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6月13日訊】(中央社台北13日電)近期幾起大學生自殺的悲劇引起社會關注,學者認為,應建立防護網絡,如同學、教師等應提高敏感度,一發現有人情緒不穩、消失幾天等徵兆,應即早通報協助,預防憾事發生。
6月以來,台灣大學、東吳大學、世新大學都發生大學生尋短事件,外界質疑是否生命教育不足,或媒體大幅報導引發模仿現象。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主任林家興指出,如果媒體大幅報導,部分在自殺邊緣的學生的確有可能受影響,但自殺的原因很複雜,很難歸咎於單一因素;更可能的是這些學生本來就有心理困擾,突然又遇到壓力或挫折,一下子過不去或想不開,才會輕生。
林家興表示,學校都有導師、輔導中心等資源,也有推廣生命教育,會向輔導單位求助的學生,可能有輕生的念頭或想法,但經過協助後,壓力就會減輕,比較不會有輕生行動;而那些不習慣把問題說出來,或不願讓老師、同學知道,表面看起來很正常的人,反而難以預防。
「輕生前都可能有徵兆」,林家興建議要建立防護網絡,第1層是室友、同學,第2層是教師、教官,第3層是輔導中心,而且要訓練師生的敏感度,一發現有學生無緣無故哭,或幾天沒來上課等狀況,及早通報輔導單位去關心或了解,家庭也可幫忙注意,只要其中一層發揮功用,就能避免憾事發生。
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也表示,媒體報導自殺案件時,應格外注意和斟酌用詞,如「自殺成功」感覺好像是鼓勵這種行為,也不應過於鉅細靡遺的描寫過程,避免學生受影響或模仿。
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說,人際網絡的串連很重要,很多人不擅於求助或不知道要去哪裡求助,班級幹部、教師、教官等如能及早發現或觀察到異狀,就可達到初級預防;如果人際網絡比較不足,現在社群網站很發達,如果在網路上發現線索,也可幫忙通報或協助。
6月以來,台灣大學、東吳大學、世新大學都發生大學生尋短事件,外界質疑是否生命教育不足,或媒體大幅報導引發模仿現象。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主任林家興指出,如果媒體大幅報導,部分在自殺邊緣的學生的確有可能受影響,但自殺的原因很複雜,很難歸咎於單一因素;更可能的是這些學生本來就有心理困擾,突然又遇到壓力或挫折,一下子過不去或想不開,才會輕生。
林家興表示,學校都有導師、輔導中心等資源,也有推廣生命教育,會向輔導單位求助的學生,可能有輕生的念頭或想法,但經過協助後,壓力就會減輕,比較不會有輕生行動;而那些不習慣把問題說出來,或不願讓老師、同學知道,表面看起來很正常的人,反而難以預防。
「輕生前都可能有徵兆」,林家興建議要建立防護網絡,第1層是室友、同學,第2層是教師、教官,第3層是輔導中心,而且要訓練師生的敏感度,一發現有學生無緣無故哭,或幾天沒來上課等狀況,及早通報輔導單位去關心或了解,家庭也可幫忙注意,只要其中一層發揮功用,就能避免憾事發生。
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也表示,媒體報導自殺案件時,應格外注意和斟酌用詞,如「自殺成功」感覺好像是鼓勵這種行為,也不應過於鉅細靡遺的描寫過程,避免學生受影響或模仿。
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說,人際網絡的串連很重要,很多人不擅於求助或不知道要去哪裡求助,班級幹部、教師、教官等如能及早發現或觀察到異狀,就可達到初級預防;如果人際網絡比較不足,現在社群網站很發達,如果在網路上發現線索,也可幫忙通報或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