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熱爆拉美 苦毒亞馬遜雨林

2012年05月16日國際
【新唐人2012年5月16日訊】(中央社聖地牙哥16日法新電)新的淘金熱潮席捲拉丁美洲,帶來毀滅性後果、摧殘熱帶雨林並大批有毒化學物汙染環境;同時非法礦工正槓上大型國際計劃。

由於金屬在國際市場價格攀升,在像是玻利維亞、哥倫比亞與祕魯等國家,「未獲允許」的非正式採礦活動最近幾年增加。祕魯本身就是最大的銀礦、銅礦與黃金生產國。

根據美洲國家採礦協會(Inter-American Mining Society),投入在這些國家的採礦投資,預計2020年將達到約3000億美元。

然而,拉丁美洲採礦爭執觀測機構(Observatory of Mining Conflicts)說,有越來越多地方人士反對這些計劃,他們認為採礦威脅環境,拉美地區共爆發160多起採礦衝突事件。

過去10年,黃金價格從每盎司270美元,升至1600到1800美元,因為民眾相爭把現金換成貴金屬。全球經濟危機期間貴金屬被視為安全投資。

由於中國大陸永無止盡的需求,使得銅價漲至空前高點。

未經許可的採礦,尤其是黃金,已經導致數以百計民眾死亡,蹂躪亞馬遜雨林數千公頃的土地。礦工在雨林設置營區,所到之處皆遭破壞。

每萃取出1盎司黃金,必須使用2到3盎司水銀,把水銀倒進採礦地點的河流會汙染水源。礦工在搜尋水源時,會使用推土機夷平熱帶雨水。

這個現象也對當地族群帶來災難,有數以千計的男子、婦女與小孩遭到剝削,住在骯髒惡劣的營區,沒有學校或衛生中心可使用。

根據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祕魯約有11萬到15萬人在非法礦井工作,同時有1000名兒童在妓院遭到性剝削。這些妓院在祕魯南部的馬德雷德迪奧斯省(Madre de Dios)稱為「妓女吧」(prostibars)。

這種做法在貧困的礦營尤其普遍,因為想要發財致富的人,試圖從非法開採貴金屬賺取生活費。

今日,拉丁美洲的銅礦產量占全球45%,銀礦占50%,黃金占20%。

不過,智利、祕魯與阿根廷有數個商業採礦計劃停擺,因為本地民眾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的原住民與部落民眾公約(Indigenous and Tribal Peoples Convention)爭取事先協商的權利。(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