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葆璋:透過法國選戰的塵埃

2012年05月07日歐洲
【新唐人2012年5月7日訊】2012年5月6日20點整,法蘭西第五共和第九任總統的頭像,在法國各大電視台的螢光屏上電子掃瞄呈現。他就是社會黨候選人佛朗索瓦‧奧朗德。法國選民第二輪投票初步正式結果,人民運動聯盟候選人,現任總統尼古拉‧薩爾科奇,以48%的得票率敗北。

法國人早已告別了君主專制和皇權復辟的年代。沒有金口玉言,更沒有絕對權威,成年選民一人一票直接選舉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大凡公民均可依據相關法律競選,候選人則要當眾宣講各自的政見,在演播平台進行電視辯論一決高下,正如俗話所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看。這種體制的特色就是,它徹底揚棄了唯我獨尊,把平等競爭機制引進了政治領域。

在政黨內部也是一樣,候選人的確定也不能操作於密室。以反對黨左翼社會黨為例,這次有意出馬的黨內強人起碼有四位,包括總書記馬蒂娜‧奧布裡。總統候選人的候選人,一律平等,舉行公開的競選大會,以同樣的講話時間,面對社會各界電視觀眾展開辯論,然後再由黨員和願意參與的民眾投票決定。有趣的是,經過初選,總書記落選,奧朗德勝出,然而,總書記對這個結果卻欣然接受。

執政黨右翼人民運動聯盟負責人在大選第二輪投票前夕表示,下屆大選前也要舉行黨內預選。這句話被認為是意味深長。尼古拉‧薩爾科奇是現任總統,大權獨攬,黨內又無人敢於挑戰,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人民運動聯盟的候選人了。第一輪投票失利後,為吸引極右翼選民,薩爾科奇採取了進一步右傾的路線,此舉卻招致本黨內和中派一些人士的非議,乃至左轉。

其實,法國這次大選的結果,大凡關注政局的人早已不難看出端倪。首先,大選前數次地方選舉結果都是左翼勝出;在這個六邊形國家的政治版圖上,首都和外省多數地區政權已經呈現玫瑰紅顏色,即由社會黨等左翼反對黨派主持。不久前,反對黨社會黨還贏得了參議院多數席位。其次,從此次大選起步至第一輪投票前後,將近400次,公佈的和不公佈的民意調查,一直反映出同一個投票意向,即反對黨社會黨後選人佛朗索瓦‧奧朗德勝出。民意測驗從來不是百分之百精準,但是400次調查結果出奇地一致則無法令人忽視,除非你硬要把主觀願望當成現實。

然而,弔詭的是,就是在這麼清晰的背景下,中共當局卻執意要在法國大選中插上一槓子。法國選民投票前夕,社會黨派出前總理洛朗‧法比尤斯到北京溝通,結果卻吃了個閉門羹,北京沒有一名政要出面會見,法比尤斯灰頭土臉地返回巴黎;大概覺得這還不過癮,第一輪投票前夕,中共由《北京商報》出面發表文章,猛烈抨擊法國社會黨,以致法國《迴聲報》記者發回報導驚呼:北京已經投票啦!

我曾經就此事求訊一位瞭解內情的朋友。我問:「怎麼是這麼個戰法?難道朝中沒有人啦?」對方爽快地回答:「國內覺得薩爾科奇聽話!」中共當局這種末代天朝心態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不過,北京一聲咳嗽,薩爾科奇卻也就是不再會見達賴喇嘛了呢!

法國這次大選的議題集中在財政經濟社會等內政方面,外交政策很少涉及。對於衛冕者來說,可能是覺得值得驕傲的成就不多,不宜著墨。反對黨候選人也沒有做更多的文章,或許是覺得時間不夠,抑或是為日後多留些迴旋餘地?

五年前,薩爾科奇競選總統時曾信誓旦旦地宣佈,他要把人權和環保作為法國外交的兩個優先。然而,入主愛麗捨宮後,他的眼睛裡就只剩下北京的錢袋子和莫斯科的煤氣石油了。儘管前年底,突尼斯民眾維權抗暴風起雲湧,外交主管及時易人,由阿蘭‧朱佩出任部長,不過那已是總統任期的尾聲了。

更有甚者,2010年10月,以薩爾科奇為盟主的人民運動聯盟,居然與中國共產黨簽訂了一份《中國共產黨與法國人民運動聯盟交流與合作諒解備忘錄》。《備忘錄》透露,為此,人民運動聯盟首腦訪問了中共中央黨校。《備忘錄》規定,兩黨今後將進行領導人和幹部的交流。消息傳出,輿論嘩然,人民聯盟內部也喧聲四起。這條堪稱「人咬狗」的新聞所引出的波瀾,當時並未被華文媒體重視,只有《大紀元時報》記者德龍發表了一篇文章,以冷靜平和的筆觸,綜述《備忘錄》在法國引起的強烈反響。在我看,這篇文章恰恰是點了法國右翼政治勢力的死穴:政黨之間交流合作諒解結盟的基礎是甚麼?是政治信念和價值準則,從來不是資本與市場,更不應是有失君子風範的其它;從兩黨的章程上看,中共與人民聯盟,兩造的信仰和主張毫無共同之處。我和我的法國朋友們都認為,在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上放棄起碼的原則,怎能保證在其它問題上不會亂來呢?因此,我們對日後的大選投票,也就有了初步的想法。

四月下旬五月上旬,巴黎乍暖還寒。我們在兩輪投票中都投了佛朗索瓦‧奧朗德的票。這一票並非出於對反對黨候選人的偏愛,而是要表達我們的一個希望,那就是希望新任總統能從前人的作為中吸取教訓,不再無視遙遠的東方,神州大地上,屢屢發生的踐踏人權的慘劇,從而在面對最後一個共產帝國時,能用兩條腿站立;法蘭西不是一頭經濟動物,它的總統是要致力於發展有價的經貿,但也絕不能放棄無價的準則,而後者則正是法蘭西的立國之本。

——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