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2日訊】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有著獨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即使是在澳洲這個西方文化國家,這裡的華人也還是守著民族的風俗習慣,在中秋節與家人和朋友相聚,共賞月餅,共享中秋團圓飯。當然,地理環境的不同,文化氛圍的不同,人們對中秋的感受和中秋節的文化內涵的理解也就不盡相同。以下是幾位不同人士各自對中秋節的看法。
中秋的團圓特色體現了儒家文化
袁先生是一名學者,多年前從中國移民澳洲。他認為中秋的團圓習俗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儒家的道德理念,特別是儒教君臣父子的社會倫理。他說,中秋是由來已久的民族節慶,得以保持幾千年,是因為有著深層的中國傳統文化因素。中秋節的特點是團圓,思親,體現了家庭和諧的重要性。一個家庭中夫唱婦和,子女尊重和孝敬父母,有輩份,講禮儀,家庭就和諧。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諧了,社會也就和諧穩定了。進一步看,如果家庭重孝道,講禮儀,那麼一個國家就會重道德,重禮儀,君與臣,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也就能夠理順了,這就是儒家仁義治國的理念。
袁先生說,中國文化中古人對中秋節的來歷和中秋節慶祝儀式的記載,古代文人借中秋圓月抒發思鄉和思親情懷的佳作,都加深了中秋的寓意和文化內涵。中秋的圓月象徵了家庭的團圓,親情的溫馨和人倫的和諧。年復一年,中國人在慶中秋時沿襲的喜慶方式和團圓思親形式也起到了維持家庭倫理和維繫社會人倫關係的的作用。
袁先生指出,文革後,傳統文化被當作四舊,受到嚴重破壞。中秋的形式還在,文化內涵卻已不再受到人們的重視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秋的月餅和團圓飯被注入濃厚的商業和社交色彩,月餅越做名堂越多,標新立異,以迎合社會送禮賣人情的需要。團圓飯也經常成了談交易和拉關係的社交手段。現在的人對古人望月生情,思念故鄉和親人已經覺得可笑了:思親還不如思錢,錢才解決一切問題。在對金錢和物質的強烈追求之下,維繫家庭和社會和諧的倫理已被埋沒了。
袁先生認為在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保持了較多的中秋文化內涵,特別是台灣和香港的華人,在慶中秋時注重的還是家庭的孝道和家庭成員間的和睦。
海外華裔的中國文化根
澳洲華人歷史文物會主席凱利女士(Daphne Lowe Kelly)是新西蘭出生的華人,父母在上世紀初飄洋過海,從廣東到新西蘭謀生。凱利女士從小受的是西方文化教育,對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知之有限。但她說,她的家庭一直保持著過中國傳統節日的習慣,如春節和中秋節。她的父母並沒有對孩子們講述過中秋的來歷和與中秋有關的神話傳說,但他們知道,中秋是全家團聚,賞月和吃月餅。
凱利女士的先生是一位美國人,她的家庭是中西合璧的形式。對她來說,中秋節是與朋友相聚,互敘友情的機會。她認為這個形式很重要,因為中秋節的聚會維繫了海外華人的相互聯繫,相互溝通和情感交流,也維繫了海外華人對自身文化和習俗的聯繫,使其保持了中華文化的根。
澳洲人對中秋文化的共鳴
洪女士和林女士的丈夫都是澳洲西人,但都很尊重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中對月亮的理解與中國文化很不相同,月亮在西方文化中只是一個實體星球,沒有任何的寓意和象徵。洪女士曾將嫦娥奔月和吳剛砍桂花樹的神話傳說講給她的丈夫聽,他聽後很受感動,感覺中國文化中的月亮竟是那樣具有浪漫色彩,那樣的詩情畫意,真是很美,從而,他理解了為甚麼華人對中秋節那麼的認真,原來其中有很深的內涵,並且可以促進家庭的和諧,使家庭有更多的幸福感。
林女士的先生也從妻子那裡得知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他覺得一個傳統的中國節日竟有著這麼動人的傳說,很有意思。每到中秋節時,他會主動到華人的商店買月餅回家與妻子分享。他也把中秋的故事告訴自己的家人,並讓他們也品嚐中國的月餅,讓他們瞭解中國的習俗和感受中國文化的美好。
兩位女士認為,通過傳統的中國節日,向自己的西人丈夫介紹中國文化對家庭是很有益的。夫婦在相互瞭解各自不同文化的基礎上能更好地增進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儘管文化不同,中秋的美好寓意會啟發人的善念,在道德倫理的理解上產生共鳴,由此增進家庭的和睦。
中秋的團圓特色體現了儒家文化
袁先生是一名學者,多年前從中國移民澳洲。他認為中秋的團圓習俗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儒家的道德理念,特別是儒教君臣父子的社會倫理。他說,中秋是由來已久的民族節慶,得以保持幾千年,是因為有著深層的中國傳統文化因素。中秋節的特點是團圓,思親,體現了家庭和諧的重要性。一個家庭中夫唱婦和,子女尊重和孝敬父母,有輩份,講禮儀,家庭就和諧。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諧了,社會也就和諧穩定了。進一步看,如果家庭重孝道,講禮儀,那麼一個國家就會重道德,重禮儀,君與臣,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也就能夠理順了,這就是儒家仁義治國的理念。
袁先生說,中國文化中古人對中秋節的來歷和中秋節慶祝儀式的記載,古代文人借中秋圓月抒發思鄉和思親情懷的佳作,都加深了中秋的寓意和文化內涵。中秋的圓月象徵了家庭的團圓,親情的溫馨和人倫的和諧。年復一年,中國人在慶中秋時沿襲的喜慶方式和團圓思親形式也起到了維持家庭倫理和維繫社會人倫關係的的作用。
袁先生指出,文革後,傳統文化被當作四舊,受到嚴重破壞。中秋的形式還在,文化內涵卻已不再受到人們的重視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秋的月餅和團圓飯被注入濃厚的商業和社交色彩,月餅越做名堂越多,標新立異,以迎合社會送禮賣人情的需要。團圓飯也經常成了談交易和拉關係的社交手段。現在的人對古人望月生情,思念故鄉和親人已經覺得可笑了:思親還不如思錢,錢才解決一切問題。在對金錢和物質的強烈追求之下,維繫家庭和社會和諧的倫理已被埋沒了。
袁先生認為在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保持了較多的中秋文化內涵,特別是台灣和香港的華人,在慶中秋時注重的還是家庭的孝道和家庭成員間的和睦。
海外華裔的中國文化根
澳洲華人歷史文物會主席凱利女士(Daphne Lowe Kelly)是新西蘭出生的華人,父母在上世紀初飄洋過海,從廣東到新西蘭謀生。凱利女士從小受的是西方文化教育,對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知之有限。但她說,她的家庭一直保持著過中國傳統節日的習慣,如春節和中秋節。她的父母並沒有對孩子們講述過中秋的來歷和與中秋有關的神話傳說,但他們知道,中秋是全家團聚,賞月和吃月餅。
凱利女士的先生是一位美國人,她的家庭是中西合璧的形式。對她來說,中秋節是與朋友相聚,互敘友情的機會。她認為這個形式很重要,因為中秋節的聚會維繫了海外華人的相互聯繫,相互溝通和情感交流,也維繫了海外華人對自身文化和習俗的聯繫,使其保持了中華文化的根。
澳洲人對中秋文化的共鳴
洪女士和林女士的丈夫都是澳洲西人,但都很尊重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中對月亮的理解與中國文化很不相同,月亮在西方文化中只是一個實體星球,沒有任何的寓意和象徵。洪女士曾將嫦娥奔月和吳剛砍桂花樹的神話傳說講給她的丈夫聽,他聽後很受感動,感覺中國文化中的月亮竟是那樣具有浪漫色彩,那樣的詩情畫意,真是很美,從而,他理解了為甚麼華人對中秋節那麼的認真,原來其中有很深的內涵,並且可以促進家庭的和諧,使家庭有更多的幸福感。
林女士的先生也從妻子那裡得知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他覺得一個傳統的中國節日竟有著這麼動人的傳說,很有意思。每到中秋節時,他會主動到華人的商店買月餅回家與妻子分享。他也把中秋的故事告訴自己的家人,並讓他們也品嚐中國的月餅,讓他們瞭解中國的習俗和感受中國文化的美好。
兩位女士認為,通過傳統的中國節日,向自己的西人丈夫介紹中國文化對家庭是很有益的。夫婦在相互瞭解各自不同文化的基礎上能更好地增進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儘管文化不同,中秋的美好寓意會啟發人的善念,在道德倫理的理解上產生共鳴,由此增進家庭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