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10日訊】爬行動物專家發出警告,稱阿德雷德地區蛇類的數量之多及其出沒範圍之廣即將達到成為禍患的程度。
據星期日郵報(Sunday Mail)南澳版報導,具有30多年經驗的捕蛇專家連頓(Ian Renton)指出,世界第二大致命毒蛇——普通棕蛇的蹤跡已遍及阿德雷德地區,包括市區和郊區。他說,20多年前他每天去捕蛇的地方來來去去就是某幾個郊區,而近年來情況有所變化。他認為首要的原因是人們放任老鼠在其物業裡繁殖。他說:「這就是天然的活誘餌,尤其是在郊區,這可能就是這些年來蛇類遍及到阿德雷德各個郊區的原因。老鼠能去的地方,蛇類都能去。就像警犬一樣,蛇會隨著老鼠的氣味追蹤而去。」
近來,連頓接到多個來自Glenelg、Salisbury、Taperoo和Beaumont等地居民打來報告蛇類蹤跡的電話。他說每年捕蛇季他所在的捕蛇服務隊都會接到約4,500個的電話。他敦促居民在發現屋裡有蛇時,要撥打電話向專業捕蛇人員求助。他說南澳平均每年有80人遭遇蛇咬,大多是因為試圖抓捕或殺死蛇。他舉例說近日就有一名驚慌失措的婦女用廚刀砍蛇,幸好只是一條無毒的無腿蜥蜴,「如果是一條棕蛇,就可能在過程中被咬。」
南澳婦幼兒童醫院的毒理學科教授懷特(Julian White)說,南澳最近一例毒蛇致命事故的罪魁禍首就是一條不到30厘米長的年幼棕蛇。他提醒道,如果有任何人被咬傷,要立即尋求幫助。他說:「如果採用正確急救方法,立即上醫院接受治療,那麼就有生還的機會。(遭蛇咬而)死亡的人很多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被咬,或認為是小事,而沒有使用急救。」
環境和自然資源廳動物福利主管凱利醫生(Deb Kelly)指出,在遇到有攻擊性的蛇時應該靜止不動,千萬不要與之對抗。他說:「一條成年棕蛇的毒液要殺死一個人是綽綽有餘的,足以殺死50個成年人。」
連頓形容說,蛇是自然界的「逃離藝術家」,能夠以相當快的速度穿越土地和水面,跨越籬笆。「棕蛇可以輕易地以全速在50或100米內追上任何人。」
連頓還指出,與大家通常認為的相反的是,蛇並不喜歡過熱,一旦體溫達到32攝氏度就會從身體裡產生灼熱感。他舉了一個近期發生的例子,東郊一所民宅的後院裡,一隻貓與一條棕蛇對峙。當他10分鐘後到達時,蛇仍然保持著攻擊的姿勢,但已經死了,顯然是在同貓的對峙過程中吸收了過多的太陽熱量,而被曬熟了。
據星期日郵報(Sunday Mail)南澳版報導,具有30多年經驗的捕蛇專家連頓(Ian Renton)指出,世界第二大致命毒蛇——普通棕蛇的蹤跡已遍及阿德雷德地區,包括市區和郊區。他說,20多年前他每天去捕蛇的地方來來去去就是某幾個郊區,而近年來情況有所變化。他認為首要的原因是人們放任老鼠在其物業裡繁殖。他說:「這就是天然的活誘餌,尤其是在郊區,這可能就是這些年來蛇類遍及到阿德雷德各個郊區的原因。老鼠能去的地方,蛇類都能去。就像警犬一樣,蛇會隨著老鼠的氣味追蹤而去。」
近來,連頓接到多個來自Glenelg、Salisbury、Taperoo和Beaumont等地居民打來報告蛇類蹤跡的電話。他說每年捕蛇季他所在的捕蛇服務隊都會接到約4,500個的電話。他敦促居民在發現屋裡有蛇時,要撥打電話向專業捕蛇人員求助。他說南澳平均每年有80人遭遇蛇咬,大多是因為試圖抓捕或殺死蛇。他舉例說近日就有一名驚慌失措的婦女用廚刀砍蛇,幸好只是一條無毒的無腿蜥蜴,「如果是一條棕蛇,就可能在過程中被咬。」
南澳婦幼兒童醫院的毒理學科教授懷特(Julian White)說,南澳最近一例毒蛇致命事故的罪魁禍首就是一條不到30厘米長的年幼棕蛇。他提醒道,如果有任何人被咬傷,要立即尋求幫助。他說:「如果採用正確急救方法,立即上醫院接受治療,那麼就有生還的機會。(遭蛇咬而)死亡的人很多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被咬,或認為是小事,而沒有使用急救。」
環境和自然資源廳動物福利主管凱利醫生(Deb Kelly)指出,在遇到有攻擊性的蛇時應該靜止不動,千萬不要與之對抗。他說:「一條成年棕蛇的毒液要殺死一個人是綽綽有餘的,足以殺死50個成年人。」
連頓形容說,蛇是自然界的「逃離藝術家」,能夠以相當快的速度穿越土地和水面,跨越籬笆。「棕蛇可以輕易地以全速在50或100米內追上任何人。」
連頓還指出,與大家通常認為的相反的是,蛇並不喜歡過熱,一旦體溫達到32攝氏度就會從身體裡產生灼熱感。他舉了一個近期發生的例子,東郊一所民宅的後院裡,一隻貓與一條棕蛇對峙。當他10分鐘後到達時,蛇仍然保持著攻擊的姿勢,但已經死了,顯然是在同貓的對峙過程中吸收了過多的太陽熱量,而被曬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