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3月1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採訪報道)中國官方《人民日報》的網絡版今年年初開始收費訂閱。但在3月剛剛結束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又恢復了免費閱讀服務,表明《人民日報》數字版收費訂閱嘗試的失敗。
海外網絡媒體《參與網》星期二報道,自2010年1月1號起,被稱為中國共產黨喉舌的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網絡版開始實行收費閱讀服務,收費模式有三種:訂閱每月24元,半年128元,全年198元。沒想到《人民日報》網絡版收費後,閱讀率一路下降,自我弱化,不得已在3月5號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又悄悄恢復了免費閱讀服務。報道說,但直到 3月11號《人民日報》下屬的人民網才正式刊登告網友啟事說,《人民日報》數字報前四版的內容將長期免費使用,五版及以後版面當天免費,並表示會對訂閱了 2010年的訂戶提供妥善的解決方案。但啟事迴避了因讀者數量下降不得不恢復免費服務的真相,同時,該報還面臨著極少一部分收費用戶的經濟賠償。
《參與網》的報道還說,《人民日報》自稱「黨和政府的喉舌」,是「黨和國家政策最權威的發布平台,是輿論導向的風向標」,為此,理應最大程度地開放閱讀,然而,《人民日報》唯利是圖,試圖借網絡版收費撈一把。很多網民對此一直不叫好。連《人民日報》的發言人也承認,電子版收費閱讀,不會招來多少網絡用戶捧場。
美國民間機構「中國信息中心」的楊莉藜先生就《人民日報》數字版收費嘗試的失敗表示,這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當時它開始收費的時候我們就認為這樣一種做法到最後是很難收場的。首先是消費群體的評估呢還是很錯的,因為《人民日報》還有其他的黨報、黨刊每年呢它都是靠自上而下地讓大家去訂閱,好多是用公款去訂閱的。它顯得好像消費群體很龐大,那麼對消費群體的這個估價呢當然是錯誤的,好多人都讓自己掏腰包去看它的新聞呢當然就不行了。再一個對於市場環境它的評估呢也是錯誤的,網絡呢存在了好多的免費新聞的來源,而中國官方的媒體它都在重複著官方的腔調。也就說它沒有自己的獨家產品,這樣大家就不會去付費購買,因為好多免費的也是中宣部批准的通稿,所以沒有獨家產品吸引大家就不會去掏錢。」
《參與網》的報道還指出,《人民日報》自己也清楚,該報長期以來是靠「公費訂閱」而發行的,個人訂閱或購買比例一向是非常低的。以前不會主動掏錢買訂閱的人,以後也未必會主動掏錢訂閱。
海外中文網絡雜誌《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先生表示,目前其它國際上著名的報紙網絡版收費都有問題,《人民日報》數字版收費嘗試失敗更是預料之中的:「世界各國它現在就是要賣新聞,你就要收錢,這個東西爭論得很厲害,有的已經開始收費了,效果還可以。如果你全部這樣做,大多數人家不看的話,你還達不到你最終的目的,所以現在爭論得很厲害。《人民日報》一向是虧本的,它完全是沒人定的,需要強迫定,由單位負責定給人看。還要走上電視媒體也要收費的話,那我看《人民日報》更沒人看了。」
互聯網刊物收費問題在國外也有爭論。國外有調研公司不久前的一項有關調查顯示,全球有87%的網民不願為瀏覽網絡報刊的內容而付費。國際傳媒大亨默多克一直提倡網民要付費閱讀網絡媒體的內容。他去年5月曾表示,他的新聞集團計劃在2010年6月向報紙網頁的讀者收費。目前,他擁有的《華爾街日報》電子版已經開始收費。但著名網絡服務公司谷歌的CEO卻表示,收費模式不大適合普通的新聞發行商,因為免費的新聞資源太多。
海外網絡媒體《參與網》星期二報道,自2010年1月1號起,被稱為中國共產黨喉舌的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網絡版開始實行收費閱讀服務,收費模式有三種:訂閱每月24元,半年128元,全年198元。沒想到《人民日報》網絡版收費後,閱讀率一路下降,自我弱化,不得已在3月5號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又悄悄恢復了免費閱讀服務。報道說,但直到 3月11號《人民日報》下屬的人民網才正式刊登告網友啟事說,《人民日報》數字報前四版的內容將長期免費使用,五版及以後版面當天免費,並表示會對訂閱了 2010年的訂戶提供妥善的解決方案。但啟事迴避了因讀者數量下降不得不恢復免費服務的真相,同時,該報還面臨著極少一部分收費用戶的經濟賠償。
《參與網》的報道還說,《人民日報》自稱「黨和政府的喉舌」,是「黨和國家政策最權威的發布平台,是輿論導向的風向標」,為此,理應最大程度地開放閱讀,然而,《人民日報》唯利是圖,試圖借網絡版收費撈一把。很多網民對此一直不叫好。連《人民日報》的發言人也承認,電子版收費閱讀,不會招來多少網絡用戶捧場。
美國民間機構「中國信息中心」的楊莉藜先生就《人民日報》數字版收費嘗試的失敗表示,這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當時它開始收費的時候我們就認為這樣一種做法到最後是很難收場的。首先是消費群體的評估呢還是很錯的,因為《人民日報》還有其他的黨報、黨刊每年呢它都是靠自上而下地讓大家去訂閱,好多是用公款去訂閱的。它顯得好像消費群體很龐大,那麼對消費群體的這個估價呢當然是錯誤的,好多人都讓自己掏腰包去看它的新聞呢當然就不行了。再一個對於市場環境它的評估呢也是錯誤的,網絡呢存在了好多的免費新聞的來源,而中國官方的媒體它都在重複著官方的腔調。也就說它沒有自己的獨家產品,這樣大家就不會去付費購買,因為好多免費的也是中宣部批准的通稿,所以沒有獨家產品吸引大家就不會去掏錢。」
《參與網》的報道還指出,《人民日報》自己也清楚,該報長期以來是靠「公費訂閱」而發行的,個人訂閱或購買比例一向是非常低的。以前不會主動掏錢買訂閱的人,以後也未必會主動掏錢訂閱。
海外中文網絡雜誌《中國事務》主編伍凡先生表示,目前其它國際上著名的報紙網絡版收費都有問題,《人民日報》數字版收費嘗試失敗更是預料之中的:「世界各國它現在就是要賣新聞,你就要收錢,這個東西爭論得很厲害,有的已經開始收費了,效果還可以。如果你全部這樣做,大多數人家不看的話,你還達不到你最終的目的,所以現在爭論得很厲害。《人民日報》一向是虧本的,它完全是沒人定的,需要強迫定,由單位負責定給人看。還要走上電視媒體也要收費的話,那我看《人民日報》更沒人看了。」
互聯網刊物收費問題在國外也有爭論。國外有調研公司不久前的一項有關調查顯示,全球有87%的網民不願為瀏覽網絡報刊的內容而付費。國際傳媒大亨默多克一直提倡網民要付費閱讀網絡媒體的內容。他去年5月曾表示,他的新聞集團計劃在2010年6月向報紙網頁的讀者收費。目前,他擁有的《華爾街日報》電子版已經開始收費。但著名網絡服務公司谷歌的CEO卻表示,收費模式不大適合普通的新聞發行商,因為免費的新聞資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