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3月29日訊】黃花崗起義是由孫中山發起的中國同盟會辛亥年在廣州發起的一場起義,又稱「辛亥廣州起義」、「三·二九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為紀念此次起義,中華民國政府將3月29日定為「青年節」。黃花崗起義是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較全面意義上的民主革命。為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事業開闢了前進的道路。並且推動了亞洲的民主革命運動。
孫中山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評價了黃花崗之役:「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這些烈士中有留學生、海外僑胞、記者、教師、工人、農民、軍人,他們來自社會各界,不少人身為士紳,家境優越。但憑著追求自由、民主革命的信念和理想,他們選擇了捨身取義。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網絡圖片)
黃興一路的孤軍作戰 起義失敗
1905年8月,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1月,同盟會在香港成立統籌部,以黃興、趙聲為正副部長,具體領導這次起義,並陸續在廣州設立祕密據點,作為辦事和儲藏軍械的地點。
4月23日,黃興由香港潛入廣州,定在4月27日(三月二十九日),將原定十路進軍計劃改為四路:黃興率一路攻總督衙門;姚雨平率軍攻小北門,佔飛來廟,迎接新軍和防營入城;陳炯明帶隊攻巡警教練所;胡毅生帶隊守南大門。但胡毅生、陳炯明等認為清軍已有防犯,提議改期。姚雨平反對改期,但要求發槍500枝以上。黃興在喻培倫、林文(時爽)等人激勵下,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按期發難。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帶領「選鋒」120餘人,臂纏白巾,手執槍械炸彈,吹響海螺,直撲督署。黃興等找不到張鳴歧,便放火焚燒督署衙門,然後衝殺出來,正碰上水師提督李準的親兵大隊。林文聽說李部內有同僚,便上前高呼:「我等皆漢人,當同心戮力,共除異族,恢復漢疆,不用打!不用打!」話未講完,被一槍擊中,當場犧牲。劉元棟、林尹發等5人也相繼中彈。
經過一夜作戰,打死打傷敵人多名。最後,張鳴岐放火燒街,徐維揚率部突圍,被逮捕。這次起義,除黃興一部及順德會黨按期發難外,其餘各路均未行動。這樣,起義成為黃興一路的孤軍作戰。起義失敗。
碧血黃花先烈路見證中國近代史
起義當晚,未能逃出廣州城的革命黨人有不少慘遭殺害,死難烈士的遺骸陳屍在諮議局前的空地上。
革命黨人潘達微以《平民報》記者身份冒險四處奔走,終於勸得廣仁善堂將東郊紅花崗上的一片義地獻出。潘達微設法收集了72具烈士遺骸,埋於紅花崗。他喜歡菊花,認為黃菊高潔清雅,有傲霜的節操,故將紅花崗改為黃花崗。
1912年,廣東省軍政府撥款10萬元在黃花崗建烈士陵園,並於同年5月首次舉行了七十二烈士墓祭典。孫中山先生親自主持,為墓園手書「浩然正氣」,同時撰聯: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捨身取義72烈士慷慨從容赴死
廣州小東營5號,偏於街巷深處而少有客跡。輾轉尋至,所見一式青磚暗瓦,顯是古蹟。「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就在此處。而當年起義的主攻目標——「兩廣總督督署」,其舊址距此約500米。常言「前一分鐘府衙四周仍靜無人聲,突然就槍聲大作,革命黨人已衝至門前,直若從天而降。」
事後,兩廣總督張鳴岐、水師提督李准公審林覺民。「林執意席地而坐,用英語應答,面對勸誘不為所動。」其氣節讓張、李為之心折。關押期間,林覺民米食不進,幾天後被押赴刑場,神態從容,慷慨就義。與林一起被處決的還有其他一些革命者。在舊址紀念館研究員田蘋女士看來,「當年當日,慷慨赴死者比比皆是,從容淡然令清吏膽寒。」
「其實,革命者們事先已知起義消息洩露,卻還是義無反顧。」讓捨身取義成為了那個年代他們的歸宿,更詮釋了革命人「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高尚情懷。更有林覺民、方聲洞在起義之前寄書「與妻」、以信「稟父」的絕筆家書。
雖起義失敗,但黃花崗起義把革命氛圍成功的推向了辛亥革命全面爆發的前一夜,成為促進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素。
附:
起義前林覺民寄書《與妻書》
犧牲者之一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寫道:「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底底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赴義前方聲洞《稟父書》
父親大人膝下,跪稟者: 此為兒最後親筆之稟,此稟果到家者,則兒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兒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稟告大人,實為大罪,故臨死特將其就死之原因,為大人陳之。竊自滿洲入關以來,凌虐我漢人,無所不至。迄於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禍,已在目前,滿洲政府猶不願實心改良政治,以圖強盛;僅以預備立憲之空名,炫惑內外之觀聽,必欲斷送漢人之土地於外人,然後始大快於其心。是以滿政府一日不去,中國一日不免於危亡。故欲保全國土,必自驅滿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兒蓄此志已久,只以時機未至,故隱忍末發。邇者與海內外諸同志共謀起義,以撲滿政府,以救祖國。祖國之存亡,在此一舉。事敗則中國不免於亡,四萬萬人皆死("萬萬"指「億」),不特兒一人;如事成則四萬萬人皆生,兒雖死亦樂也。只以大人愛兒切,故臨死不敢不為稟告。但 望大人以國事為心,勿傷兒之死,則幸甚矣。
夫男兒在世,若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享幸福,奮鬥而死,亦大樂也;且為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兒刻已念有六歲矣,對於家庭本有應盡之責任,只以國家不能保,則身家亦不能保,即為身家計, 亦不得不於死中求生也。兒今日竭力驅滿,盡國家之責任者,亦即所謂保衛身家也。
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為中華新國民,而子孫萬世亦可以長保無虞,則兒雖死亦 瞑目於地下矣。惟從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為大人分憂,甚為抱憾。幸有濤兄及諸孫在,則兒或可稍安於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後,切不可過於傷心,以礙福體,則兒罪更大矣。幸諒之。
茲附上致穎媳信一通,俟其到漢時面交。並祈得書時即遣人赴日本接其歸國。因彼一人在東,無人照料,種種不妥也。如能早歸,以盡子媳之職,或能稍輕兒不孝之罪。臨死不盡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體,以慰兒於地下。旭孫將來長成,乞善導其愛國之精神,以為將來報仇也。臨書不勝企禱之至。敬請萬福鈞安,兒聲洞赴義前一日,稟於廣州。
家中諸大人及諸兄弟、姊妹、諸嫂、諸侄兒女及諸親戚統此告別。
孫中山在《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評價了黃花崗之役:「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
這些烈士中有留學生、海外僑胞、記者、教師、工人、農民、軍人,他們來自社會各界,不少人身為士紳,家境優越。但憑著追求自由、民主革命的信念和理想,他們選擇了捨身取義。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網絡圖片)
黃興一路的孤軍作戰 起義失敗
1905年8月,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1月,同盟會在香港成立統籌部,以黃興、趙聲為正副部長,具體領導這次起義,並陸續在廣州設立祕密據點,作為辦事和儲藏軍械的地點。
4月23日,黃興由香港潛入廣州,定在4月27日(三月二十九日),將原定十路進軍計劃改為四路:黃興率一路攻總督衙門;姚雨平率軍攻小北門,佔飛來廟,迎接新軍和防營入城;陳炯明帶隊攻巡警教練所;胡毅生帶隊守南大門。但胡毅生、陳炯明等認為清軍已有防犯,提議改期。姚雨平反對改期,但要求發槍500枝以上。黃興在喻培倫、林文(時爽)等人激勵下,決定無論如何也要按期發難。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帶領「選鋒」120餘人,臂纏白巾,手執槍械炸彈,吹響海螺,直撲督署。黃興等找不到張鳴歧,便放火焚燒督署衙門,然後衝殺出來,正碰上水師提督李準的親兵大隊。林文聽說李部內有同僚,便上前高呼:「我等皆漢人,當同心戮力,共除異族,恢復漢疆,不用打!不用打!」話未講完,被一槍擊中,當場犧牲。劉元棟、林尹發等5人也相繼中彈。
經過一夜作戰,打死打傷敵人多名。最後,張鳴岐放火燒街,徐維揚率部突圍,被逮捕。這次起義,除黃興一部及順德會黨按期發難外,其餘各路均未行動。這樣,起義成為黃興一路的孤軍作戰。起義失敗。
碧血黃花先烈路見證中國近代史
起義當晚,未能逃出廣州城的革命黨人有不少慘遭殺害,死難烈士的遺骸陳屍在諮議局前的空地上。
革命黨人潘達微以《平民報》記者身份冒險四處奔走,終於勸得廣仁善堂將東郊紅花崗上的一片義地獻出。潘達微設法收集了72具烈士遺骸,埋於紅花崗。他喜歡菊花,認為黃菊高潔清雅,有傲霜的節操,故將紅花崗改為黃花崗。
1912年,廣東省軍政府撥款10萬元在黃花崗建烈士陵園,並於同年5月首次舉行了七十二烈士墓祭典。孫中山先生親自主持,為墓園手書「浩然正氣」,同時撰聯: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捨身取義72烈士慷慨從容赴死
廣州小東營5號,偏於街巷深處而少有客跡。輾轉尋至,所見一式青磚暗瓦,顯是古蹟。「黃花崗起義指揮部舊址」就在此處。而當年起義的主攻目標——「兩廣總督督署」,其舊址距此約500米。常言「前一分鐘府衙四周仍靜無人聲,突然就槍聲大作,革命黨人已衝至門前,直若從天而降。」
事後,兩廣總督張鳴岐、水師提督李准公審林覺民。「林執意席地而坐,用英語應答,面對勸誘不為所動。」其氣節讓張、李為之心折。關押期間,林覺民米食不進,幾天後被押赴刑場,神態從容,慷慨就義。與林一起被處決的還有其他一些革命者。在舊址紀念館研究員田蘋女士看來,「當年當日,慷慨赴死者比比皆是,從容淡然令清吏膽寒。」
「其實,革命者們事先已知起義消息洩露,卻還是義無反顧。」讓捨身取義成為了那個年代他們的歸宿,更詮釋了革命人「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高尚情懷。更有林覺民、方聲洞在起義之前寄書「與妻」、以信「稟父」的絕筆家書。
雖起義失敗,但黃花崗起義把革命氛圍成功的推向了辛亥革命全面爆發的前一夜,成為促進辛亥革命成功的重要素。
附:
起義前林覺民寄書《與妻書》
犧牲者之一林覺民在《與妻書》中寫道:「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底底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
赴義前方聲洞《稟父書》
父親大人膝下,跪稟者: 此為兒最後親筆之稟,此稟果到家者,則兒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兒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稟告大人,實為大罪,故臨死特將其就死之原因,為大人陳之。竊自滿洲入關以來,凌虐我漢人,無所不至。迄於今日,外患逼迫,瓜分之禍,已在目前,滿洲政府猶不願實心改良政治,以圖強盛;僅以預備立憲之空名,炫惑內外之觀聽,必欲斷送漢人之土地於外人,然後始大快於其心。是以滿政府一日不去,中國一日不免於危亡。故欲保全國土,必自驅滿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兒蓄此志已久,只以時機未至,故隱忍末發。邇者與海內外諸同志共謀起義,以撲滿政府,以救祖國。祖國之存亡,在此一舉。事敗則中國不免於亡,四萬萬人皆死("萬萬"指「億」),不特兒一人;如事成則四萬萬人皆生,兒雖死亦樂也。只以大人愛兒切,故臨死不敢不為稟告。但 望大人以國事為心,勿傷兒之死,則幸甚矣。
夫男兒在世,若能建功立業以強祖國,使同胞享幸福,奮鬥而死,亦大樂也;且為祖國而死,亦義所應爾也。兒刻已念有六歲矣,對於家庭本有應盡之責任,只以國家不能保,則身家亦不能保,即為身家計, 亦不得不於死中求生也。兒今日竭力驅滿,盡國家之責任者,亦即所謂保衛身家也。
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為中華新國民,而子孫萬世亦可以長保無虞,則兒雖死亦 瞑目於地下矣。惟從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為大人分憂,甚為抱憾。幸有濤兄及諸孫在,則兒或可稍安於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後,切不可過於傷心,以礙福體,則兒罪更大矣。幸諒之。
茲附上致穎媳信一通,俟其到漢時面交。並祈得書時即遣人赴日本接其歸國。因彼一人在東,無人照料,種種不妥也。如能早歸,以盡子媳之職,或能稍輕兒不孝之罪。臨死不盡所言,惟祈大人善保玉體,以慰兒於地下。旭孫將來長成,乞善導其愛國之精神,以為將來報仇也。臨書不勝企禱之至。敬請萬福鈞安,兒聲洞赴義前一日,稟於廣州。
家中諸大人及諸兄弟、姊妹、諸嫂、諸侄兒女及諸親戚統此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