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9月17日訊】中日釣魚島爭端引起中國人民的舉國義憤,「抵制日貨」成了一個重要的表達形式。央視網截止9月14日的調查發現,有接近九成的網友表示今後不會再購買日本產品(央視《新聞1+1》9月14日)。
經濟是一種手段,「抵制日貨」當然可以對日本政府起到一定的施壓作用。一個公民自願抵制日貨以表達愛國熱情,當然沒有問題,更是值得稱頌。但是,在如今的法治社會,我們必須思考和堅守「抵制日貨」的合理邊界,否則,結果就可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但是,目前的「抵制日貨」,似乎有偏離合理邊界的趨勢,這就值得警惕了。
最近的報導說,9月13日,上海的一名車主在4S店門口燒燬了自己的日系車,並拉起有反日、保釣內容的橫幅,致使江楊南路南向北暫時封閉。從法律上說,車主作為自己日系車的所有者,他確實有自由處置的權利,燒掉也好,砸掉也罷,但該在哪裡燒掉,在哪裡砸掉,就有一個合理邊界了。至少,在沒有必要預置措施的情況下,在大街上公然焚燒汽車,是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導致道路被暫時封閉,實際上也已經觸犯了法律的底線。
我大前天和一個朋友在酒店吃完飯,開車出來的時候,被四個陌生人用磚塊砸了車門,我本想下去理論一番,朋友連忙勸阻我逃也似的走了。這兩天,朋友外出都坐公汽和打的,將他的日系車停在家裡不敢開。無獨有偶,幾個喜歡日本產品的同事常被調侃「賣國賊」、「冷血動物」,同事不得不違心地說「我已經不用了」,但私下卻抱怨,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也造成了生活的不便。
抵制洋貨、抵制日貨,我們並不陌生,不僅半殖民半封建的舊中國國民習慣以此表達憤怒的情緒,就是新中國,也不止一次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但是,這種抵制在發揮施壓作用的同時,也往往伴隨了「打砸搶」的破壞。更糟糕的是,每次的抵制都是一陣風,風過去之後,抵制也就結束了。
民族利益的大局固然重要,但在民族利益的大局面前,誰有權以強制或者暴力的方式強迫別人放棄合法權益呢?一個普通公民有沒有義務為了民族利益大局而自我犧牲呢?如果正常的法治秩序不能夠得到彰顯,這一次的受損者會不會在下一次揮舞起「正義」的大棒,打向這一次的「正義者」呢?如此往復,誰還敢提出異議,誰還有安全感?對此,《中國青年報》8月20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說:「打砸日貨很愚蠢,不是愛國是害國」,我是深表贊同的。
在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抵制註定只是姿態,根本的途經還在於「國貨自強」。正是因為我們的國產奶粉三天兩頭出問題,洋奶粉才會大有市場,才會在國外都被瘋狂搶購;正是因為我國的一些國貨的品質還不能超越日本,所以日貨才有市場。不知道,在「抵制日貨」的同時,我們的工商界是否在理性地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的科研人員是否在理性地思考這個問題。
愛國需要理性,「抵制日貨」本身也是理性的,但一旦走向極端,越過合理邊界,就不理性了。我想說的是,在法治的語境下,我尊重你「抵制日貨」的權利,但也請你尊重我使用日貨的權利;我尊重你焚燒自己日系車的權利,也請你尊重我自由通行的權利;我尊重你愛國的激憤,也請你尊重我冷靜的理性,我們的一切都應該在法制的軌道內進行,這樣才能真正顯示我們的力量、我們的大國心態。
文章來源:《西部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經濟是一種手段,「抵制日貨」當然可以對日本政府起到一定的施壓作用。一個公民自願抵制日貨以表達愛國熱情,當然沒有問題,更是值得稱頌。但是,在如今的法治社會,我們必須思考和堅守「抵制日貨」的合理邊界,否則,結果就可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但是,目前的「抵制日貨」,似乎有偏離合理邊界的趨勢,這就值得警惕了。
最近的報導說,9月13日,上海的一名車主在4S店門口燒燬了自己的日系車,並拉起有反日、保釣內容的橫幅,致使江楊南路南向北暫時封閉。從法律上說,車主作為自己日系車的所有者,他確實有自由處置的權利,燒掉也好,砸掉也罷,但該在哪裡燒掉,在哪裡砸掉,就有一個合理邊界了。至少,在沒有必要預置措施的情況下,在大街上公然焚燒汽車,是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導致道路被暫時封閉,實際上也已經觸犯了法律的底線。
我大前天和一個朋友在酒店吃完飯,開車出來的時候,被四個陌生人用磚塊砸了車門,我本想下去理論一番,朋友連忙勸阻我逃也似的走了。這兩天,朋友外出都坐公汽和打的,將他的日系車停在家裡不敢開。無獨有偶,幾個喜歡日本產品的同事常被調侃「賣國賊」、「冷血動物」,同事不得不違心地說「我已經不用了」,但私下卻抱怨,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也造成了生活的不便。
抵制洋貨、抵制日貨,我們並不陌生,不僅半殖民半封建的舊中國國民習慣以此表達憤怒的情緒,就是新中國,也不止一次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但是,這種抵制在發揮施壓作用的同時,也往往伴隨了「打砸搶」的破壞。更糟糕的是,每次的抵制都是一陣風,風過去之後,抵制也就結束了。
民族利益的大局固然重要,但在民族利益的大局面前,誰有權以強制或者暴力的方式強迫別人放棄合法權益呢?一個普通公民有沒有義務為了民族利益大局而自我犧牲呢?如果正常的法治秩序不能夠得到彰顯,這一次的受損者會不會在下一次揮舞起「正義」的大棒,打向這一次的「正義者」呢?如此往復,誰還敢提出異議,誰還有安全感?對此,《中國青年報》8月20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說:「打砸日貨很愚蠢,不是愛國是害國」,我是深表贊同的。
在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抵制註定只是姿態,根本的途經還在於「國貨自強」。正是因為我們的國產奶粉三天兩頭出問題,洋奶粉才會大有市場,才會在國外都被瘋狂搶購;正是因為我國的一些國貨的品質還不能超越日本,所以日貨才有市場。不知道,在「抵制日貨」的同時,我們的工商界是否在理性地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的科研人員是否在理性地思考這個問題。
愛國需要理性,「抵制日貨」本身也是理性的,但一旦走向極端,越過合理邊界,就不理性了。我想說的是,在法治的語境下,我尊重你「抵制日貨」的權利,但也請你尊重我使用日貨的權利;我尊重你焚燒自己日系車的權利,也請你尊重我自由通行的權利;我尊重你愛國的激憤,也請你尊重我冷靜的理性,我們的一切都應該在法制的軌道內進行,這樣才能真正顯示我們的力量、我們的大國心態。
文章來源:《西部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