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不可愛 200億防線潰決

2010年09月21日台灣
【新唐人2010年9月21日訊】(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21日電)「愛河滿出來!」凡那比颱風襲台,暴雨橫掃高雄市,造成愛河漫溢,街道變河道,高市歷時逾20年、投注新台幣200億元的雨水下水道防線潰決。學者倡議滯洪,盼為防災找新出路。

愛河長約16公裡,源自於高雄縣仁武鄉八卦寮一帶,經鼎金、新莊仔及凹仔底,進入高雄市區。蜿蜒行經高市多個行政區的愛河,近年因高市府結合水岸工程,打造成了具有高雄意象的「生命之河」。

不過,凡那比颱風侵襲,愛河19日河水暴漲,湍急河水漫溢河岸,市區街道頓時變河道,高縣市交界的高市三民區一帶,更是水深約100公分,讓高市一夜變成水鄉澤國。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接受媒體訪問指出,大高雄淹水,除天災因素,與高雄縣政府填平小貝湖蓋球場導致水流無處宣洩有關。另外,高市這次情況與 9年前的潭美風災幾乎如出一轍,高市府這麼多年到底做了什麼?

高雄市下水道工程處表示,高市府從民國78年起全面建置雨水下水道工程,費時逾20年的排水工程,讓高市雨水下水道工程普及率達到97%。

水工處說,平均1%的雨水下水道工程建設費用為新台幣 2億元,換言之,高市投資在雨水下水道工程費用近200億元。

200億元、20年的建設期程、97%的普及率,從數據上來看,已達到文明城市的要件;不過,凡那比颱風不僅重創高市,更讓這一道防災重要防線潰決。

高市府解釋,凡那比颱風在高雄地區降雨,依據各區雨量測站資料顯示,鳳雄(含大社、楠梓)及岡山(含橋頭)連續6小時最大降雨量均超過200年一次重現暴雨頻率,分別為539毫米及566.5毫米。

另外,左營及鳳山地區 6小時連續降雨量也均達到50年一次暴雨頻率。各項觀測值均遠超過高市區下水道排洪設計標準(5年一次暴雨頻率)及河川20年不溢岸標準,導致沿岸低窪地區排洪困難,造成淹水;另颱風暴潮造成河川出口水位高漲,讓排洪雪上加霜。

防線潰決,水工處指出, 200億元的雨水下水道工程和 97%的雨水下水道普及率,如果要從頭檢視拓寬排水幹管,有其難度。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詹錢登認為,增建滯洪池、水濕地,是提升排水效能的進階方法。

高市目前約有10處的滯洪池、濕地、人工湖泊,總蓄水量近100萬噸;從凡那比颱風所造成結果來看,外界認為功能不彰。不過,詹錢登表示,所幸有這些滯洪池及濕地,否則災情會更嚴重。

詹錢登認為,選擇在低漥地區增建滯洪池及濕地,是增加城市蓄洪容量的方法。此外,他鼓勵民眾仿效澳洲布裡斯本,協助蓄積雨水,對滯洪也可產生效果。

除滯洪觀念,高雄市綠色協會總幹事魯台營希望政府在辦理治水工程時要正視自然工法的原理,不要逆天行事。

對於整治大高雄排水,高雄市下水道工程處表示,必須要從高雄縣市的河川水系做通盤考量才能治本;如果單方斥重金整治或建置排水系統,一旦洪水湧入,只能說是事倍功半。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