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北京需知國際空間對臺重要

2008年09月19日國際
美國華府智庫學者表示,過去幾個月來,美中臺三方都認識到兩岸關係出現歷史契機,也認識到把握這個機會的重要性。但是在比較敏感的台灣國際空間問題方面,他們擔心,北京對於處理這個議題沒有足夠的急迫感,並未完全理解該問題對台灣人民的重要性,也沒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兩岸關係的倒退。

在台灣總統馬英九當選後,美國和加拿大學者組團在今年四月訪問台北和北京高層人士,就兩岸推動信心建立機制和兩岸對新局勢的想法進行實地調查研究。

學者訪問團成員之一,華府智囊機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葛萊儀(Bonnie Glaser)最近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通過他們的研究和與兩岸高層人士的討論,他們發現美中臺三方都了解目前兩岸關係出現新契機,也都了解把握這個機會的重要性。

*敏感議題無改善則馬英九不會連任*

另外一位訪問團成員,國家戰略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總裁柯羅夫(Ralph Cossa)表示,那次訪問給他的感覺是,兩岸都有意願改善關係,但是也都存有一定謹慎和保留的態度。柯羅夫說:

“兩岸仍然在捉摸對方可能接受和可能不接受的情況,但是我覺得,台灣方面希望在一些議題上儘快談出結果,但是中國大陸並沒有完全理解到這一點。我在一次和中方人士的討論中,他們得出的結論之一是,兩岸現在可以先談經濟合作,比較敏感的台灣國際空間問題,我們可以等馬英九第二任期再談。我說,如果台灣人民在馬英九第一任期內沒有看到這些敏感議題有所改善,馬英九就不會有第二任期了。我想他們對我的答覆不太滿意,”

*台灣需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

葛萊儀也表示,目前兩岸通過海基會和海協會討論的議題都相對容易,但是她預計,轉捩點將在明年五月。她說,屆時世界衛生大會將舉行年會,兩岸必需觸及台灣國際空間問題。葛萊儀說:

“台灣總統馬英九基本上把北京是否接受台灣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一事用來考驗中國在這個議題上的誠意。 我從和中方人士的對話中得到的感覺是,中國方面並沒有充分了解這個議題對台灣人民的重要性,如果他們沒有做出更加正面的回應,兩岸關係有可能會倒退。”

葛萊儀錶示,她希望臺海雙方都能尋找辦法處理這個議題,讓兩岸關係繼續取得改善。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