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特首選舉 唐英年陷困境

2012年03月18日港澳
【新唐人2012年3月18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3月25日,香港就要選出第4屆行政長官(特首),而經過近2個月的競選「肉搏」,原先被看好的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似乎身陷困境,除了民望低外,還可能觸犯政治底線。

香港回歸至今,泛民主派一直形容特首選舉為「小圈子」選舉,理由是特首並非由一人一票選出,而是由選舉委員會選舉。

毫無疑問,選委會是北京方面掌控特首選舉及香港民主發展的工具。回歸前,香港舉行了首屆特首選舉,當時選委會尚未成立,由前身推選委員會選出特首,而當時推委會只有400人,成員來自社會各界代表。

到了第2屆,選委會成立了,人數增加到800人,委員包括60名有民意基礎的立法會議員。此外,進入選委會的各行業代表,也經由業內選民投票產生。

儘管選委會增添了民意基礎,但泛民仍然視之為「小圈子」選舉。

泛民批評特首選舉為假民主的另一個主因,是每次選舉時,外界都清楚看到,候選人中只有1名是北京方面可以接受的「欽點」人選─第1、2屆是董建華,第3屆是曾蔭權。

踏入第4屆,雖然泛民反對特首選舉的立場未變,但客觀而言,本屆選舉確實出現了令人意外的變化,一方面,本屆選委人數增至1200人,具民意基礎的人數稍有擴大;另一方面,北京方面「屬意」的「欽點」人選由1人增加到2人。

這次選舉共有3名候選人,他們分別是香港特區政府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前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已暫停香港民主黨主席職務的何俊仁,其中前2人被外界認為來自親北京和香港政府的建制派。

至於何俊仁,由於1200名選委中,泛民約只有200人,以過半數當選計算,他當選的機會等同零。

在特首選舉中出現2名北京方面可以接受的候選人,這是香港主權轉移以來首次。

一般認為,北京方面所以如此安排,當中原因是加強特首的民意支持度,以及為落實特首普選鋪路。

在過去3屆選舉中,由於特首早被「欽點」,民眾既無權直接投票選出,也無從挑選,以致對選舉感到冷漠。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就不是一人一票選出的特首,民意基礎十分薄弱。

本屆有2名可供選擇的候選人,客觀上帶來了競爭,對拉動群眾的參與情緒有立竿見影之效,為選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氛圍。

舉例說,自從唐英年和梁振英宣布參選後,社會和媒體關注選舉的熱情馬上提升,他們每天評論誰的能力較強,誰會當選等。

在自由競爭下,唐英年和梁振英的競選工作就像西方的民主選舉,建立自己的宣傳團隊,又公布治港政綱,且幾乎每天探訪基層市民或出席團體舉辦的政策說明會。

但有了競爭,隨之而來的也包括對候選人的「抹黑」和負面傳聞。

梁振英和唐英年公布參選後,媒體不斷報導他們過去不公開或不為人知的言行,發揮最大的監督作用,這包括唐英年的住宅有違建,及有婚外情和私生子女等。

至於梁振英,也被指在一項位於九龍西部的公共發展項目上涉「利益輸送」,目前已被立法會立案調查。

在近2個月的競選中,唐英年因各種問題被攻擊得焦頭爛額,而梁振英的處境則相對較好。

本月16日,3名候選人在11家媒體的安排下,首次公開辯論,期間各人除闡述自己的政綱外,唐英年為攻擊唯一對手梁振英,還聲稱梁振英曾在行政會議上講過一些敏感議題,包括以「防暴隊對付示威者」,及「縮短本地廣播電台商台的牌照年限,打壓言論自由」。

這些言論涉及自由社會的核心價值,即集會和言論自由,如是事實,將大大損害梁振英的聲譽。不過,梁振英已即時予以否認,直指對方捏造事實,無中生有。

除了梁振英本人強烈否認外,唐英年的談話也引來外界強烈譴責。過去曾參與行政會議的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說,任何政府都要保護機密,而維持行政會議保密,是百多年來都有效的機制,不應該破壞。

她說,政府應該譴責唐英年「洩密」,否則行政會議就不能有效運作。

曾是行政會議成員的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也說,不論所洩漏的內容是否屬實,政府都應就洩漏內容的行為表態,例如表示不認同,以維護行政會議的保密制度。

行政會議是香港的最高決策機構,由特首主持,成員包括各主要官員和幾位非官方代表,從英國管治香港到香港回歸以來,就一直以保密形式進行。因此,唐英年的上述舉措,顯然觸犯了行政會議的保密底線。

更嚴重的是,唐英年本人根本沒有證據支持自己的說法。相反,葉劉淑儀和前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卻挺身而出,證明沒有聽過梁振英發表類似談話。

在唐英年「洩密」後2天,北京在港喉舌文匯報發表署名評論文章,以不點名方式批評唐英年的做法。

它說:「多位前高官都指出,有關候選人的指控涉及行政會議的保密制原則,涉嫌洩漏政府的機密,違反了做官員的基本守則,做法不恰當和沒有分寸。筆者認為,這些批評確有道理。」

文章表示:「特首選舉還有最後一個星期,這樣的事情不應該再發生。」

去年底至今,香港親北京報章一直持平報導唐英年和梁振英的競選消息,未如其他報章,各有偏袒;這次文匯報以不點名方式對唐英年發出以上近似「警告」的言論,尚屬首次。

輿論普遍認為,唐英年所以如此冒險,是希望借打擊梁振英的形象,來拉近他與對方的民意差距,因為自從兩人於去年底宣布參選後,梁振英的民意支持度一直在40%至50%之間,而唐英年只有20%。

民意差距度如此大,當選的機會率大大降低,因為北京方面早已表態,本屆特首當選的條件之一,是「有比較高的認受(認同接受)度」。從民意看,梁振英獲群眾的「認受度」顯然高於唐英年。

根據當晚辯論後進行的民意調查,42%受訪民眾表示投票支持梁振英當選,唐英年的支持度只有19%,何俊仁為14.4%。換言之,唐英年沒有因為透露「機密」而得益。

非但如此,唐英年更因此引來沒有政治道德操守的罵名,而文匯報此時以不點名方式提醒他注意政治操守,未知是否昭示:這位原先被視為北京「欽點」人選之一的特首候選人,最終淪為伴梁振英的陪跑者。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