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定「黃金週」中國人受罪大好河山遭浩劫

2012年10月07日社會
【新唐人2012年10月8日訊】中國大陸“十一黃金周”期間,三山五嶽、五湖四海到處人山人海。華山數萬人滯留;普陀山2萬多人滯留;麗江上萬遊客找不到住處;三亞海灘看不見沙子,也望不到水,已成垃圾場;故宮人山人海,長城不分內外。尤其驚險的是遊客與景區保安的“華山論刀”,刀刀見血。

在經歷了精疲力盡的“旅遊”之後,國人開始了對這場由中共官方策劃的“旅遊浩劫”口誅筆伐。有評論批評“黃金周”使國人花錢買罪受,讓祖國大好河山遭浩劫。



故宮人山人海(網絡圖片)



網友【豆瓣】10月4日在微博貼出一篇題為《華山奇旅》的文稿。該文講述了一對夫妻在“十一黃金周”中攜帶父母和女兒出遊華山“噩夢般”的親身經歷。

文章寫道:早上七點半他們一家老小從西安出發直奔華陰縣華山風景區。整整排了一個小時,終於先後分兩個視窗買好了全價180元的門票。又花了半個小時到達索道入口處後,經過四個小時排隊的煎熬,終於在下午兩點四十坐上了上山的索道。而在排隊過程中,沒有一個工作人員主動來告訴他們老人和小孩可以等候休息,工作人員還拿著大喇叭告訴大家,請大家去走“智取華山”那條路,只需要兩個小時可上山。而事實上是“智取華山”那條路也嚴重堵路很難通行,而且這時華山下已經發生了騷亂,已經沒有車可以上山來接遊客下山。不知道真相的大批遊客仍然挨著累排著隊等待上山。

文章說,他們一家老小好不容易坐上索道上了山,一看,哪哪都是人!除了看人山人海,什麼風景也看不到。無可奈何之下全家決定趕快下山。在下山索道的入口,延綿不斷的人頭似乎又排了幾百米。在索道工作人員的“忽悠”下,很多人放棄了坐索道準備步行走下山。而其實那條走下山的路早已經堵了幾個小時。

夫妻倆最終花錢臨時雇了一個在景區收垃圾的當地人,用他撿垃圾的小背簍幫忙背小孩,走了將近四小時,全家老小總算從華山主峰下來。此時才得知華山景區門口發生了“暴動”,從下午兩點左右就沒有小公交進出,要想回到景區門口,還得步行8公裡盤山公路走下去!

當時景區管理處的廣播裡還一遍又一遍播出“請各位遊客自行下山,到山下退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而其實山下的售票廳早已經被憤怒的遊客給砸了,根本就不可能再辦理退票手續。

文章寫道,由於帶著老人和孩子已沒有能力再繼續步行8公裡下山,大批遊客只能頂著寒風在半山腰過夜。景區的商家不但不給予半點安慰,反而趁機哄抬食品價格。一根玉米八元,一隻紅薯八元,一碗泡面賣十九元,一碗刀削麵賣三十元,一隻肉夾饃賣十五元。被凍的瑟瑟發抖的人們想去商店避避風都被趕了出來。

於是,饑寒交迫之中,有人想辦法撬開了停在山上沒人管的警車,爬進去取暖;有很激憤的遊客用石塊砸了景區管理處的房子。最終,有私人小車上山,他們一家老小才有機會搭乘私家車於臨晨十二點下山。而在這十幾個小時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級政府出面管過遊客的死活,沒有一碗熱飯,沒有一杯暖茶,沒有管過滯留在這裡沒有預訂房間外地遊客的住宿,甚至沒有一句暖人心的話!

文章最後質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景區啊?!冷漠,沒有一絲感情! 發生這麼嚴重的事件,沒有好的應急預案,整個景區管理人員都在哪裡?!”



十一期間長城人滿為患(網絡圖片)



《太陽報》10月8日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大陸的“黃金周”旅遊搞了十多年,初衷是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然而各地景點“要錢不要命”,出售門票沒有限制,服務及應急措施卻跟不上,年年混亂,年年怨聲載道之後,“官老爺們”卻遲遲未作徹底檢討。

評論說,在這次史上最長黃金周期間,華山景區只有一對夫婦被刀捅傷,沒有發生人踩人悲劇,已算是不幸中之大幸;而人滿為患的長城與故宮人,則幸虧是“老祖宗留下的基業相當堅固”,如果換成現代豆腐渣工程,面臨這樣的巨大人潮,將“隨時山崩地裂、建築倒塌”,後果不堪設想。

文章最後表示:黃金周終於結束了,但亂象依然,大好河山一場浩劫,正是清潔工人最忙的時候。

香港《東方日報》日前也發表評論表示,這種通過制度來綁架假期,催生全民出行來刺激消費的手段,有如注射興奮劑一樣,只能達到短暫的刺激效果,根本是利少弊多,得不償失。

評論質疑,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大陸七億人次出行,結果“旅遊變成騷亂,觀光變成打砸”,這種黃金周又有甚麼意義?

文章批評說,當初設立黃金周是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但時至今日,黃金周不僅引起諸多亂象,而且幹擾百姓正常生活,影響經濟和金融運作,正所謂一節淡三墟。然而官老爺們對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黃金周依然情有獨鍾,樂此不疲。中國人卻只能繼續“被放假”、“被旅遊”、“被消費”。





從10月1日黃金周開始,全國多地景區出現大規模的客流。(網絡圖片)




從10月1日黃金周開始,全國多地景區出現大規模的客流。(網絡圖片) 




從10月1日黃金周開始,全國多地景區出現大規模的客流。(網絡圖片)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