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台灣英雄:潘坤地手工剪黏寺廟龍鳳

2009年09月06日台灣
【新唐人2009年9月6日訊】(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6日電)台灣各地許多寺廟建築優美,屋頂正脊、飛簷上的龍飛鳳舞、花鳥瑞獸,更具藝術價值,而這逐漸凋零的藝術是靠老師傅的傳統手工技法,一片一片拼貼出來,潘坤地就是箇中翹楚。

現年56歲的潘坤地17歲拜師,從事剪黏藝術、修繕寺廟工作,至今已悠悠40年。潘坤地來自屏東,台灣從南到北許多寺廟裝飾藝術都有他的作品,他也曾參與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台北大龍峒保安宮修復工程。

剪黏是閩、粵建築特有的裝飾藝術,是寺廟屋頂常見的以彩色碗片製成的人物、鳥獸或花草塑像。

古早時候,村裡要建廟,村民就從自家拿出花瓶、瓷碗等,打破再取碎片作為剪黏材料,現在此情此景雖已不復見,但碗片仍是傳統剪黏的材料。

潘坤地拿起一根粗鐵絲比劃著說,傳統的碗片剪黏,始自鐵絲拗折出的模型,從骨架到粗胚,做出形狀後,再切割適當形狀及顏色的碗片,一片片手工黏上。

但所謂傳統,在這個時代似乎處處受到便宜行事的挑戰。潘坤地說,碗片成本高,一片片切割、黏上又費時耗神,有人開始用玻璃製品,但因遇大雨就碎,再改用成本低的陶片。

如今,陶片成寺廟剪黏裝飾大宗,一樣是鳳,傳統剪黏是從頭到尾一片片拼貼出來,現在常見的鳳則是身體用陶片拼貼,鳳頭是大量製造、千篇一律的模型成品。

潘坤地說,陶片多由中國大陸進口,硬度比碗片低,容易斷,碗片製作的剪黏則可維持30年以上,顏色也能常保鮮豔;只是成本高、純手工速度又慢,「寺廟多已不用碗片了」。

他說,用陶片便宜又快,但缺乏藝術感,真正的剪黏師傅不會認同那是傳統剪黏,也不代表台灣藝術。

全球經濟衰退對寺廟修繕一行也有影響。潘坤地說,以前工作幾乎不停,近2、3年,樂捐的人少了,修廟工程就少,工作偶有停頓。

學藝40年,卻只有一個徒弟。潘坤地淡淡表示,這個行業已不受重視;剪黏要認真學,要忍耐在屋頂工作時曝曬的日頭,有時切割碗片還會劃傷手。他說,師傅只能教訣竅,其他還是要靠自己,「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師傅」。

修繕寺廟、做剪黏常需要攀高,問潘坤地有沒有危險性,他一派順天敬神地說,除了自己注意安全,心也要向善,「好好做,神明就會保佑」。他每次開始和結束一個工程,也都會謝神感恩。

政府不時有修繕古蹟的計畫,但看在潘坤地眼中,「設計師觀念太重」。

他說,政府修復古蹟,找的人技術不見得好,反而破壞古蹟,而保安宮自己花錢請老師傅,修復工程還更精良。他認為國家不夠重視傳統民間藝術文化,修復古蹟應多找有技術、經驗的師傅。

很多藝術家一生求的不過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潘坤地亦然。「退休以後,作品還能給人說『這是某某某做的』,稱讚一番,就夠了」,師傅說。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 cna.com.tw/TWHero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