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8月21日訊】倫敦奧運閉幕,中國體育頹勢盡顯,國營體育走上了窮途末路。中國的「英雄選手」劉翔,公開在賽場演戲,羽毛球冠軍在作假,金牌總數大幅度下滑,殘酷事實喚醒民眾,中國體育必須回歸民間,回歸民營,徹底改變現有體制。
民眾反對演戲,反對欺騙,反對用納稅人的錢往當局臉上貼金,這是誰也無法迴避的聲音。
(一)劉翔演戲 官員製造騙局
劉翔參賽110米跨欄,是當局在倫敦奧運上的重中之重。多年來他們奉劉翔為「神人」、「亞洲飛人」和「黃種人的光榮」。官員們在倫敦當然要保住他的光彩,保住金牌第一和廣告收入。全國上下都翹首以待,我也準時坐到電視機前,看劉翔如何表現。
現場讓人驚呆,他在第一槍第一欄前的動作,簡直不可思議,不是在跨欄,而是用腳心踩橫欄,欄倒人翻,坐到地上,這一段動作我做了錄像。劉翔從小苦練110米跨欄,2004年得過奧運冠軍,創造過世界紀錄,怎麼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呢?本屆110米欄冠軍梅裡特賽後說:「劉翔犯了技術上的錯誤」。鳳凰體育也報導,梅裡特說賽前並沒有看到劉翔有受傷的跡象。北京青年報記者杜銳在微博中指出,一切就像劇本設計好的一樣,既然你不想參加奧運會就早退出,這樣大家也不會浪費那麼多感情。
劉翔摔倒並用單腿跳到終點,親吻了橫欄,這段視頻,立刻在中央電視台連續播出,事發幾分鐘後,屏幕上出現了「劉翔英雄般告別倫敦奧運賽場」的橫幅(見照片和視頻)。說明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後來一些報紙工作者透露「做版時已經接到通知:不對劉翔預賽作預測」。接下來的兩天裡,中國的電視上都鋪天蓋地的宣傳英雄劉翔,播放他摔倒和單腳跳的視頻,對他的宣傳遠遠的超過真正獲得冠軍的運動員。
但是紙媒體和微博上的批評、揭露、質疑聲卻是排山倒海。
回看劉翔的摔倒,我相信他是在演戲,是個騙局,當然主要責任在官員導演。看來當局最初的打算是想加大投入,讓劉翔再次奪金,但是臨近比賽才發現,他已經不可能拿到獎牌,當局又不願重演2008年北京奧運,讓劉翔跑幾步就退場。於是就出現了現在的騙劇,但是導演水平如此低劣,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在全世界丟人現眼。
官員編導,劉翔演戲,在2008年北京奧運也曾出現過,白岩松對此做過紀錄:「13億中國人在田徑賽場上的獨生子劉翔,居然一槍未跑,退賽了。那一瞬間,中國一片死寂,之後一聲群體嘆息,我們共同為劉翔寫的大團圓結尾,怎麼剛開始就結束,怎麼可以演砸了?我們該怎麼接受他?我們能接受他嗎?互聯網最快的時間傳送出責難、質疑和讓人無法讀下去的咒罵,「騙子」「你應當走到終點!」「跑不過人家嚇的吧!」(注1)。四年後官員們又故伎重演。
(二)美國金牌第一 中國美夢不成真
倫敦奧運,中國當局對金牌第一是志在必得,開賽後的幾天中,大陸的官辦傳媒,每天都離不開「金牌」,天天公布金牌榜,開始是中國超美國,後來形勢逆轉,媒體上看不到金牌榜了。代之而起的宣傳英雄劉翔。
多少年來,中共當局投入大量資源,採取國營方式爭奪奧運金牌,用金牌宣揚國威。奧運金牌成了中共的最大的形象工程之一,北京當局像納粹德國、極權蘇聯一樣利用壟斷資源權力,投入巨額資金爭取金牌第一,這些國家有同樣的舉國體制,金牌掛帥,國營管理體制(注2),北京奧運的金牌第一是在投資2900億人民幣的基礎上完成的,是政府嚴格操控下完成的,是用民眾血汗鑄就的金牌第一。
到了倫敦奧運,由於中國經濟惡化國營體育弊端盡顯,比賽場地不在北京,難於操縱比賽結果,最後金牌總數大幅下降,從51枚直落到38枚,「金牌第一」拱手讓給美國。這就是歷史潮流,如果不更心洗面,改變國營體制,2016會更慘。
(三)美國、中國、印度、朝鮮金牌比較
中國當局多少年來一直用獲得奧運金牌的數字來進行宣傳,說明政權的合法性,「為國爭光」,實際上是為少數人爭光,愛國主義,實際是愛那個統治集團。如果脫離了體育的真諦,脫離了體育的核心價值。金牌總數還有什麼意義呢?中國的奧運金牌只是為極權者壯威、為貪腐者造勢。
現在比較一下中、美、印、朝的在2012年倫敦奧運上的獎牌數:
美國:金牌46 銀牌29 銅牌29 獎牌總數104(國家人口3億)
中國:金牌38 銀牌27 銅牌22 獎牌總數87 (國家人口13億)
印度:金牌0 銀牌 2 銅牌 4 獎牌總數 6 (國家人口12億)
朝鮮:金牌 4 銀牌 0 銅牌2 獎牌總數6 (國家人口0.2億)
印度沒有獲得一枚金牌,他們有十二億人口,是四個金磚國家之一,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在消除貧困,保證全民醫療和自由、人權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在世界人民眼中,印度是很受人尊重的。沒有有人用金牌總數是0,去嘲笑他們,未獲奧運金牌,只能說明印度政府不願投入大量資金搞國營體育去製造冠軍,他們追求的目標不是金牌,而是民眾的幸福生活。
北朝鮮人口只有印度的六十分之一,他們貧窮、黑暗,人權指標和人均收入遠遠落後於印度,但是朝鮮領導人捨得為金牌投資,在這次奧運會上獲得了4枚金牌,遠超印度。朝鮮當局可以用這4枚金牌宣揚愛國主義,用這4枚金牌去宣傳黨的偉大,領袖的英明,但是誰會相信朝鮮比印度更先進呢?當然四塊金牌能夠愚弄沒有新聞自由的朝鮮人民。
在中國:倫敦奧運開幕之初,曾有一家網站做過調查,在「你對中國奪金數量是否在意?」選項中,表示自己「越來越不在意」的網友佔42.3%,而「越來越在意」的僅為3%。中國民眾,很多人已經開始覺醒,正在擺脫中共當局的宣傳,他們不相信用民脂民膏鑄成的奧運金牌,會代表國家的強大和社會的進步。
(四)體育要回歸民間
在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培養專業運動員的同時。一般居民很難找到適合自己運動的場所。我家附近有個百花公園,那裡原來有四個游泳池,近幾年全被荒置,而公園中卻新蓋了幾個飯店。游泳池不賺錢,飯店不但可以賺錢,還可以供幹部吃喝。至於每年有多少兒童,在野外游泳被淹死,他們從來不管。
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60年代初,修了個游泳池,當年我還去參加過義務勞動,前幾年,這個游泳池被填平蓋上了個法學大樓,我給前任的校長寫了一封信,提出批評!
展濤校長:
近日濟南高溫40度,是數十年來最熱天氣。市民呼籲開放泉池納涼,我向校長呼籲開放校內游泳池。山大老校游泳池建於六十年代初,不知為何去年停了?今年至今不開!望展校長督促儘快開放。以解師生高溫之苦,也為師生夏日提供鍛煉場所,使其德智體全面發展。
管理學院退休教師孫文廣
2005年6月23日
展校長2005年的回信:
孫老師:
老校游泳池已經廢棄,新的法學大樓即將啟動。我們新校中心校區已有新游泳池規劃。
謝謝。
展濤
Sat,25 Jun 2005 12:12:54
2007年給展濤校長的第二封信
展濤校長:
2005年6月我給你一封信,建議開放游泳池,問為何關掉老校(洪家樓校區)游泳池?你的回答是「新校已有新游泳池規劃」。
但是至今不見新校游泳池的影蹤和規劃,不知展濤校長是否還記得這件事?做為一個教育家,應該重視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老校的游泳池在三年以前被廢棄,建了大樓,這是不應該的。承諾規劃在新校建游泳池,至今兩年,沒有兌現的跡象,更是不該。
教育家應重視體育。山東大學報最近刊登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教育家》,有人就「教育家」問題討教畫家陳丹青,陳舉了南開老校長、教育家張伯苓的「三點半」政策:「下午三點半後,所有學生不許留在教室裡,必須出去運動,出去玩。張伯苓本人就常和學生一起打球。張伯苓常念叨一句話,『孩子們就像一群野馬,哪能關在籠子裡?』」看起來教育家必須重視學生的體育。請展校長看看這篇文章。(注3)。
希望展濤校長也能重視體育。使東校區一萬余名教職工有一個游泳場所。為蓋大樓,在埋了老校游泳池三年以後,應該儘早兌現諾言,在東區新校蓋一個泳池,如果建一個冬天也能游泳的室內池子就更好了。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退休教授孫文廣
2007年6月18日於東區南院宿捨
幾年過去了,新池不見影蹤,展校長卻調到別處當校長了。去年在中心校區總算建了個室內游泳池,十月校慶剪綵,至今一年不放水,成了一個擺設。炎熱的夏天,大學生怨聲載道。
(五)必須發展民間體育 體育產業要民營
多少年來中國的體育活動都是國家和官方管理經營。在市場經濟國家,體育產業已經形成相當規模,幾乎全部是民營,他們選拔人才、組織培訓比賽,形式多種多樣,有民營的俱樂部,也有私立的大學,還有個體的經紀人、合伙人。
很多球隊也都是民營施行企業化管理,由私人投資經營。美國的拳王泰森,由經紀人管理培訓和競賽。據傳泰森小時候身體健壯,常在街上打架鬥毆,被經紀人發現,將其帶去培訓,負責他的日常開支,根據合同,泰森成名之後獲得的收入,要與他分成,泰森終於練成了一身本事,獲得了世界重量級拳王稱號,他的出場費經常超過百萬美金,其中,相當一部分要歸經紀人所有,有了這樣的經紀人,泰森才可能全力以赴的鍛煉技藝,提高水平。
在美歐很多國家還存在大量的民營的俱樂部,為各色各樣的運動員提供服務,俱樂部的開支來自門票收入和有私人的捐助。
德國的俱樂部在興建體育設施和購置大型器材時,可以從政府獲得最高達50%的資助,其後政府不再投入經費和介入管理,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俱樂部推行市場化運營、通過收取費用來維持,或由企業捐助和志願者服務來維持。目前全德國有九萬多傢俱樂部,約1/3的德國人是其會員,又據《明鏡》雜誌調查,德國人將46%的閑暇時間用於體育鍛煉!(注4)。
在民主國家,各個私立大學也紛紛組織的各種球隊、體操隊、游泳隊、田徑隊。在發達國家運動員,都是自謀生計,沒有聽說運動員從國庫拿工資,不會出現國家長期供養運動員。
這次倫敦奧運會,大學生選手是一個很重要的「兵團」。據統計,在倫敦奧運會上,德國參賽選手中約有41%是大學生。美國選手當中的大學生比例也很高。比如19歲的射箭選手米蘭達•裡克在參加完,即倫敦奧運會後,就會去得州A&M大學開始大學生活,主修分子生物學。她有很多興趣愛好,如射箭、彈鋼琴等,射箭因為玩出了專業水準,就玩進奧運會了。米蘭達在奧運會上輸給了對手義大利選手皮亞,皮亞也是一位大學生,同時還是義大利空軍的成員。米蘭達的另一位隊友珍妮花•尼古拉斯已經是第三次參加奧運的老將,她已在得州A&M大學修讀政治學(注5)。
美國大學有注重體育的傳統。例如,東部著名的私立羅切斯特大學每年投入2850萬美元在學生體育比賽中。如果學生有體育方面的特長,在招生入學時是有優勢的,但入學了,就要進入校隊,代表學校與別的學校在各種賽事中參賽,弄虛作假的體育特招生是沒有濫竽充數的機會的。你進入了某個專業,學業是不能丟的,你因為賽事繁忙跟不上那是你的事,別指望教授給你通融。所以專業運動員進入了一所大學,但畢業不了的事情也是有的。如果你從事的是冷門項目,不是籃球、橄欖球和棒球等市場價值高的項目,你的學業就是你未來的立身之本,那是絕對不能荒廢了的,你只能在保證學業的前提下兼及訓練(注5)。
倫敦奧運結束,菲爾普斯在歷屆奧運中共獲得22奧運獎牌,其中18塊金牌,他獲得金牌他總數是世界第一,他的成功事跡很能說明問題,他日常的訓練由私人教練負責,經費由家庭和贊助人支撐:
如果說菲爾普斯的成功是55%的努力+15%的天賦+5%運氣客觀條件,那麼剩下的20%應該屬於他的教練鮑勃•鮑曼。
1996年,11歲的菲爾普斯初次遇到了他的伯樂。伯樂發現了他的良駒。
菲爾普斯12歲時,鮑曼向其父母提出讓小傢伙參加專業訓練,備戰奧運會。這對於一個家庭和菲爾普斯個人而言,都意味著巨大的改變和犧牲。美國的運動員訓練機制和中國大不相同。中國的運動員不需要自己尋找贊助商以維持訓練所需經費和器材,而美國開始起步還未成名的運動員要從事專業體育訓練,就意味著全家都必須在財力、物力、人力上巨大而且長期的付出。對於那些不夠熱門運動項目的運動員,找到贊助更是難上加難。可鮑曼不僅說服了菲爾普斯的父母,也促使年幼的菲爾普斯死心塌地專攻游泳。
菲爾普斯的比賽日程也都由鮑曼一手操辦,包括參加項目和賽前安排。聽起來也許好笑,在美國奧運選拔賽之前,記者問菲爾普斯參加什麼項目,回答竟然是,「我不知道,問教練,我只管游泳。」在北京,當記者問他如何備戰,回答是,「我吃飯,睡覺,游泳。這就是我能做的。」正是鮑曼和菲爾普斯之間這種毫無保留的信任,以及知己知彼的默契成就了後者的奧運神話(注6)。
從菲爾普斯成功的道路中不難看出,在十余年的堅苦培訓中,提供資金和幫助的都是私人和家庭,美國政府只管在他獲得奧運金牌之後發一點獎金。當然他成名之後,廣告收入,也歸他本人和他的家庭,以及教練、贊助商。菲爾普斯的成功是民營體育的成功,中國在倫敦奧運上的失敗是國營體育的失敗。
(六)國營體育的弊端和體制改革
極權國家,如前蘇聯、前東歐共產國家,體育運動員的選材、培訓、組織競賽,都是由國家、由政府來負責,國家從財政中給運動員劃撥工資,常年供養,甚至還要負責他們退休養老,這就是國營體育,這與民主國家截然不同。
中國的體育制度,完全從蘇聯照搬過來,這種國營制度弊端極多,缺少效率,滋生腐敗,扼殺創新,決策失誤多多。在這種體制下全國各省市都設立專業體校,體工隊,培養運動員是從娃娃抓起,很多孩在四五歲就被招進,少年體校,長達十余年的時間,施行單一項目的鍛煉,經過十幾年的集中高強度訓練和選拔,最後選出幾個尖子去參加奧運會,極少數人獲得了奧運金牌。
在培訓途中,很多人被淘汰,他們美好的青少年時代都獻給了體育,沒有一技之長,文化水平很低,他們成了製造奧運冠軍的廢品,本人身心受傷害,退役後也成為社會的累贅,為了培養幾個奧運冠軍,不惜造成數十萬的廢品和惡劣的社會後果,這就是舉國體制,國營體育造成的惡果。
2007年退役運動員有30萬之多,他們如何安排工作,是一個現在也沒徹底解決的大問題。
為了舉辦奧運會,國營和民營的開支都有天壤之別。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完全採取國營方式,由國家投資,國家管理,國家經營,結果花了2900億人民幣,而美國舉辦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由組織者尤伯羅斯承包經營,結果政府沒花一分錢,最後還有盈餘,尤伯羅斯被稱為奧運之神(注7)。從此可以看出國營和民營效率有天壤之別,中國的國營體育勢必走向窮途末路。
李承鵬先生對國家體育總局和各省市體育局的體育決算,做了一個統計,在4年一度奧運周期中,大概要花400億人民幣,這還沒有把全運會、城運會、青運會、專項錦標賽這些「奧運戰略」環節的費用算進去。
為了奧運會不但有投向體育總局各省市體育局的大量資金,還有其他方面的大量開支,比如動用全國的媒體,包括電視台黃金時段的對奧運會的宣傳,當局可以利用手中的掌控的資源,免費的為奧運做廣告,如果把這些廣告的費用也算進去,那麼奧運會的開支數目將會更加龐大。這是國營體育的弊端。
如何改變中國體育的國營國有體制?為了改變中國體育管理體制,首先應該學習、研究民主國家的體育管理制度。削減政府對體育總局各級體委的財政開支,據統計政府各級體育部門的運作的經費,每年都要達到上百億(注:8),關於體育運動,凡是民間能做的事,政府就不要越俎代庖,全國體育總局及其各省市縣的下屬,都要削減經費,壓縮編製,官員們有能力的可以搞民營體育,沒有能力可以轉業干別的,官員下崗也是一個方向,運動員不應該從國庫拿工資。
(七)極權國家為何堅持體育國營
在中華民國時期,有大量民間體育組織,如精武體育會等體育會所,還有很多民間的球隊、武術隊。很多運動員都是個人尋找經費。1949年中共建國後,一律取消民營的體育會所、俱樂部等。體育一律改成國營,由國家壟斷。這樣一個壟斷體制扼殺了民間的創造性、主動性。
為什麼這次倫敦奧運會,中國的三大球包括足球、籃球、排球,沒有一項能夠進入半決賽。為什麼像田徑運動這樣,民間參與度很高的活動,在倫敦奧運上拿不到金牌,出不了頂尖的運動員呢?劉翔是一個曇花一現的人物,現在只能靠弄虛作假來過日子?這是因為中共當局並不重視民間體育,他們消滅了民營體育組織。
中國的體育產業由國家壟斷經營,很多足球和籃球的運動隊,都要掛靠一個壟斷的國有企業,實際上也是由國家掌控他們的活動,這帶來腐敗、賭球、彩票貪腐等問題,不少體育官員,已經鋃鐺入獄,甚至判了重刑。
為什麼中國政府對體育產業抓住不放呢?原因之一是他們代表了某些官員的利益。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壟斷體育產業,可以實現對整個社會的控制。在國營體育中,他們可以指派幹部,建立黨組織,進行政治和組織上的控制。如果體育社團,完全民營,當局就可能會失去控制。這是當局最害怕的事情,一旦社會上獨立群體遍地開花,極權解體也就快要到來了。
倫敦奧運閉幕,中國體育頹勢盡顯,國營體育走上了窮途末路。中國的「英雄選手」劉翔,公開在賽場演戲,羽毛球冠軍在作假,金牌總數大幅度下滑,殘酷事實喚醒民眾,中國體育必須回歸民間,回歸民營,徹底改變現有體制。
注1:摘自《南方周末》2008.8.28白岩松《北京奧運「過去時」》
注2:摘自作者2008年網文《從納粹蘇聯到中國的金牌體育》和2004年網文《共產極權與奧運金牌》
注3:山東大學報07年6月6號第十六期C版
注4:摘自《南方周末》2012.8.17陳斌《大眾體育要集「舉國之力」》
注5:摘自《南方周末》2012.8.9《打拚事業+備戰奧運——類奧運選手的雙重生活》
注6:摘自《南方周末》2008.8.2《沒有鮑曼就沒有菲爾普斯的今天》
注7:《博覽奧運》P69
注8:摘自李承鵬的網文《有個文工團叫奧運代表團》
2012年8月20日於山東大學
電話:136553173560531—88365021
民眾反對演戲,反對欺騙,反對用納稅人的錢往當局臉上貼金,這是誰也無法迴避的聲音。
(一)劉翔演戲 官員製造騙局
劉翔參賽110米跨欄,是當局在倫敦奧運上的重中之重。多年來他們奉劉翔為「神人」、「亞洲飛人」和「黃種人的光榮」。官員們在倫敦當然要保住他的光彩,保住金牌第一和廣告收入。全國上下都翹首以待,我也準時坐到電視機前,看劉翔如何表現。
現場讓人驚呆,他在第一槍第一欄前的動作,簡直不可思議,不是在跨欄,而是用腳心踩橫欄,欄倒人翻,坐到地上,這一段動作我做了錄像。劉翔從小苦練110米跨欄,2004年得過奧運冠軍,創造過世界紀錄,怎麼會出現這種低級錯誤呢?本屆110米欄冠軍梅裡特賽後說:「劉翔犯了技術上的錯誤」。鳳凰體育也報導,梅裡特說賽前並沒有看到劉翔有受傷的跡象。北京青年報記者杜銳在微博中指出,一切就像劇本設計好的一樣,既然你不想參加奧運會就早退出,這樣大家也不會浪費那麼多感情。
劉翔摔倒並用單腿跳到終點,親吻了橫欄,這段視頻,立刻在中央電視台連續播出,事發幾分鐘後,屏幕上出現了「劉翔英雄般告別倫敦奧運賽場」的橫幅(見照片和視頻)。說明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後來一些報紙工作者透露「做版時已經接到通知:不對劉翔預賽作預測」。接下來的兩天裡,中國的電視上都鋪天蓋地的宣傳英雄劉翔,播放他摔倒和單腳跳的視頻,對他的宣傳遠遠的超過真正獲得冠軍的運動員。
但是紙媒體和微博上的批評、揭露、質疑聲卻是排山倒海。
回看劉翔的摔倒,我相信他是在演戲,是個騙局,當然主要責任在官員導演。看來當局最初的打算是想加大投入,讓劉翔再次奪金,但是臨近比賽才發現,他已經不可能拿到獎牌,當局又不願重演2008年北京奧運,讓劉翔跑幾步就退場。於是就出現了現在的騙劇,但是導演水平如此低劣,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在全世界丟人現眼。
官員編導,劉翔演戲,在2008年北京奧運也曾出現過,白岩松對此做過紀錄:「13億中國人在田徑賽場上的獨生子劉翔,居然一槍未跑,退賽了。那一瞬間,中國一片死寂,之後一聲群體嘆息,我們共同為劉翔寫的大團圓結尾,怎麼剛開始就結束,怎麼可以演砸了?我們該怎麼接受他?我們能接受他嗎?互聯網最快的時間傳送出責難、質疑和讓人無法讀下去的咒罵,「騙子」「你應當走到終點!」「跑不過人家嚇的吧!」(注1)。四年後官員們又故伎重演。
(二)美國金牌第一 中國美夢不成真
倫敦奧運,中國當局對金牌第一是志在必得,開賽後的幾天中,大陸的官辦傳媒,每天都離不開「金牌」,天天公布金牌榜,開始是中國超美國,後來形勢逆轉,媒體上看不到金牌榜了。代之而起的宣傳英雄劉翔。
多少年來,中共當局投入大量資源,採取國營方式爭奪奧運金牌,用金牌宣揚國威。奧運金牌成了中共的最大的形象工程之一,北京當局像納粹德國、極權蘇聯一樣利用壟斷資源權力,投入巨額資金爭取金牌第一,這些國家有同樣的舉國體制,金牌掛帥,國營管理體制(注2),北京奧運的金牌第一是在投資2900億人民幣的基礎上完成的,是政府嚴格操控下完成的,是用民眾血汗鑄就的金牌第一。
到了倫敦奧運,由於中國經濟惡化國營體育弊端盡顯,比賽場地不在北京,難於操縱比賽結果,最後金牌總數大幅下降,從51枚直落到38枚,「金牌第一」拱手讓給美國。這就是歷史潮流,如果不更心洗面,改變國營體制,2016會更慘。
(三)美國、中國、印度、朝鮮金牌比較
中國當局多少年來一直用獲得奧運金牌的數字來進行宣傳,說明政權的合法性,「為國爭光」,實際上是為少數人爭光,愛國主義,實際是愛那個統治集團。如果脫離了體育的真諦,脫離了體育的核心價值。金牌總數還有什麼意義呢?中國的奧運金牌只是為極權者壯威、為貪腐者造勢。
現在比較一下中、美、印、朝的在2012年倫敦奧運上的獎牌數:
美國:金牌46 銀牌29 銅牌29 獎牌總數104(國家人口3億)
中國:金牌38 銀牌27 銅牌22 獎牌總數87 (國家人口13億)
印度:金牌0 銀牌 2 銅牌 4 獎牌總數 6 (國家人口12億)
朝鮮:金牌 4 銀牌 0 銅牌2 獎牌總數6 (國家人口0.2億)
印度沒有獲得一枚金牌,他們有十二億人口,是四個金磚國家之一,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在消除貧困,保證全民醫療和自由、人權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在世界人民眼中,印度是很受人尊重的。沒有有人用金牌總數是0,去嘲笑他們,未獲奧運金牌,只能說明印度政府不願投入大量資金搞國營體育去製造冠軍,他們追求的目標不是金牌,而是民眾的幸福生活。
北朝鮮人口只有印度的六十分之一,他們貧窮、黑暗,人權指標和人均收入遠遠落後於印度,但是朝鮮領導人捨得為金牌投資,在這次奧運會上獲得了4枚金牌,遠超印度。朝鮮當局可以用這4枚金牌宣揚愛國主義,用這4枚金牌去宣傳黨的偉大,領袖的英明,但是誰會相信朝鮮比印度更先進呢?當然四塊金牌能夠愚弄沒有新聞自由的朝鮮人民。
在中國:倫敦奧運開幕之初,曾有一家網站做過調查,在「你對中國奪金數量是否在意?」選項中,表示自己「越來越不在意」的網友佔42.3%,而「越來越在意」的僅為3%。中國民眾,很多人已經開始覺醒,正在擺脫中共當局的宣傳,他們不相信用民脂民膏鑄成的奧運金牌,會代表國家的強大和社會的進步。
(四)體育要回歸民間
在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培養專業運動員的同時。一般居民很難找到適合自己運動的場所。我家附近有個百花公園,那裡原來有四個游泳池,近幾年全被荒置,而公園中卻新蓋了幾個飯店。游泳池不賺錢,飯店不但可以賺錢,還可以供幹部吃喝。至於每年有多少兒童,在野外游泳被淹死,他們從來不管。
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60年代初,修了個游泳池,當年我還去參加過義務勞動,前幾年,這個游泳池被填平蓋上了個法學大樓,我給前任的校長寫了一封信,提出批評!
展濤校長:
近日濟南高溫40度,是數十年來最熱天氣。市民呼籲開放泉池納涼,我向校長呼籲開放校內游泳池。山大老校游泳池建於六十年代初,不知為何去年停了?今年至今不開!望展校長督促儘快開放。以解師生高溫之苦,也為師生夏日提供鍛煉場所,使其德智體全面發展。
管理學院退休教師孫文廣
2005年6月23日
展校長2005年的回信:
孫老師:
老校游泳池已經廢棄,新的法學大樓即將啟動。我們新校中心校區已有新游泳池規劃。
謝謝。
展濤
Sat,25 Jun 2005 12:12:54
2007年給展濤校長的第二封信
展濤校長:
2005年6月我給你一封信,建議開放游泳池,問為何關掉老校(洪家樓校區)游泳池?你的回答是「新校已有新游泳池規劃」。
但是至今不見新校游泳池的影蹤和規劃,不知展濤校長是否還記得這件事?做為一個教育家,應該重視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老校的游泳池在三年以前被廢棄,建了大樓,這是不應該的。承諾規劃在新校建游泳池,至今兩年,沒有兌現的跡象,更是不該。
教育家應重視體育。山東大學報最近刊登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教育家》,有人就「教育家」問題討教畫家陳丹青,陳舉了南開老校長、教育家張伯苓的「三點半」政策:「下午三點半後,所有學生不許留在教室裡,必須出去運動,出去玩。張伯苓本人就常和學生一起打球。張伯苓常念叨一句話,『孩子們就像一群野馬,哪能關在籠子裡?』」看起來教育家必須重視學生的體育。請展校長看看這篇文章。(注3)。
希望展濤校長也能重視體育。使東校區一萬余名教職工有一個游泳場所。為蓋大樓,在埋了老校游泳池三年以後,應該儘早兌現諾言,在東區新校蓋一個泳池,如果建一個冬天也能游泳的室內池子就更好了。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退休教授孫文廣
2007年6月18日於東區南院宿捨
幾年過去了,新池不見影蹤,展校長卻調到別處當校長了。去年在中心校區總算建了個室內游泳池,十月校慶剪綵,至今一年不放水,成了一個擺設。炎熱的夏天,大學生怨聲載道。
(五)必須發展民間體育 體育產業要民營
多少年來中國的體育活動都是國家和官方管理經營。在市場經濟國家,體育產業已經形成相當規模,幾乎全部是民營,他們選拔人才、組織培訓比賽,形式多種多樣,有民營的俱樂部,也有私立的大學,還有個體的經紀人、合伙人。
很多球隊也都是民營施行企業化管理,由私人投資經營。美國的拳王泰森,由經紀人管理培訓和競賽。據傳泰森小時候身體健壯,常在街上打架鬥毆,被經紀人發現,將其帶去培訓,負責他的日常開支,根據合同,泰森成名之後獲得的收入,要與他分成,泰森終於練成了一身本事,獲得了世界重量級拳王稱號,他的出場費經常超過百萬美金,其中,相當一部分要歸經紀人所有,有了這樣的經紀人,泰森才可能全力以赴的鍛煉技藝,提高水平。
在美歐很多國家還存在大量的民營的俱樂部,為各色各樣的運動員提供服務,俱樂部的開支來自門票收入和有私人的捐助。
德國的俱樂部在興建體育設施和購置大型器材時,可以從政府獲得最高達50%的資助,其後政府不再投入經費和介入管理,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俱樂部推行市場化運營、通過收取費用來維持,或由企業捐助和志願者服務來維持。目前全德國有九萬多傢俱樂部,約1/3的德國人是其會員,又據《明鏡》雜誌調查,德國人將46%的閑暇時間用於體育鍛煉!(注4)。
在民主國家,各個私立大學也紛紛組織的各種球隊、體操隊、游泳隊、田徑隊。在發達國家運動員,都是自謀生計,沒有聽說運動員從國庫拿工資,不會出現國家長期供養運動員。
這次倫敦奧運會,大學生選手是一個很重要的「兵團」。據統計,在倫敦奧運會上,德國參賽選手中約有41%是大學生。美國選手當中的大學生比例也很高。比如19歲的射箭選手米蘭達•裡克在參加完,即倫敦奧運會後,就會去得州A&M大學開始大學生活,主修分子生物學。她有很多興趣愛好,如射箭、彈鋼琴等,射箭因為玩出了專業水準,就玩進奧運會了。米蘭達在奧運會上輸給了對手義大利選手皮亞,皮亞也是一位大學生,同時還是義大利空軍的成員。米蘭達的另一位隊友珍妮花•尼古拉斯已經是第三次參加奧運的老將,她已在得州A&M大學修讀政治學(注5)。
美國大學有注重體育的傳統。例如,東部著名的私立羅切斯特大學每年投入2850萬美元在學生體育比賽中。如果學生有體育方面的特長,在招生入學時是有優勢的,但入學了,就要進入校隊,代表學校與別的學校在各種賽事中參賽,弄虛作假的體育特招生是沒有濫竽充數的機會的。你進入了某個專業,學業是不能丟的,你因為賽事繁忙跟不上那是你的事,別指望教授給你通融。所以專業運動員進入了一所大學,但畢業不了的事情也是有的。如果你從事的是冷門項目,不是籃球、橄欖球和棒球等市場價值高的項目,你的學業就是你未來的立身之本,那是絕對不能荒廢了的,你只能在保證學業的前提下兼及訓練(注5)。
倫敦奧運結束,菲爾普斯在歷屆奧運中共獲得22奧運獎牌,其中18塊金牌,他獲得金牌他總數是世界第一,他的成功事跡很能說明問題,他日常的訓練由私人教練負責,經費由家庭和贊助人支撐:
如果說菲爾普斯的成功是55%的努力+15%的天賦+5%運氣客觀條件,那麼剩下的20%應該屬於他的教練鮑勃•鮑曼。
1996年,11歲的菲爾普斯初次遇到了他的伯樂。伯樂發現了他的良駒。
菲爾普斯12歲時,鮑曼向其父母提出讓小傢伙參加專業訓練,備戰奧運會。這對於一個家庭和菲爾普斯個人而言,都意味著巨大的改變和犧牲。美國的運動員訓練機制和中國大不相同。中國的運動員不需要自己尋找贊助商以維持訓練所需經費和器材,而美國開始起步還未成名的運動員要從事專業體育訓練,就意味著全家都必須在財力、物力、人力上巨大而且長期的付出。對於那些不夠熱門運動項目的運動員,找到贊助更是難上加難。可鮑曼不僅說服了菲爾普斯的父母,也促使年幼的菲爾普斯死心塌地專攻游泳。
菲爾普斯的比賽日程也都由鮑曼一手操辦,包括參加項目和賽前安排。聽起來也許好笑,在美國奧運選拔賽之前,記者問菲爾普斯參加什麼項目,回答竟然是,「我不知道,問教練,我只管游泳。」在北京,當記者問他如何備戰,回答是,「我吃飯,睡覺,游泳。這就是我能做的。」正是鮑曼和菲爾普斯之間這種毫無保留的信任,以及知己知彼的默契成就了後者的奧運神話(注6)。
從菲爾普斯成功的道路中不難看出,在十余年的堅苦培訓中,提供資金和幫助的都是私人和家庭,美國政府只管在他獲得奧運金牌之後發一點獎金。當然他成名之後,廣告收入,也歸他本人和他的家庭,以及教練、贊助商。菲爾普斯的成功是民營體育的成功,中國在倫敦奧運上的失敗是國營體育的失敗。
(六)國營體育的弊端和體制改革
極權國家,如前蘇聯、前東歐共產國家,體育運動員的選材、培訓、組織競賽,都是由國家、由政府來負責,國家從財政中給運動員劃撥工資,常年供養,甚至還要負責他們退休養老,這就是國營體育,這與民主國家截然不同。
中國的體育制度,完全從蘇聯照搬過來,這種國營制度弊端極多,缺少效率,滋生腐敗,扼殺創新,決策失誤多多。在這種體制下全國各省市都設立專業體校,體工隊,培養運動員是從娃娃抓起,很多孩在四五歲就被招進,少年體校,長達十余年的時間,施行單一項目的鍛煉,經過十幾年的集中高強度訓練和選拔,最後選出幾個尖子去參加奧運會,極少數人獲得了奧運金牌。
在培訓途中,很多人被淘汰,他們美好的青少年時代都獻給了體育,沒有一技之長,文化水平很低,他們成了製造奧運冠軍的廢品,本人身心受傷害,退役後也成為社會的累贅,為了培養幾個奧運冠軍,不惜造成數十萬的廢品和惡劣的社會後果,這就是舉國體制,國營體育造成的惡果。
2007年退役運動員有30萬之多,他們如何安排工作,是一個現在也沒徹底解決的大問題。
為了舉辦奧運會,國營和民營的開支都有天壤之別。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完全採取國營方式,由國家投資,國家管理,國家經營,結果花了2900億人民幣,而美國舉辦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由組織者尤伯羅斯承包經營,結果政府沒花一分錢,最後還有盈餘,尤伯羅斯被稱為奧運之神(注7)。從此可以看出國營和民營效率有天壤之別,中國的國營體育勢必走向窮途末路。
李承鵬先生對國家體育總局和各省市體育局的體育決算,做了一個統計,在4年一度奧運周期中,大概要花400億人民幣,這還沒有把全運會、城運會、青運會、專項錦標賽這些「奧運戰略」環節的費用算進去。
為了奧運會不但有投向體育總局各省市體育局的大量資金,還有其他方面的大量開支,比如動用全國的媒體,包括電視台黃金時段的對奧運會的宣傳,當局可以利用手中的掌控的資源,免費的為奧運做廣告,如果把這些廣告的費用也算進去,那麼奧運會的開支數目將會更加龐大。這是國營體育的弊端。
如何改變中國體育的國營國有體制?為了改變中國體育管理體制,首先應該學習、研究民主國家的體育管理制度。削減政府對體育總局各級體委的財政開支,據統計政府各級體育部門的運作的經費,每年都要達到上百億(注:8),關於體育運動,凡是民間能做的事,政府就不要越俎代庖,全國體育總局及其各省市縣的下屬,都要削減經費,壓縮編製,官員們有能力的可以搞民營體育,沒有能力可以轉業干別的,官員下崗也是一個方向,運動員不應該從國庫拿工資。
(七)極權國家為何堅持體育國營
在中華民國時期,有大量民間體育組織,如精武體育會等體育會所,還有很多民間的球隊、武術隊。很多運動員都是個人尋找經費。1949年中共建國後,一律取消民營的體育會所、俱樂部等。體育一律改成國營,由國家壟斷。這樣一個壟斷體制扼殺了民間的創造性、主動性。
為什麼這次倫敦奧運會,中國的三大球包括足球、籃球、排球,沒有一項能夠進入半決賽。為什麼像田徑運動這樣,民間參與度很高的活動,在倫敦奧運上拿不到金牌,出不了頂尖的運動員呢?劉翔是一個曇花一現的人物,現在只能靠弄虛作假來過日子?這是因為中共當局並不重視民間體育,他們消滅了民營體育組織。
中國的體育產業由國家壟斷經營,很多足球和籃球的運動隊,都要掛靠一個壟斷的國有企業,實際上也是由國家掌控他們的活動,這帶來腐敗、賭球、彩票貪腐等問題,不少體育官員,已經鋃鐺入獄,甚至判了重刑。
為什麼中國政府對體育產業抓住不放呢?原因之一是他們代表了某些官員的利益。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壟斷體育產業,可以實現對整個社會的控制。在國營體育中,他們可以指派幹部,建立黨組織,進行政治和組織上的控制。如果體育社團,完全民營,當局就可能會失去控制。這是當局最害怕的事情,一旦社會上獨立群體遍地開花,極權解體也就快要到來了。
倫敦奧運閉幕,中國體育頹勢盡顯,國營體育走上了窮途末路。中國的「英雄選手」劉翔,公開在賽場演戲,羽毛球冠軍在作假,金牌總數大幅度下滑,殘酷事實喚醒民眾,中國體育必須回歸民間,回歸民營,徹底改變現有體制。
注1:摘自《南方周末》2008.8.28白岩松《北京奧運「過去時」》
注2:摘自作者2008年網文《從納粹蘇聯到中國的金牌體育》和2004年網文《共產極權與奧運金牌》
注3:山東大學報07年6月6號第十六期C版
注4:摘自《南方周末》2012.8.17陳斌《大眾體育要集「舉國之力」》
注5:摘自《南方周末》2012.8.9《打拚事業+備戰奧運——類奧運選手的雙重生活》
注6:摘自《南方周末》2008.8.2《沒有鮑曼就沒有菲爾普斯的今天》
注7:《博覽奧運》P69
注8:摘自李承鵬的網文《有個文工團叫奧運代表團》
2012年8月20日於山東大學
電話:136553173560531—8836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