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毒奶粉引起國際反思對華貿易

2008年09月29日毒奶粉/毒食品
據美國之音中文網9月27日報導,中國有毒奶粉風波不僅在中國國內引起巨大的反響,在國際上也讓眾多的企業和民眾,再次反思現行的對華貿易以及對華政策。目前看來,中國有問題的奶製品已經波及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區。

中國出產的有毒奶製品風波目前已經蔓延了世界各地。歐洲委員會做出了全面限制所有來自中國的嬰幼兒含奶製品的決定。亞洲和非洲地區的政府以及民眾也都高度關注這一問題。

在日本和泰國等地,很多人都擔心市場上賣的餅乾、冰激凌、糖果等產品當中,是否也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星期五,香港和韓國的衛生官員均表示,在從中國進口的其他產品當中,也發現了有毒化學物質。

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部的一位專家日前表示,中國目前的情勢顯然是產品檢驗落在了經濟發展的後面。

非洲塞內加爾的一位政治評論人士指出,非洲很多國家本來都在矚目中國和印度,希望學習發展經驗,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經濟起飛的奇蹟,從而忽視幕後那些不那麼光彩照人的運作方式。這位名叫諾麥德的評論人士說,不負責任的奇蹟是要不得的。

*體制的諸多弱點*

美國紐約時報星期六國際版頭條新聞報導說,剛剛一個月以前,北京奧運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執政的國家是如何能夠以專制的方式,為了一個目標,有效地動員全社會。

但是,最近有關有毒奶製品的醜聞報導,又向全世界展現了這一體制的諸多弱點。這篇報導進而說,奶製品風波再次把一個關鍵的問題提到了日程上來,那就是。在共產黨的一黨專制下,是否真正能夠創造出一個透明的社會責任制體系。

在三鹿奶粉暴光以後,中國官方媒體著重強調了商業人員的腐敗性以及地方官員如何反應不及時。但是,眾多的分析人士指出,中央政府一貫的報喜不報憂、不重視、甚至壓制民間訴求的做法,也在這個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西方國家的公司在對華貿易中,應該發揮更大的主動性,促進中國的改革和透明度,這樣才能讓中國的民眾和西方的公司都從真正的意義上受利。新西蘭的媒體從業人員兼分析人士王寧星期六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對一些西方公司提出了批評。

他說:“他們跟中國做生意,並沒有促進中國的新聞自由,中國沒有新聞自由,最後帶來的禍害,是給他們西方人自己帶來的禍害。”

*敲響了警鐘*

在這次震驚中外的有毒奶粉事件中,新西蘭的恆天然公司由於擁有河北省石家莊三鹿奶製品公司43%的合資股份,而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王寧說,三鹿有毒奶粉事件應該說是不只給恆天然公司敲響了警鐘,這一事件提醒所有企業對華貿易所含有的風險性。

他說:“Fonterra(恆天然)這個奶製品廠是全世界著名的,在紐西蘭,它的奶製品佔有著最大的份額。如果這個品牌倒了的話,那麼新西蘭奶製品產業就會受到非常沉重的打擊。”

星期六,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北京的三元奶製品公司將接手三鹿奶製品公司。三元集團的網站介紹說,該公司出產“人民大會堂宴會專用牛奶”,集團以奶業為主,兼營麥當勞快餐和房地產開發,集團現擁有總資產100億元,員工近2萬人,下轄13個農場、20家專業公司、以及22家中外合資合作企業。 [中國日報]報導說,三元在這次風波中絲毫沒有受損,在其他奶製品紛紛“倒牌”的情況下,三元的銷售量大增。

目前,三元奶製品70%在北京銷售,另外在山東、山西、河北和河南也有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