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七百年 元水利工程揭面紗

2013年01月16日社會
【新唐人2013年01月16日訊】(中央社記者周慧盈上海16日電)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好奇地指著密布地面的木樁,問起用途為何。這是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一景,在歷經10年的挖掘與原址保護後,這座700年前的水利工程終於揭開面紗。

元代水閘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上海市普陀區一處房地產工地2001年進行施工打樁時,工人發現7公尺以下怎麼也打不動,不動如山之處露出了結實的石板。

如獲至寶的考古專家在連串的取樣與研究後發現,石板下有排列整齊的木板,木板下又有結實的木樑,再往下還有上萬根木樁。這些堅固的地下工程,原來是一處古代水閘。

專家根據水閘的表體、肌理及出土器物,再對照歷史文獻,證明這是元代時期的水利工程,距今已700多年。

歷經10年的考古挖掘與原址保護後,這項在2006年被評為「中國10大考古新發現」的成果,去年底終於揭開面紗,以遺址博物館的形式對外開放參觀。

這座古老水閘深埋於地下7到9公尺處,面積約1500平方公尺,由閘門、閘牆及底石等部分組成。一根根的木樁主要是為攔沙沉洪之用。

博物館表示,水閘是利用潮汐原理配合開閘、放閘,讓泥沙不在主河道淤積以致影響航行,並進一步利用人類和大自然的合力進行水網疏浚。

透過電腦技術,博物館復原並呈現了水閘的數十道建造工序。

考古專家發現,已經出土的木樁,「一樁一位一編號」,每根都留有墨跡,這是因為當時的施工人員根據天干地支的計數方法為上萬根樁編號。

博物館位在熙來攘往的市區,入館後沿著坡道一路下來,即是水閘原貌。凌空玻璃步道下,清晰可見水閘周邊堅實的石板,石板與石板間則以鐵錠榫卯結構固定。

專家發現,這些以鐵錠榫卯加固的部位,表面都有塗抹灰漿的痕跡。這種具防腐功效的黏合劑比現代的膠水更牢固,因此7個世紀後,當現代人用機械向下打樁時,依然難以撼動水閘實體。

700年前的水利遺跡公開後,文物保護立即面臨考驗。為避免文物「見光死」,博物館針對裸露在空氣中的2000餘根木樁展開每日監測,並塗上「保護膜」。

博物館人員表示,元代水閘遺址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特別是宋元時期江南地區的水利工程、吳淞江流域(今蘇州河)的歷史變遷、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與價值。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