外,還需要更自由、更包容、更開放。

有關注人權和新聞自由的人士認為,大陸要與世界接軌,人權自由要排第一,不是只依靠奧運光環。

據報導,香港立法會議員兼前線召集人劉慧卿向本台說,中國要與國際接軌,必須先改進人權自由和民主等先進國家最重要的價值觀:人權自由民主是國際社會一個很重要的價值,我希望中國和香港的人民也可以盡快有民主及享有各方面人權。

她說,隨著京奧活動的結束,最讓人感到失望的是,北京在申奧時承諾會改善大陸的人權狀況,可是現在看到的只有北京壓制人權、打壓上訪人民及異見人士的言論自由:很多人因奧運受到迫害,我覺得很遺憾,現在奧運已完成了,我希望北京可盡快改善人權,發展民主;像香港有些人無權到大陸,我們是中國公民,但北京拿走了我們的基本權利,不給我們到大陸,我覺得非常遺憾。

此外,香港信報在星期二發表的社論說,看過京奧16天的賽事後,絕大部份人都認為中國大陸在組織工作、硬軟件服務上無微不至,然而與此同時,不少人心中都有疑問,就是奧運期間的北京空氣素質、周到的服務水準,以至政治上的寬鬆氣氛,是否會隨著奧運會結束而「曲終人散」?

社論認為,如果大陸在奧運後對待異見人士時保持之前的包容忍耐,那麼國家的發展水平就可登上另一台階,但假如京奧過後一切又回覆舊觀,政府仍以老套辦法做事,那麼北京奧運對大陸的意義就非常有限。

報導稱,對此,香港國際記者聯會(香港和中國)項目代表胡麗雲說,以京奧這次對媒體的採訪安排來說,雖然比以前寬鬆些,可是仍有包括香港記者在內的境外記者受到不同類型的干擾,她認為,至少打記者的事件不應出現:我認為北京在整體外觀上真的很不一樣了,但從尊重人權、尊重新聞自由的角度看,還是有很大距離。

香港明報在星期一發表的社論上也說,百年奧運美夢已圓,可是國富民強方面仍需努力。如果大陸能善用奧運這個界面,不僅在體育基礎建設等硬件上與世界接軌,在制度建設與開朗開放的管治軟件上,也與國際標準接軌,才是推動國富民強的積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