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大陸乳業新國標是全球最差標準

2011年07月05日大陸
【新唐人2011年7月5日訊】日前,中共衛生部新制定的《生鮮乳收購標準》遭業內人士和專家痛批為“全世界最差的標準”。

據悉,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鮮乳收購標準》(即新國標)被曝在制定過程中一直受蒙牛、伊利等大型企業的干涉,是“各方利益協調後的產物”,而老百姓的利益被拋擲腦後,使得民眾對國內乳製品更感失望。

據大陸媒體報導,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指出,中國乳業行業標準被“個別大企業綁架,是全球最差標準”,“過去中國的牛奶質量標準在世界範圍就不算高,如今細菌總數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萬個,而蛋白質含量則每百克降低了0.15克,堪稱全球最差標準,是世界乳業之恥!”這句話讓已經千瘡百孔的乳製品行業重新陷入更大的爭議中。

王丁棉是南方派巴氏奶陣營的代表,堅持以巴氏奶奶源標準制定標準,他認為,新國標將造成少數乳業壟斷市場的局勢。

王丁棉說:“一些以經營常溫奶為主的大企業可收購更多原奶,從而有足夠資源佔領市場,而對質量要求更高的巴氏奶奶源進一步減少,最終影響市場拓展,加劇壟斷。”

據了解,1986年《生鮮乳收購標準》(即老國標)規定,生乳蛋白質最低值每100克為2.95克,細菌總數為每毫升不超過50萬個。而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鮮乳收購標準》(即新國標)則把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下限從2.95克降到2.80克,菌落總數上限已改為每毫升200萬個。而國外生乳蛋白質最低值則明顯高於我國,新西蘭為3.8克,歐美國家也多在3.2克以上。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乳業協會常務理事南慶賢教授表示,新國標關於生乳標準的降低是是全世界最低的,是國乳業發展的一種倒退。

他說:“若單純從數值上看,甚至連 25年前都不如了!世界上所有的乳業大國,生乳蛋白質含量標準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總數,美國、歐盟是10萬,丹麥是3萬,這樣的新標準將我國和發達國家的標準拉得更開,是嚴重倒退!”

他還批露,新國標的制定從始至終,一直受企業干擾。例如新國標起初吸納了蒙牛、伊利等大企業參與,專家起草組組長王竹天也承認新國標是“各方利益協調後的產物”。

據悉,蒙牛、伊利是常溫奶的兩大代表,常溫奶陣營為代表的內蒙古奶協金海、那達木德聲稱,現行乳業標準是“維護奶農利益”。目前大陸源牛奶達不到當初的國家標準,如果不降低生乳蛋白質含量標準,將不利於國內乳業的發展。

對此南慶賢表示,奶業國情固然需要考慮,散戶奶農利益需要照顧,國民的身體健康更需要保護,民族身體素質更需要進步。不能為了所謂奶農利益和企業利益,這樣博弈。新國標的出臺已經使得乳製品行業形成倒退的趨勢,令消費者對國產乳業的信心降至最低點。

新國標也引起各大網友的強烈爭論,覺得消費者的利益被忽略了,負面效應不斷倍增。網友們紛紛表示,“我該相信誰?”、“喝低標準牛奶不如白開水”、“這個行業太亂了”、“別讓公眾為倒退的牛奶標準而哭泣。”等等。

所謂巴氏奶,是利用72℃∼85℃範圍內低溫滅菌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可最大程度保留牛奶的活性蛋白質和營養成分。常溫奶則是採用135℃∼152℃的高溫將牛奶中的細菌全部殺死,優點是保質期長,常溫下可以保存一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