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人才培育 難仰賴市場機制

2012年12月01日台灣
【新唐人2012年12月01日訊】(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日電)高等教育和人才培育,有人覺得政府管越少越好,市場機制自然找到平衡點;另一派卻認為,教育需長時間培養,難以預期。

教育部日前拋出「常態性大專學校學雜費調整方案」,引起各界批評聲浪,教育團體希望社會藉此機會釐清,台灣的高等教育究竟是繼續走向「右派」的市場化,還是改往「左派」的公共化前進。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今天舉辦「高等教育何去何從?自由化?公共化?」學術論壇,工會理事長、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發表時,以經濟學中的「蛛網理論」,說明教育難以仰賴市場機制。

蛛網理論主要運用於生產期較長的產品,如果任由市場自由競爭,不一定能達成均衡的狀態,畫成圖表就像蜘蛛網一樣越織越大,直到難以收拾,和傳統經濟學理論的觀點不同。

戴伯芬舉例,某個時期豬價格好,農民都開始投資養豬,等到豬養到可以賣的時候,卻已變成「供過於求」,賣不出去的只好殺了埋掉,這就是「蛛網中的豬仔悲劇」。

「豬仔過剩可以殺,但我們可以殺掉找不到工作的碩博士生嗎」?戴伯芬說,教育比養豬的生產期更長,台灣前一波教育改革,讓高等教育走自由化的路,就是造成現在供需失調的重要因素。

因大專學雜費調整議題,學生和勞工團體結盟,訴求高等教育從「右派」的放任市場自由競爭,轉向「左派」的公共化。戴伯芬認為,台灣未來可見的改變契機,在於「少子化」,學生數量逐年遞減,分食大餅的人少了,教育資源也可望不再被稀釋;政府應趁此機會,引導國立大學「瘦身」,和民間一起把教育辦好。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林敏聰認為,自由化不能等於市場化,因為每一個人的學習條件、背景不一樣,如果都在無限制的狀態下競爭,弱勢者自然會被排擠到二、三流學校。

另一方面,林敏聰認為,自由化和公共化不是對立的兩面;有人擔心教育公共化就等於「國家化」,會回到過去威權時代的控管機制;理想則是讓專業團體、公民團體一同參與教育行政管理,而不是由政府一手掌控。

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竹亭表示,台灣基本上是右派社會,維護既得利益的聲音比較常見;但在教育和醫療兩個領域,一直有左派的思維在拉鋸,希望能照顧到普羅大眾。

陳竹亭認為,大學應該扮演集體智慧產出的平台,類似議題應該在校園內開放辯論;這樣的平台現在已經難以看到了,雖然有人持續在努力,但凝聚力仍相對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