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2月17日訊】健康達人系列報導(5)(中央社記者劉俐珊台北17日電)曾經飽受洗腎之苦,長庚醫院腎臟科教授兼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樑大病一場後,矢志拯救更多人,投入毒物研究,守護台灣民眾食品衛生安全。
每天忙碌於門診、病房、實驗室之間,林傑樑如何吃出健康?他笑說,自己習慣每天回家吃晚餐,太太除了兼顧魚、肉、豆、蛋均衡,也會佐以1綠1白的蔬菜搭配。
對於台灣近千萬的外食族,林傑樑建議,「汆燙青菜較好,因為汆燙本身就是清洗過程,農藥也會流失。」他鼓勵民眾,「能夠自己料理最好」,想兼顧方便和營養,其實沒那麼困難。
林傑樑舉太太常做的私房菜為例,將番茄、洋蔥、蘿蔔和黃豆芽一起熬湯,健康祕訣不假他人,就在自然萬物中。他也不吝分享,訪談前晚,太太烹調的料理包括:煎鯖魚、燙白花椰菜、炒芥蘭、麻油蛋和燙豬裡肌肉佐鹽。
日常生活中,食品添加物防不勝防,就連林傑樑自己也無法完全免疫。他曾買過1盒切片蘋果,吃第1塊就後悔,因為那蘋果太漂亮、太完美,放在架上不知道多久,顏色卻一點也沒變,「一定有處理過」。
避免過多人工添加物下肚,林傑樑建議,應選購當季盛產生鮮,愈便宜愈好;菜價貴時,不妨食用冷凍或脫水乾燥蔬菜。
談起外食族面臨的另一項食物安全問題,林傑樑憂心地說,就在食物容器裡。他以超商餐盒為例,透明的塑膠便當蓋一受熱,塑化劑可能就吃下肚。他表示,台灣人體內塑化劑過量問題很嚴重,最多來自於食物容器,因為塑化劑可增加塑料延展性,廣泛用於日常生活用品。
一般而言,塑化劑雖能經肝臟代謝,但林傑樑強調,曝露頻率和吃進的量才是關鍵,有毒物質最怕就是天天接觸,經常曝露其中,在體內慢慢累積。
行政院衛生署計劃,民國101年強制實施塑膠容器材質標示,包括耐熱、耐冷溫度。針對這項美意,林傑樑卻有截然不同觀點,「這個消息一點用處都沒有,反而製造『假性』安全感。」
林傑樑解釋,「毒性溫度」不應取決於耐熱溫度,也就是材質變形溫度,因為材質外觀雖沒變形,有毒物質卻悄悄釋出。此外,民眾也很少實際測量溫度,標示耐熱溫度效益有限,「倒不如標示可裝滾燙、可裝熱飲、可裝冷飲,比較實際」。
以常見於製造運動水瓶、奶瓶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為例,遇熱後恐釋放有害化學物質雙酚A(Bisphenol A,簡稱BPA )的新聞,造成民眾恐慌;但林傑樑說,只要不裝酸、熱物質,聚碳酸酯其實很安全,他外出時也會隨身攜帶水瓶。
至於,選用紙製便當盒是否就可避免食入塑化劑?林傑樑說,其實也不見得安全。最好的加熱方式,還是把便當倒在瓷碗再微波,此外,可微波容器會加註標誌,須認清楚才能安心使用。他建議堅守兩大原則,「微波時加溫不加熱、或將微波加熱時間減半」及「能裝熱食,不一定表示可微波。」生活中的毒看似無所不在,林傑樑提醒,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體內或多或少存在毒素,「但肝腎功能正常運作下,可代謝體內近90%的毒物」。
今天晚餐吃什麼?不妨走趟菜市場,讓天然食材化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每天忙碌於門診、病房、實驗室之間,林傑樑如何吃出健康?他笑說,自己習慣每天回家吃晚餐,太太除了兼顧魚、肉、豆、蛋均衡,也會佐以1綠1白的蔬菜搭配。
對於台灣近千萬的外食族,林傑樑建議,「汆燙青菜較好,因為汆燙本身就是清洗過程,農藥也會流失。」他鼓勵民眾,「能夠自己料理最好」,想兼顧方便和營養,其實沒那麼困難。
林傑樑舉太太常做的私房菜為例,將番茄、洋蔥、蘿蔔和黃豆芽一起熬湯,健康祕訣不假他人,就在自然萬物中。他也不吝分享,訪談前晚,太太烹調的料理包括:煎鯖魚、燙白花椰菜、炒芥蘭、麻油蛋和燙豬裡肌肉佐鹽。
日常生活中,食品添加物防不勝防,就連林傑樑自己也無法完全免疫。他曾買過1盒切片蘋果,吃第1塊就後悔,因為那蘋果太漂亮、太完美,放在架上不知道多久,顏色卻一點也沒變,「一定有處理過」。
避免過多人工添加物下肚,林傑樑建議,應選購當季盛產生鮮,愈便宜愈好;菜價貴時,不妨食用冷凍或脫水乾燥蔬菜。
談起外食族面臨的另一項食物安全問題,林傑樑憂心地說,就在食物容器裡。他以超商餐盒為例,透明的塑膠便當蓋一受熱,塑化劑可能就吃下肚。他表示,台灣人體內塑化劑過量問題很嚴重,最多來自於食物容器,因為塑化劑可增加塑料延展性,廣泛用於日常生活用品。
一般而言,塑化劑雖能經肝臟代謝,但林傑樑強調,曝露頻率和吃進的量才是關鍵,有毒物質最怕就是天天接觸,經常曝露其中,在體內慢慢累積。
行政院衛生署計劃,民國101年強制實施塑膠容器材質標示,包括耐熱、耐冷溫度。針對這項美意,林傑樑卻有截然不同觀點,「這個消息一點用處都沒有,反而製造『假性』安全感。」
林傑樑解釋,「毒性溫度」不應取決於耐熱溫度,也就是材質變形溫度,因為材質外觀雖沒變形,有毒物質卻悄悄釋出。此外,民眾也很少實際測量溫度,標示耐熱溫度效益有限,「倒不如標示可裝滾燙、可裝熱飲、可裝冷飲,比較實際」。
以常見於製造運動水瓶、奶瓶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為例,遇熱後恐釋放有害化學物質雙酚A(Bisphenol A,簡稱BPA )的新聞,造成民眾恐慌;但林傑樑說,只要不裝酸、熱物質,聚碳酸酯其實很安全,他外出時也會隨身攜帶水瓶。
至於,選用紙製便當盒是否就可避免食入塑化劑?林傑樑說,其實也不見得安全。最好的加熱方式,還是把便當倒在瓷碗再微波,此外,可微波容器會加註標誌,須認清楚才能安心使用。他建議堅守兩大原則,「微波時加溫不加熱、或將微波加熱時間減半」及「能裝熱食,不一定表示可微波。」生活中的毒看似無所不在,林傑樑提醒,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體內或多或少存在毒素,「但肝腎功能正常運作下,可代謝體內近90%的毒物」。
今天晚餐吃什麼?不妨走趟菜市場,讓天然食材化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