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10月26日訊】據美國之音報導:危機之源,起源於美國房屋抵押貸款壞帳的金融危機正在隨著信貸市場的緊縮向實體經濟部門擴散,猛烈衝擊著全球經濟。痛定思痛,很多經濟學家現在都在研究這場自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根源、走向和長遠影響。我們正在連續播送長篇系列報導,詳細探討這場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今天談談華爾街的貪婪和放縱如何引發了這場危機。
次級房貸危機是美國整個金融危機鏈條中的一個起點,但是它卻在短短的一年之內把危機從房貸部門擴大到整個金融領域,發展成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
為什麼房貸壞帳會有如此排山倒海般的破壞力呢?分析人士認為,其中奧祕就在於美國近年來通過金融創新而出現的金融生態環境,尤其是華爾街金融機構發明的房貸支援證券和其他複雜多變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蔓延。
*房貸證券化*
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政府和國會開始加緊消除1930年代大蕭條之後國家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實行的嚴格監管的殘余。1999年,國會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結束了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的格局,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埋下了最近這次金融危機的隱患。
房貸證券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一大創新。商業銀行和房貸機構把放貸出去的房屋抵押貸款轉賣給房貸融資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兩房把這筆資產投入市場,變成證券,吸引投資銀行和對衝基金來購買。這些金融機構再對這些資產進行分割、打包、組合併出售。於是最初一美元的貸款可能就成為被放大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金融衍生產品。
*貸款風險被擴大*
美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迪莫斯研究所(DEMOS) 的資深研究員諾米.普林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房屋貸款的債務關係通過房貸證券化變得複雜起來,每個投資者購買的都只是房屋貸款的一部分,表面上看來投資風險被分化了,但實際上這種貸款的風險也被擴大了。
普林說:“華爾街的金融工程創造出一系列證券,相互交織,相互重疊。比如說,起初的貸款是一筆次級房貸,就像盒子裡的雞蛋,你通過證券化的過程把它做成一盤炒雞蛋,改變了它的形式,然後繼續改變形式,不斷創造出新的股票,而這些證券都是或多或少地以原有的次級房貸為基礎炒作出來的。但是經過多次轉換形式,各種轉化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很模糊了。”
*信貸違約轉換*
信貸違約轉換(credit default swaps)就是房貸證券化的一種典型的衍生形式,它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銀行首創的,可以被視為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這種保險的買方主要是商業銀行和房貸機構,而出售保險的是保險公司、對衝基金和投資銀行。這種金融衍生工具一經問世,就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根據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提供的數據,2001年,信貸違約轉換的市場價值將近1萬億美元,到2008年就超過了54萬億美元,接近全球GDP的總和。
總部在紐約的投資組合指導管理公司副總裁理查德.卡茲對美國之音表示,正是通過信貸違約轉換等金融衍生工具,原本單一的房屋貸款就成為橫跨銀行、證券和保險等各個領域的金融衍生產品。
卡茲說:“華爾街購買房屋貸款,把它們捆綁在一起,再賣給全球的銀行和金融機構。華爾街在出售房屋貸款時,同時合法地連帶出售保護房貸違約的金融保險。除了保護房貸違約的保險之外,還有保護公司破產、重組和信用評級變化等種類繁多的保險。這種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場目前的主要風險。”
*信譽評級機構推波助瀾*
在次級房貸的不良資產擴散到更廣泛的金融市場的過程中,美國的信譽評級機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房貸融資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名義上是私人持股企業,但是由於享有政府隱性擔保的特權,它們發行的房貸支援的證券享有和美國國債同樣的最高三A評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管理經濟學教授斯坦.利伯維茨認為,信譽評級的失誤加快了房貸證券化的進程。
利伯維茨說:“由於房貸支援的證券享有很高的信譽評級,許多金融機構爭相購買。美國的許多金融機構,比如保險公司,它們依據法律只能持有三A評級的證券,因為政府要求它們規避風險。結果在房地產市場泡沫的推動下,房貸支援的證券被認為是風險最低的優質股,遍及全球金融市場。”
*金融核彈*
2006年夏天,美國次級房貸市場的問題開始顯現。隨著房市價格暴跌,房貸支援的證券一路走低,“兩房”資產的信貸違約率急劇上升。處於房貸證券化和證券產品衍生化的金融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顯現,近60萬億信貸違約轉換證券和高達600萬億美元金融衍生證券就像兩枚金融核彈,讓金融界人士不寒而慄。
“貪婪是好的”曾經是華爾街投資家們引為自豪的名言,可事到如今,貪婪加上放縱斷送了貝爾斯登、雷曼和美林等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將失去獨立投行的地位。華爾界冒險家的盛宴結束了,全球金融和經濟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英國首相布朗在議會接受質詢時表示,國際銀行體系如此接近於全面崩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從未出現過的。
次級房貸危機是美國整個金融危機鏈條中的一個起點,但是它卻在短短的一年之內把危機從房貸部門擴大到整個金融領域,發展成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
為什麼房貸壞帳會有如此排山倒海般的破壞力呢?分析人士認為,其中奧祕就在於美國近年來通過金融創新而出現的金融生態環境,尤其是華爾街金融機構發明的房貸支援證券和其他複雜多變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蔓延。
*房貸證券化*
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政府和國會開始加緊消除1930年代大蕭條之後國家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實行的嚴格監管的殘余。1999年,國會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結束了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的格局,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埋下了最近這次金融危機的隱患。
房貸證券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一大創新。商業銀行和房貸機構把放貸出去的房屋抵押貸款轉賣給房貸融資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兩房把這筆資產投入市場,變成證券,吸引投資銀行和對衝基金來購買。這些金融機構再對這些資產進行分割、打包、組合併出售。於是最初一美元的貸款可能就成為被放大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金融衍生產品。
*貸款風險被擴大*
美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迪莫斯研究所(DEMOS) 的資深研究員諾米.普林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房屋貸款的債務關係通過房貸證券化變得複雜起來,每個投資者購買的都只是房屋貸款的一部分,表面上看來投資風險被分化了,但實際上這種貸款的風險也被擴大了。
普林說:“華爾街的金融工程創造出一系列證券,相互交織,相互重疊。比如說,起初的貸款是一筆次級房貸,就像盒子裡的雞蛋,你通過證券化的過程把它做成一盤炒雞蛋,改變了它的形式,然後繼續改變形式,不斷創造出新的股票,而這些證券都是或多或少地以原有的次級房貸為基礎炒作出來的。但是經過多次轉換形式,各種轉化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很模糊了。”
*信貸違約轉換*
信貸違約轉換(credit default swaps)就是房貸證券化的一種典型的衍生形式,它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銀行首創的,可以被視為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這種保險的買方主要是商業銀行和房貸機構,而出售保險的是保險公司、對衝基金和投資銀行。這種金融衍生工具一經問世,就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根據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提供的數據,2001年,信貸違約轉換的市場價值將近1萬億美元,到2008年就超過了54萬億美元,接近全球GDP的總和。
總部在紐約的投資組合指導管理公司副總裁理查德.卡茲對美國之音表示,正是通過信貸違約轉換等金融衍生工具,原本單一的房屋貸款就成為橫跨銀行、證券和保險等各個領域的金融衍生產品。
卡茲說:“華爾街購買房屋貸款,把它們捆綁在一起,再賣給全球的銀行和金融機構。華爾街在出售房屋貸款時,同時合法地連帶出售保護房貸違約的金融保險。除了保護房貸違約的保險之外,還有保護公司破產、重組和信用評級變化等種類繁多的保險。這種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場目前的主要風險。”
*信譽評級機構推波助瀾*
在次級房貸的不良資產擴散到更廣泛的金融市場的過程中,美國的信譽評級機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房貸融資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名義上是私人持股企業,但是由於享有政府隱性擔保的特權,它們發行的房貸支援的證券享有和美國國債同樣的最高三A評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管理經濟學教授斯坦.利伯維茨認為,信譽評級的失誤加快了房貸證券化的進程。
利伯維茨說:“由於房貸支援的證券享有很高的信譽評級,許多金融機構爭相購買。美國的許多金融機構,比如保險公司,它們依據法律只能持有三A評級的證券,因為政府要求它們規避風險。結果在房地產市場泡沫的推動下,房貸支援的證券被認為是風險最低的優質股,遍及全球金融市場。”
*金融核彈*
2006年夏天,美國次級房貸市場的問題開始顯現。隨著房市價格暴跌,房貸支援的證券一路走低,“兩房”資產的信貸違約率急劇上升。處於房貸證券化和證券產品衍生化的金融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顯現,近60萬億信貸違約轉換證券和高達600萬億美元金融衍生證券就像兩枚金融核彈,讓金融界人士不寒而慄。
“貪婪是好的”曾經是華爾街投資家們引為自豪的名言,可事到如今,貪婪加上放縱斷送了貝爾斯登、雷曼和美林等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將失去獨立投行的地位。華爾界冒險家的盛宴結束了,全球金融和經濟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英國首相布朗在議會接受質詢時表示,國際銀行體系如此接近於全面崩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從未出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