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5月17日訊】5月客莊賞桐季 生活新美學(3)(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縣17日電)客委會舉辦「桐花祭」,賦予客家新形象,也帶動客莊商機;然而,桐花是否僅與客家相關,也有不同意見。走過8年的桐花祭其實還很年輕,未來的發展也無限寬廣。
「桐花祭」常被解讀為客家莊的活動。新竹縣文化局長曾煥鵬表示,從地理環境來看,雖然南至雲林、南投、彰化,北到台北、基隆,都有桐花的蹤影,但油桐花的生長地還是以桃竹苗客家莊居多。
所以,曾煥鵬說,文化局就以「遇見桐花、看見客家」做為活動主軸,希望民眾到客莊的桐花步道散步之際,也能同時瞭解客家習俗,接觸客家事務。
另外,在經濟產業面,他指出,油桐木材可以製作家具、木屐、牙籤、火柴棒等,不少客家人回憶童年,都曾呼朋引伴撿拾油桐果實,賺取零用錢;而在植物特性上,白色的油桐花展現純潔樣貌,桐花飄落呈螺旋狀緩緩墜地,姿態相當美麗,從文化美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美與客家人艱苦勤奮、晴耕雨讀的耐勞特性,也有某種程度的連結。
不過,對於桐花與客家的關聯,本身就是客家人的明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系主任范育成,則有不同看法。
她表示,「客家人對桐花認同度太過薄弱」,不少閩南人會因為桐花祭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而認定這是客家活動,造訪客家莊的外地遊客也多有這種感受,但問題是,根據她多年訪談結果,99%的客家人認為桐花與客家關聯性不大,這是「外地人相信,但客家人不認同!」
范育成表示,對於獲得客委會補助的社區發展協會或休閒旅遊業者,桐花祭的確帶來人潮與商機,人山人海的苗栗西湖度假村就是一個例子。但對於其他未獲補助的客家產業,影響就很薄弱。
關注桐花祭多年的范育成說,桐花祭的舉辦讓地方團體有表演機會,早期,一些客家團體上台時還會緊張,但如今已是台風穩健。
然而,她認為,近年來桐花商品數量愈來愈多,甚至連機場都有販售,但除了客家商品,也摻雜外地甚至大陸的東西,只是將既有商品掛上桐花圖案而已;另一方面,桐花祭的文化內涵卻愈來愈少,這或許和經費有關,值得探討。
范育成表示,桐花祭不像義民廟這些民俗信仰,在地認同度高,「要逼客家人認同太難!」。她認為,桐花祭不一定要「死扣」客家,甚至應以「季」取代「祭」,發展更多元的特色。
她說,桐花祭可以視為一種「生態旅遊」,散佈到全台各鄉鎮,台北有台北的特色,新竹有新竹的特色,彰化有彰化的特色,展現豐富多元的內涵。
因此,她建議,桐花祭活動不一定僅限於幾個客家團體,也可以加入現代化或國際性的表演,把更精緻多元的藝術帶進客家莊,「讓在地人眼睛一亮!」豐富客家莊的文化,對在地人也有好處。
對於桐花與客家的關聯性,曾煥鵬認為,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他也同意,把「祭」改成「季」,意義更為寬廣。
曾煥鵬說,桐花祭的確讓客家莊活絡起來,雖然,他不否認現階段仍是「用錢堆砌」,但他認為,桐花祭仍屬於前端階段,做為一個「提醒」,桐花祭帶動人潮,也提醒在地人,為了迎接遊客,要重視社區營造、改善公共設施以及美化環境。
他表示,桐花祭由官方主導,相較之下,目前民間力量的確緩慢,但畢竟這需要時間,像是日本的櫻花祭,起碼歷經200年歷史。不過,「桐花每年都會開,每年都可以做些什麼!」甚至,「每到桐花祭,連絡親朋好友造訪客莊,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桐花祭是一股由上而下的力量,但民間力量能否將它延續擴大,是一大問題。「如果政府不辦,沒有經費挹注,桐花祭的活動是否就完全結束?」不可否認,歷經8年推廣,桐花祭的確發揮成效,但展望未來,值得做的還很多!
「桐花祭」常被解讀為客家莊的活動。新竹縣文化局長曾煥鵬表示,從地理環境來看,雖然南至雲林、南投、彰化,北到台北、基隆,都有桐花的蹤影,但油桐花的生長地還是以桃竹苗客家莊居多。
所以,曾煥鵬說,文化局就以「遇見桐花、看見客家」做為活動主軸,希望民眾到客莊的桐花步道散步之際,也能同時瞭解客家習俗,接觸客家事務。
另外,在經濟產業面,他指出,油桐木材可以製作家具、木屐、牙籤、火柴棒等,不少客家人回憶童年,都曾呼朋引伴撿拾油桐果實,賺取零用錢;而在植物特性上,白色的油桐花展現純潔樣貌,桐花飄落呈螺旋狀緩緩墜地,姿態相當美麗,從文化美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美與客家人艱苦勤奮、晴耕雨讀的耐勞特性,也有某種程度的連結。
不過,對於桐花與客家的關聯,本身就是客家人的明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系主任范育成,則有不同看法。
她表示,「客家人對桐花認同度太過薄弱」,不少閩南人會因為桐花祭由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而認定這是客家活動,造訪客家莊的外地遊客也多有這種感受,但問題是,根據她多年訪談結果,99%的客家人認為桐花與客家關聯性不大,這是「外地人相信,但客家人不認同!」
范育成表示,對於獲得客委會補助的社區發展協會或休閒旅遊業者,桐花祭的確帶來人潮與商機,人山人海的苗栗西湖度假村就是一個例子。但對於其他未獲補助的客家產業,影響就很薄弱。
關注桐花祭多年的范育成說,桐花祭的舉辦讓地方團體有表演機會,早期,一些客家團體上台時還會緊張,但如今已是台風穩健。
然而,她認為,近年來桐花商品數量愈來愈多,甚至連機場都有販售,但除了客家商品,也摻雜外地甚至大陸的東西,只是將既有商品掛上桐花圖案而已;另一方面,桐花祭的文化內涵卻愈來愈少,這或許和經費有關,值得探討。
范育成表示,桐花祭不像義民廟這些民俗信仰,在地認同度高,「要逼客家人認同太難!」。她認為,桐花祭不一定要「死扣」客家,甚至應以「季」取代「祭」,發展更多元的特色。
她說,桐花祭可以視為一種「生態旅遊」,散佈到全台各鄉鎮,台北有台北的特色,新竹有新竹的特色,彰化有彰化的特色,展現豐富多元的內涵。
因此,她建議,桐花祭活動不一定僅限於幾個客家團體,也可以加入現代化或國際性的表演,把更精緻多元的藝術帶進客家莊,「讓在地人眼睛一亮!」豐富客家莊的文化,對在地人也有好處。
對於桐花與客家的關聯性,曾煥鵬認為,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他也同意,把「祭」改成「季」,意義更為寬廣。
曾煥鵬說,桐花祭的確讓客家莊活絡起來,雖然,他不否認現階段仍是「用錢堆砌」,但他認為,桐花祭仍屬於前端階段,做為一個「提醒」,桐花祭帶動人潮,也提醒在地人,為了迎接遊客,要重視社區營造、改善公共設施以及美化環境。
他表示,桐花祭由官方主導,相較之下,目前民間力量的確緩慢,但畢竟這需要時間,像是日本的櫻花祭,起碼歷經200年歷史。不過,「桐花每年都會開,每年都可以做些什麼!」甚至,「每到桐花祭,連絡親朋好友造訪客莊,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桐花祭是一股由上而下的力量,但民間力量能否將它延續擴大,是一大問題。「如果政府不辦,沒有經費挹注,桐花祭的活動是否就完全結束?」不可否認,歷經8年推廣,桐花祭的確發揮成效,但展望未來,值得做的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