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2月19日訊】 (美國之音電) 臺北 — 台灣有媒體報導,台灣軍隊將從2014年開始量產射程可達中國華南地區的導彈,不過,台灣國防部長高華柱則表示,這項說法和事實不符。
台灣在野的民進黨立委蔡煌琅星期三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當中質詢時表示,根據壹週刊報導,台灣軍隊研發超過10年、耗資近80億臺幣的中程地對地導彈,今年祕密進行長距離試射成功之後,決定以代號雲峰專案從2014年開始量產。
蔡煌琅委員還指出,這型導彈射程1200公裡,涵蓋中國華中及華南精華地區,此外,未來更不排除發展射程2000公裡、目標涵蓋北京的導彈,以做為台灣應付中國軍事威脅最具戰略性的武器。
*國際談判重要籌碼*
蔡煌琅委員認為,如果台灣擁有這些遠距射程的導彈,對於未來任何的國際談判,都是非常重要的籌碼。
他說:“北韓今天為甚麼要試射導彈?增加他國家的能量嘛!增加他國家的能耐嘛!我們在國際舞臺上有充分自制國防武力的話,也增加我們在國際上和人家談判的籌碼,像南中國海的形勢,東海的形勢。”
蔡煌琅委員表示,台灣在遠距射程導彈上的發展,可說是可喜可賀,國防部不需要隱瞞,反而應該大肆的宣揚。
*相關報導不符事實*
台灣國防部長高華柱在答詢時表示,台灣軍隊在導彈的研發上,都有既定的進程,相關的報導和事實不一樣。
他說:“大部分是媒體自己的杜撰,都在研發當中,和事實有落差。”
高華柱部長還指出,和媒體報導的情況相比較,台灣在導彈的研發上,還有一段努力的空間,至於研發的各項裝備,目前還不便對外說明。
*數量抗衡一定難度*
亞太防務雜誌總編鄭繼文表示,和民進黨執政時期比較,馬政府在研發導彈上的態度相對消極、低調一些。
他說:“現在兩岸關係比以前大幅緩和,因此對這種攻擊性導彈的射程,是否要進一步精進,對台灣目前的國防狀態來說,需求不是那麼急迫。”
鄭繼文總編還指出,面對中國對準台灣的1千多枚導彈,台灣要在導彈數量上進行抗衡,將有一定的難度。
台灣在野的民進黨立委蔡煌琅星期三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當中質詢時表示,根據壹週刊報導,台灣軍隊研發超過10年、耗資近80億臺幣的中程地對地導彈,今年祕密進行長距離試射成功之後,決定以代號雲峰專案從2014年開始量產。
蔡煌琅委員還指出,這型導彈射程1200公裡,涵蓋中國華中及華南精華地區,此外,未來更不排除發展射程2000公裡、目標涵蓋北京的導彈,以做為台灣應付中國軍事威脅最具戰略性的武器。
*國際談判重要籌碼*
蔡煌琅委員認為,如果台灣擁有這些遠距射程的導彈,對於未來任何的國際談判,都是非常重要的籌碼。
他說:“北韓今天為甚麼要試射導彈?增加他國家的能量嘛!增加他國家的能耐嘛!我們在國際舞臺上有充分自制國防武力的話,也增加我們在國際上和人家談判的籌碼,像南中國海的形勢,東海的形勢。”
蔡煌琅委員表示,台灣在遠距射程導彈上的發展,可說是可喜可賀,國防部不需要隱瞞,反而應該大肆的宣揚。
*相關報導不符事實*
台灣國防部長高華柱在答詢時表示,台灣軍隊在導彈的研發上,都有既定的進程,相關的報導和事實不一樣。
他說:“大部分是媒體自己的杜撰,都在研發當中,和事實有落差。”
高華柱部長還指出,和媒體報導的情況相比較,台灣在導彈的研發上,還有一段努力的空間,至於研發的各項裝備,目前還不便對外說明。
*數量抗衡一定難度*
亞太防務雜誌總編鄭繼文表示,和民進黨執政時期比較,馬政府在研發導彈上的態度相對消極、低調一些。
他說:“現在兩岸關係比以前大幅緩和,因此對這種攻擊性導彈的射程,是否要進一步精進,對台灣目前的國防狀態來說,需求不是那麼急迫。”
鄭繼文總編還指出,面對中國對準台灣的1千多枚導彈,台灣要在導彈數量上進行抗衡,將有一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