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14日訊】(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4日電)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盼政府4年投資新台幣120多億元,讓班班是數位教室,生生有電子書包;校長、家長、教師等都認為,如果教師培訓、電子設備等配套措施能做好,都支持。
時代變遷迅速,數位學習在亞洲越來越普及,香港今年投資5900萬元港幣,研發電子教材;日本政府預計在2015年前導入電子教科書,嘉惠近千萬名的中小學生;韓國教育部也預計花21億美元,到2015年前完成國小到高中紙本教科書含補充教材的數位化。
鄰近國家紛紛推出數位學習政策,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很著急,理事長何飛鵬說,數位學習未來趨勢不可擋,未來一定會做,台灣科技發達,怎麼可以落後?而教科書數位化,現在都不是問題,希望台灣從明年開始試辦,後年開始全面實行。
台灣數位出版聯盟預估,4年花120.72億元,包括硬體60億元、軟體24億元、內容24億元、師培12億元,建置國中小學校雲端數位校園,班班是智慧教室;電子書包方面,預估須160億元。
全國教師會副祕書長李雅菁表示,數位學習發展是趨勢,就老師而言,教材建構一開始很費力,之後就很省力,不諱言,使用電子白板,老師能立即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效果很好。
她認為,光老師有意願還不夠,設備還需要擴充,如果硬體不齊,增加老師使用困難。學生方面,要每人都使用電子載具,價格如果太昂貴,將無法大幅度推廣,希望廠商能開發幾百元、千元簡單平板電腦,否則只會拉大城鄉差距。
李雅菁表示,當年在推班班有單槍投影機時,就花5年的時間,學校才全部建置完成,建置還沒完成時,學校是推電腦、單槍子母車,但電子白板無法如此處理,推廣需要時間,很難1、2年內到位。另外,網路承載量是否能夠負荷,也是問題。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要推數位學習,一定要老師有意願,否則投資也是白投資;實施後的費用,他認為,初期政府應該要補助,現行教科書每名學生負擔是幾百元,如果使用電子書包每名學生要繳幾千元,家長恐怕很難負擔。
亞洲許多國家推數位學習,台灣民間擔心落後。不過,近期美國紐約時報專欄刊載1篇文章,名為「重新審視高科技教室(Rethinking High-Tech Classrooms)」,文內敘述,美國谷歌Google、蘋果Apple、雅虎Yahoo等高科技廠商員工小孩所就讀的學校,是找不到電腦的,甚至他們在家裡都不被鼓勵使用電腦。
Google員工受訪時說,他不擔心小孩會落後,因為他們把科技創造得很容易使用,小孩長大以後沒有理由不會使用。
台灣父母最擔心的是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是否需要一味追求電子化,美國高科技人才的想法,值得參考。
時代變遷迅速,數位學習在亞洲越來越普及,香港今年投資5900萬元港幣,研發電子教材;日本政府預計在2015年前導入電子教科書,嘉惠近千萬名的中小學生;韓國教育部也預計花21億美元,到2015年前完成國小到高中紙本教科書含補充教材的數位化。
鄰近國家紛紛推出數位學習政策,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很著急,理事長何飛鵬說,數位學習未來趨勢不可擋,未來一定會做,台灣科技發達,怎麼可以落後?而教科書數位化,現在都不是問題,希望台灣從明年開始試辦,後年開始全面實行。
台灣數位出版聯盟預估,4年花120.72億元,包括硬體60億元、軟體24億元、內容24億元、師培12億元,建置國中小學校雲端數位校園,班班是智慧教室;電子書包方面,預估須160億元。
全國教師會副祕書長李雅菁表示,數位學習發展是趨勢,就老師而言,教材建構一開始很費力,之後就很省力,不諱言,使用電子白板,老師能立即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效果很好。
她認為,光老師有意願還不夠,設備還需要擴充,如果硬體不齊,增加老師使用困難。學生方面,要每人都使用電子載具,價格如果太昂貴,將無法大幅度推廣,希望廠商能開發幾百元、千元簡單平板電腦,否則只會拉大城鄉差距。
李雅菁表示,當年在推班班有單槍投影機時,就花5年的時間,學校才全部建置完成,建置還沒完成時,學校是推電腦、單槍子母車,但電子白板無法如此處理,推廣需要時間,很難1、2年內到位。另外,網路承載量是否能夠負荷,也是問題。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要推數位學習,一定要老師有意願,否則投資也是白投資;實施後的費用,他認為,初期政府應該要補助,現行教科書每名學生負擔是幾百元,如果使用電子書包每名學生要繳幾千元,家長恐怕很難負擔。
亞洲許多國家推數位學習,台灣民間擔心落後。不過,近期美國紐約時報專欄刊載1篇文章,名為「重新審視高科技教室(Rethinking High-Tech Classrooms)」,文內敘述,美國谷歌Google、蘋果Apple、雅虎Yahoo等高科技廠商員工小孩所就讀的學校,是找不到電腦的,甚至他們在家裡都不被鼓勵使用電腦。
Google員工受訪時說,他不擔心小孩會落後,因為他們把科技創造得很容易使用,小孩長大以後沒有理由不會使用。
台灣父母最擔心的是小孩輸在起跑點上,是否需要一味追求電子化,美國高科技人才的想法,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