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韻舞春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屬州

2020年06月24日天韻舞春風
【新唐人2011年6月24日訊】王勃,字子安,關於他的出生及逝世時間,至今說法不一。但多數學者認為他生於唐高宗永徽元年(西元650年),死於高宗上元三年(西元676年),得年 27歲。他在十四歲時便應舉及第了,當上朝散郎。六歲時,就能寫得一手好文章;九歲時讀顏師古注的《漢書》,便能指出書中的過失,寫了《指瑕》十卷。十歲時就能以一個月的時間,通讀六經而無一點障礙。二十七歲時,在滕王閣宴會上當場所寫的〈滕王閣序〉,更表露出了絕美的才華,此文一出便使滿座驚嘆,連當天的主人閻伯嶼都督都說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也!
相傳王勃在每次寫作之前,都會先磨好幾升的墨汁,然後躺在床上構思,等到靈感一來,就忽的坐起來,縱筆疾書,一揮而就,就這樣定稿,不用改動,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腹稿」的由來。由於才華出眾,詩文俱佳,王勃與楊炯、駱賓王、盧照鄰並稱為「初唐四傑」,他們扭轉了當時延續前朝的浮靡文風,豐富了詩的題材,開拓詩的視野,展現出大唐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大氣象,也開創了唐詩的道路。而王勃也以獨具特色的文風,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為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州任少府一職而作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傳誦久遠的名篇吧: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第一句是點出送別的地點。「城闕」是城牆上的高樓,可以望遠,「輔」是圍繞、拱衛的意思。「三秦」是項羽滅秦後,把秦地分為三個國家,因此「秦地」就叫「三秦」。第二句是說朋友要去的地方,「五津」在四川省,「津」是河流的渡口,這一段的長江有五個渡口所以叫「五津」。意思是說,站在秦地拱衛的長安城樓上,遙望著你將遠去的蜀州,那是多麼遙遠的地方啊!極目四望,只看得到那兒,有微風吹動著淡淡的的雲煙。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雖然只是得到了「少府」這樣一個小職位,但朋友也需要長途跋涉,到四川蜀州去上任,而自己也不怎麼得意,所以他說:我和你都是為了仕途,而離鄉遠遊的人,你要去蜀州了,我雖然還在長安,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能擁有這樣相知相惜的知己,即使是各在天涯海角,還是感到像近鄰般親近的。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既然是這樣,那麽在分別的路口上,我們彼此就不必再像小兒女一樣,讓淚水沾溼衣襟了吧!
「初唐四傑」王勃的這首詩,一洗齊梁以來浮華豔麗之風,清新質樸,豪情奔放,特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傳頌久遠,即使是現在,還常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引用。詩中樂觀開朗,沒有一般贈別常有的感傷和離愁,同時也強烈的充滿了初唐時期那種青春蓬勃的朝氣。
大唐一代的詩人,把中國的古典詩推向了歷史的高峰,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唐朝建立以後,國力日益鼎盛,社會達到空前的富裕,經濟繁榮,中外的各種交流頻繁,而文化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和融合性,大氣磅礴。唐代詩人韋莊是這樣歌頌都城長安的:「長安二月多香塵,六街車馬聲驎驎。家家樓上人如花,千枝萬枝紅豔新。」像這樣「人比花嬌」,「車馬香塵」的生動描述,讓人即使在千年之後,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富麗繁華。
而唐詩和歷朝相比,也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唐朝人寫月亮,是「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無論是在天涯海角,氣象都是開闊的,就是信手拈來短短的一首小詩,常也讓人驚豔。舉個例子,像是像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他為自己眼界的有限而哭了,也為了時空的局限,看不到古人、看不到後人而「愴然涕下」,那種對生命悲劇性的感悟,是很渾厚,很博大的。
但到了唐朝以後,就少有這樣整體的磅礴大氣了,整個大唐時代的詩人們,好像約好似的,在因緣際會中,一同為唐詩創造了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局面。難怪有後人說,好像所有的才情,都被那個時代的人用盡了;好像所有的好詩,都被那個時代的人寫盡了。
其實對於大唐盛世,與其說是對他政治、經濟、文化強盛的敬仰,不如說是對於他博大的胸懷,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麼一種精神的敬仰。也正因為有這種精神,才使得唐朝能達到這樣一個鼎盛的狀態。
比如說他打破了魏晉時期的門閥制度,使知識份子的地位不再取決於世襲的身分,而是取決於科舉制度,個人的成就。隋朝滅亡後,科舉制度曾一度停辧,後來唐太宗恢復了這個制度,發掘了許多人才。而在科舉裡中榜的,也有不少是外國人,像阿倍仲麻呂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是日本的遣隋使,後來因為科舉及第,而成為唐朝的高官。
而在對外文化上,大唐也廣泛吸收各種不同文化的優點,往來於絲綢之路上的商隊,把中國絲綢運向西方,也帶回了豐富多彩的西域文化。連外來的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在這裡也都和諧相處,構成了一個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動人情景。大唐盛世也因為這樣,而成了後人嚮往的理想世界。
面對這樣的歷史,其實更值得我們省思的是「大唐的氣象」,因為唯有像這樣偉大的包容,才能夠成就真正的大業。
點閱【 天韻舞春風】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