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5月20日訊】【編者的話】岳飛(一一零三年三月二十四日——一一四二年一月二十七日),字鵬舉,河南相州湯陰(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人,中國南宋名將,中華民族英雄。岳飛一生為保衛宋朝,統率岳家軍抗擊金軍,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
一 岳飛與武漢的歷史淵源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船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指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北宋末年,北方女真貴族政權金國向中原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掠奪戰爭。北宋政權滅亡了,新建的南宋政權在投降派秦檜等人把持下,避敵南逃,金軍乘勢大舉南下。岳飛滿懷愛國熱情,投入了抗金的行列。岳家軍軍紀嚴明,英勇善戰,收復了大片失地。紹興四年三月十三日(西元一一三四年)駐紮在九江的岳飛受命收復湖北、河南六郡,五月五日攻取郢州(鐘祥),後又連克襄陽府、隨州、鄧州、唐州、信陽軍,七月班師武昌。岳飛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駐軍鄂州(今武昌),旋又晉封「武昌縣開國子」。岳飛在鄂州緊張的進行北伐前的準備,偶得半日閒暇,登上了黃鶴樓,遙望金人統治下的北方,滿懷悲壯的寫下了這首《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次年,岳飛改任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封「武昌郡開國侯」。這首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宋詞道出了他對武漢的眷戀之情。生前其「再續漢陽遊,騎黃鶴」的願望雖未實現,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武漢百姓的心中,南宋及其以後的武漢軍民對岳飛素抱深厚的敬意與思念。
岳飛(一一零三年三月二十四日——一一四二年一月二十七日),字鵬舉,宋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人,中國南宋抗金名將,中華民族愛國英雄。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十九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西元一一二六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衛國的戎馬生涯;他懷抱「精忠報國」的赤膽忠心,以收復中原,雪「靖康恥」為職志;他統率的岳家軍訓練有素,軍紀嚴明,「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屢挫入侵的金軍,深受百姓的愛戴;在其戎馬生涯中,憑藉他的軍事天才,親自參與指揮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朱仙鎮大捷,將金兵打得一敗塗地,就連金兵亦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嘆!
岳飛一生有七年時間(西元一一三四年——一一四一年)屯兵武漢,武漢是岳家軍駐紮和北伐基地。岳飛從鄂州(今武昌)出發進行了四次北伐,因而與武漢結下了深厚的歷史淵源。據考證,當年的帥府就設在武昌老城司門口,校場設在小東門沙湖畔,中軍營設在大東門曬湖旁,馬隊設在糧道街馬蹄營,水軍培訓及其基地則設在老城外的岳家嘴。正是在武漢,他達到人生輝煌的頂峰——在這裡,他建功立業,憑藉襄鄧大捷以僅三十二歲之年齡封侯(武昌郡開國侯)。岳飛在第四次北伐取得朱仙鎮大捷之後,本可直搗金國黃龍府的情況下,被南宋皇帝趙構以十二道金牌招回,於紹興十一年黃曆十二月廿九(西元一一四二年一月二十七日)除夕之夜,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
岳飛被害後,即使在南宋王朝的高壓政策下,鄂州百姓仍不顧權奸秦檜的囂張氣焰如何高漲,也不怕會因此而惹出什麼麻煩和災禍,十戶人家之中就至少有九戶冒死把岳飛的繪像掛在家中,晨昏奉祀。因岳飛身先士卒,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一錢不私藏」,其舊部一直懷念他,為其冤死鳴不平。一一六一年夏,禦史中丞汪澈到鄂州岳飛舊部巡視,校官們向汪澈申訴岳飛之冤,當汪表示願向朝廷報告時,校官們哭聲如雷,紛紛表示要「為岳公爭氣」!
紹興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宋孝宗即位,下詔平反岳飛,諡武穆。宋甯宗嘉泰四年追封鄂王,改諡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志傳記。
頤和園長廊彩繪中嶽母刺字繪畫
據史載,岳飛事母至孝,還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他曾說:「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複有愛主之忠?」母病,「嘗藥進餌」,親自侍奉。岳母姚氏於紹興六年三月二十六日(西元一一三六年)病亡於鄂州軍中。岳飛和長子岳雲等人赤腳扶梓近千裡至廬山皇帝御賜之臥虎山安葬,奏請守孝終制,詔不允。宋廷下詔起複,岳飛「移孝作忠」,於六月進屯襄陽。八月,再次揮師北上,遣部將深入偽齊境內,收復虢州盧氏縣、商州及西京之長水縣。九月,因孤軍無援,還軍鄂州。十一月,屯駐江州,偽齊軍敗走,複還鄂州。為紀念岳飛的忠孝,當年岳母靈堂所在地被命名為忠孝門(今武昌小東門)。
岳飛一生為官清廉正直,他常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
岳飛雖是行伍出身,但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之書。在戰鬥間隙,亦與幕僚緣情吟詠,岳飛存留下來的詩詞被明•徐階收錄《岳武穆遺文》。有詞三首、詩十六首流傳於世。其中在武昌所寫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之千古絕唱,極具愛國情懷和報國之志。每當民族危機時,為廣大民眾所傳唱。
岳飛還酷愛書法,他的小楷學顏真卿,體態精妙;行書則學蘇軾,筆法縱逸。
岳飛還酷愛書法,他的小楷學顏真卿,體態精妙;行書則學蘇軾,筆法縱逸。傳世岳飛所書碑帖有好幾種,其中尤以《前後出師表》最著名,筆力遒勁,佈局結體均耐人觀賞。
總之,在中國人心目中,岳飛是「精忠報國」的象徵,而秦檜是「賣國求榮」的典型。在那外敵入侵、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亂世,出身寒門的岳飛以驅逐胡虜、救民水火、恢復舊山河為己任,其「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巨大勇氣,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高貴品質,以及忠貞不屈、壯懷激烈、心昭天日的民族氣節,從而在中華五千年歷史文明長河中書寫了一段浩氣忠魂的悲壯歷史。
八七零餘年來,岳飛的愛國精神和浩然正氣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無數的中華兒女,激勵著古往今來眾多的愛國志士。而甘當內奸、賣國求榮、陰險歹毒、殘害忠良、貪贓枉法、禍國殃民,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苟且之徒、奸佞之輩秦檜,卻落得個千古駡名,遺臭萬年的下場,被永遠釘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恥辱柱上。因此,孫中山說:岳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待續)
一 岳飛與武漢的歷史淵源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船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指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北宋末年,北方女真貴族政權金國向中原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掠奪戰爭。北宋政權滅亡了,新建的南宋政權在投降派秦檜等人把持下,避敵南逃,金軍乘勢大舉南下。岳飛滿懷愛國熱情,投入了抗金的行列。岳家軍軍紀嚴明,英勇善戰,收復了大片失地。紹興四年三月十三日(西元一一三四年)駐紮在九江的岳飛受命收復湖北、河南六郡,五月五日攻取郢州(鐘祥),後又連克襄陽府、隨州、鄧州、唐州、信陽軍,七月班師武昌。岳飛因功升任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駐軍鄂州(今武昌),旋又晉封「武昌縣開國子」。岳飛在鄂州緊張的進行北伐前的準備,偶得半日閒暇,登上了黃鶴樓,遙望金人統治下的北方,滿懷悲壯的寫下了這首《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次年,岳飛改任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封「武昌郡開國侯」。這首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宋詞道出了他對武漢的眷戀之情。生前其「再續漢陽遊,騎黃鶴」的願望雖未實現,但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武漢百姓的心中,南宋及其以後的武漢軍民對岳飛素抱深厚的敬意與思念。
岳飛(一一零三年三月二十四日——一一四二年一月二十七日),字鵬舉,宋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人,中國南宋抗金名將,中華民族愛國英雄。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十九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西元一一二六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衛國的戎馬生涯;他懷抱「精忠報國」的赤膽忠心,以收復中原,雪「靖康恥」為職志;他統率的岳家軍訓練有素,軍紀嚴明,「餓死不擄掠,凍死不拆屋」,屢挫入侵的金軍,深受百姓的愛戴;在其戎馬生涯中,憑藉他的軍事天才,親自參與指揮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嘗一敗,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朱仙鎮大捷,將金兵打得一敗塗地,就連金兵亦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嘆!
岳飛一生有七年時間(西元一一三四年——一一四一年)屯兵武漢,武漢是岳家軍駐紮和北伐基地。岳飛從鄂州(今武昌)出發進行了四次北伐,因而與武漢結下了深厚的歷史淵源。據考證,當年的帥府就設在武昌老城司門口,校場設在小東門沙湖畔,中軍營設在大東門曬湖旁,馬隊設在糧道街馬蹄營,水軍培訓及其基地則設在老城外的岳家嘴。正是在武漢,他達到人生輝煌的頂峰——在這裡,他建功立業,憑藉襄鄧大捷以僅三十二歲之年齡封侯(武昌郡開國侯)。岳飛在第四次北伐取得朱仙鎮大捷之後,本可直搗金國黃龍府的情況下,被南宋皇帝趙構以十二道金牌招回,於紹興十一年黃曆十二月廿九(西元一一四二年一月二十七日)除夕之夜,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
岳飛被害後,即使在南宋王朝的高壓政策下,鄂州百姓仍不顧權奸秦檜的囂張氣焰如何高漲,也不怕會因此而惹出什麼麻煩和災禍,十戶人家之中就至少有九戶冒死把岳飛的繪像掛在家中,晨昏奉祀。因岳飛身先士卒,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一錢不私藏」,其舊部一直懷念他,為其冤死鳴不平。一一六一年夏,禦史中丞汪澈到鄂州岳飛舊部巡視,校官們向汪澈申訴岳飛之冤,當汪表示願向朝廷報告時,校官們哭聲如雷,紛紛表示要「為岳公爭氣」!
紹興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宋孝宗即位,下詔平反岳飛,諡武穆。宋甯宗嘉泰四年追封鄂王,改諡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志傳記。
頤和園長廊彩繪中嶽母刺字繪畫
據史載,岳飛事母至孝,還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他曾說:「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複有愛主之忠?」母病,「嘗藥進餌」,親自侍奉。岳母姚氏於紹興六年三月二十六日(西元一一三六年)病亡於鄂州軍中。岳飛和長子岳雲等人赤腳扶梓近千裡至廬山皇帝御賜之臥虎山安葬,奏請守孝終制,詔不允。宋廷下詔起複,岳飛「移孝作忠」,於六月進屯襄陽。八月,再次揮師北上,遣部將深入偽齊境內,收復虢州盧氏縣、商州及西京之長水縣。九月,因孤軍無援,還軍鄂州。十一月,屯駐江州,偽齊軍敗走,複還鄂州。為紀念岳飛的忠孝,當年岳母靈堂所在地被命名為忠孝門(今武昌小東門)。
岳飛一生為官清廉正直,他常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
岳飛雖是行伍出身,但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之書。在戰鬥間隙,亦與幕僚緣情吟詠,岳飛存留下來的詩詞被明•徐階收錄《岳武穆遺文》。有詞三首、詩十六首流傳於世。其中在武昌所寫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之千古絕唱,極具愛國情懷和報國之志。每當民族危機時,為廣大民眾所傳唱。
岳飛還酷愛書法,他的小楷學顏真卿,體態精妙;行書則學蘇軾,筆法縱逸。
岳飛還酷愛書法,他的小楷學顏真卿,體態精妙;行書則學蘇軾,筆法縱逸。傳世岳飛所書碑帖有好幾種,其中尤以《前後出師表》最著名,筆力遒勁,佈局結體均耐人觀賞。
總之,在中國人心目中,岳飛是「精忠報國」的象徵,而秦檜是「賣國求榮」的典型。在那外敵入侵、山河破碎、生靈塗炭的亂世,出身寒門的岳飛以驅逐胡虜、救民水火、恢復舊山河為己任,其「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巨大勇氣,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高貴品質,以及忠貞不屈、壯懷激烈、心昭天日的民族氣節,從而在中華五千年歷史文明長河中書寫了一段浩氣忠魂的悲壯歷史。
八七零餘年來,岳飛的愛國精神和浩然正氣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無數的中華兒女,激勵著古往今來眾多的愛國志士。而甘當內奸、賣國求榮、陰險歹毒、殘害忠良、貪贓枉法、禍國殃民,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苟且之徒、奸佞之輩秦檜,卻落得個千古駡名,遺臭萬年的下場,被永遠釘在中華民族的歷史恥辱柱上。因此,孫中山說:岳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