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爆發基孔肯雅熱疫情 已發現疑似91病例

2010年10月07日網聞
【新唐人2010年10月7日訊】經流行病學調查,截止10月1日,東莞發現91例基孔肯雅熱疑似病例,這是昨天從廣東省衛生廳獲悉的。病例均以發熱並伴有關節痛、肌肉骨骼痛或皮疹症狀為主,目前無死亡病例。

10月2日,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在東莞市送檢的15例,發熱病例血標本中檢測到10例基孔肯雅熱病毒核酸陽性。根據病例的臨床特征、流行病學調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認定為一起基孔肯雅熱社區聚集性疫情。

早在今年6月23日晚,廣東檢疫人員對一非洲航班入境人員進行檢疫查驗時,發現1名非洲籍發熱旅客,進一步檢測結果顯示,病人為基孔肯雅病毒核酸陽性。這是廣東在非洲入境直航航班截堵的首例非洲籍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與廣東檢驗檢疫局配合,及時對該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患者不久後康複出院。

小資料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是一種始發於非洲的病毒性傳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亞發現本病流行,1953年分離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基孔肯雅”這個名稱音譯自坦桑尼亞的Swahili土語,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嚴重的關節疼痛而蜷縮著身體的特征體態。這種傳染病主要分布於冬季氣溫18℃以上的非洲及東南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一般為2天~4天,也可長達7天至12天。其主要症狀有發熱、關節痛、軀幹部皮疹等,可伴有惡心、嘔吐、畏光、結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狀。初期症狀容易與感冒、關節炎、登革熱等病混淆,導致誤診,恢複期可長達幾周至數月,甚至3年以上,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手段,多為對症治療。

蚊蟲是基孔肯雅熱的主要傳播媒介,包括埃及伊蚊、白紋伊蚊、非洲伊蚊和帶叉-泰氏伊蚊。其中埃及伊蚊為家棲蚊種,是傳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強的蚊種;白紋伊蚊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島嶼基孔肯雅流行的主要媒介,該蚊種在我國分布較為廣泛。


文章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