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食品標籤誤導消費者 參議院調查

2011年12月14日大洋洲
【新唐人2011年12月14日訊】澳洲參議院的調查組瞭解到,不恰當的食品標籤法對消費者造成誤導,讓他們誤以為購買的食品是澳洲本地生產的。有多達80%在澳洲出售的加工豬肉是從歐洲和北美進口的。

據澳新社報導,澳洲豬肉生產商稱,由於經濟利益的關係,促長了進口豬肉的需求。 儘管澳洲有充足的空間和糧食來大量飼養豬只,但加工進口的肉類反而更便宜。澳洲豬肉有限公司總經理斯賓塞(Andrew Spencer)表示,由於歐洲和北美生產商的豬肉過剩,它們一直尋找貿易政策相對較寬鬆的國家例如澳洲。他告訴參議院調查組,從國外進口的冷凍肉品在澳 洲加工成火腿或醃製肉類之後,其包裝上可合法顯示為「澳洲生產」,相關單位應更關注澳洲食品加工部門的標籤顯示。

斯賓塞認為,進口豬肉的標準可能要遜色於本地生產的肉類,因為有更多澳洲農民採用自由放養豬只的方式。而在丹麥的豬,往往因天氣寒冷而被關在豬圈裡,所以那裡沒有真正自由放養的豬。 因此,那裡的飼養標準沒有辦法滿足澳洲消費者期望的自由放養標準。澳洲食品及雜貨委員會主席卡奈爾(Kate Carnell)表示,超級市場巨頭Coles和Woolworths傾向於購買來自澳洲製造商的產品,但也越來越多地進口如菠蘿罐頭、鮪魚和冷凍蔬菜,顯然這些產品從國外進口反倒便宜。

同時,超級市場巨頭迫使製造商生產貼上自家標籤版本的成功產品。一家公司曾拒絕生產超級市場自家標籤的產品,但因而被超級市場威脅會從海外尋找自家標籤版本的產品,後來這家公司不得不依照超級市場的要求,替該超級市場生產自家標籤的產品。卡奈爾女士說,「企業必須看整體盈利能力,雖然他 們知道被壓搾...但實際上他們別無選擇。」

該調查組將於最晚2012年6月30日前,向參議院上交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