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2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張庚睿、吳素柔台北28日電)以228事件為題材的電影「悲情城市」滿20週年,導演侯孝賢今天說,很少看到有人拍攝有關228的電影,期望大家徹底討論228事件,還原歷史真相。
228事件屆滿62週年,今年也是「悲情城市」20週年,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下午舉辦「在昏暗裡,燈突然亮了─台灣的政治覺醒」座談活動,作家龍應台與侯孝賢在台北市中山堂邀請民眾一同欣賞「悲情城市」,放映後進行對談。
龍應台說,「悲情城市」表達多重意義,從台灣回歸中國到228事件爆發後,當時政治高壓的情勢,常聽到身邊的人無故失蹤或是被抓;希望透過「悲情城市」,讓年輕人體會到當時台灣民眾的緊張,與思索今日台灣的政治。
對於20年前為什麼想拍「悲情城市」,侯孝賢說,當時受作家陳映真的小說影響很大,原本想拍陳映真的著作「山路」、「鈴鐺花」,但陳映真勸他不要拍,因為當時政治仍然敏感。
侯孝賢表示,解嚴後,心中那股「反」的衝動,促使他想完成一部描述當時權力交替下社會的情形,「悲情城市」因此而生。
他也感嘆說,很少看到有人拍攝有關228的電影,大多是相關的紀錄片或書面資料,期望大家可以徹底地討論228事件,還原歷史真相。
228事件屆滿62週年,今年也是「悲情城市」20週年,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下午舉辦「在昏暗裡,燈突然亮了─台灣的政治覺醒」座談活動,作家龍應台與侯孝賢在台北市中山堂邀請民眾一同欣賞「悲情城市」,放映後進行對談。
龍應台說,「悲情城市」表達多重意義,從台灣回歸中國到228事件爆發後,當時政治高壓的情勢,常聽到身邊的人無故失蹤或是被抓;希望透過「悲情城市」,讓年輕人體會到當時台灣民眾的緊張,與思索今日台灣的政治。
對於20年前為什麼想拍「悲情城市」,侯孝賢說,當時受作家陳映真的小說影響很大,原本想拍陳映真的著作「山路」、「鈴鐺花」,但陳映真勸他不要拍,因為當時政治仍然敏感。
侯孝賢表示,解嚴後,心中那股「反」的衝動,促使他想完成一部描述當時權力交替下社會的情形,「悲情城市」因此而生。
他也感嘆說,很少看到有人拍攝有關228的電影,大多是相關的紀錄片或書面資料,期望大家可以徹底地討論228事件,還原歷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