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2月7日訊】(新唐人記者李劍綜合報導)近年來,毒霧連續籠罩中國的首都北京,網絡上再次掀起遷都的熱議。學者湯愛民曾出版《中國遷都論》、上海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和中共外國專家局展望計劃辦公室執行總幹事邵律撰文倡議遷都河南信陽,信陽網站更刊文聲稱,當局早已決定「2016年遷都信陽」。
北京遷都並非是個新說法。每逢遇到大堵車、沙塵暴、乾旱缺水,遷都之說就見諸輿論和網上。特別是近幾年,在人口大約2000萬的北京除了經常出現「驚天大堵」、「沙塵暴」外,更是常常被一層濃密的霧霾籠罩著,空氣質量達到超常的惡劣程度,陸媒稱,由於大氣條件使霧霾籠罩在北京上空,使其不被吹散,霧、煤煙、汽車尾氣、建築粉塵以及工業排放的有毒混合物滯留造成的。
北京市民則抱怨,他們感到喉嚨痛、眼睛刺痛、胸痛、頭痛,還有人抱怨說,大霧沉沉,使他們感到一種類似末日般的氣氛,許多高樓的頂部都消失在霧中。
去年,沈晗耀和邵律旅港曾合撰一篇文章《遷都:引領中國發展的戰略轉型》中倡議遷都。12月13日,沈晗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要解決北京集中爆發的城市病,遷都是最好的選擇,並提出未來的新首都應選在湖南嶽陽或河南信陽。
日前,信陽的「農村綜合改革研究中心」網更刊文問:「中國遷都信陽的工作是否已經啟動?」。文章指出,隨著近年來首都北京諸多問題如水資源短缺、人口膨脹、交通堵塞、環境污染、沙塵暴等不斷趨於惡化,對遷都問題的討論迅速升溫。
文章透露2012年7月28日,由國家發改委,國家城市規劃局,國家環保局等二十幾個部門,160多人來到河南信陽就首都遷都進行第28次來信陽考查研究,最後確定中國於2016年遷都於信陽。
文章引述沈晗耀和邵律合作撰寫的論文指出,遷都地點應在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連接處的中部樞紐地區建設新首都,確立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有政治權威的「抓手」,以此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生產力分佈失衡的狀況。具體選址應該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生態容量,資源充足、環境優美、氣候適宜。
文章引用兩位學者的論文結論指出:「武漢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武漢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城市,遷都於此勢必對其造成更大的壓力。所以距離武漢兩百公裡左右的河南信陽和湖南嶽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新首都建成後可與武漢形成‘姐妹城’的雙城格局。」
去年年初出版了《中國遷都論》的湯愛民在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遷都是趨勢,南移西遷,在長江與黃河間最合適。湯指出,目前湖北西部、河南南部、陝西西南部附近的區域比較合適,「經過我多年的考察研究,認為這些地方具備建設新都的區位優勢、自然地理優勢、文化優勢和社會資源等優勢。我也提了一些備選之地,如荊門、襄陽、南陽等」。
遷都之說源於1980年,此後將近30年,每一次環境事件都會引發民間對於遷都的猜想。去年9月17日北京的「驚天大堵」,再次引發民間對於遷都的猜想。當日,北京一場細雨,長安街東西雙向堵車,繼而蔓延至143條路段嚴重堵車,北京市交管局路況實時顯示圖幾乎通盤紅色。當晚,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令人崩潰」,「睹不忍慘」的字眼來形容,稱其可以在北京堵車史上記下一筆。
中共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理事陳寶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北京「首堵」已成常態,不「遷都」已經很難改變城市的路況。 民間關於「遷都」的猜想再次被點燃,近期,沈晗耀的「遷都」論及信陽網站「遷都」之說,再次將該話題推到輿論的焦點。
但有人認為,不論將首都遷往何處,都會是再造一個「北京城」,遷都本身並非治本的良藥。
北京遷都並非是個新說法。每逢遇到大堵車、沙塵暴、乾旱缺水,遷都之說就見諸輿論和網上。特別是近幾年,在人口大約2000萬的北京除了經常出現「驚天大堵」、「沙塵暴」外,更是常常被一層濃密的霧霾籠罩著,空氣質量達到超常的惡劣程度,陸媒稱,由於大氣條件使霧霾籠罩在北京上空,使其不被吹散,霧、煤煙、汽車尾氣、建築粉塵以及工業排放的有毒混合物滯留造成的。
北京市民則抱怨,他們感到喉嚨痛、眼睛刺痛、胸痛、頭痛,還有人抱怨說,大霧沉沉,使他們感到一種類似末日般的氣氛,許多高樓的頂部都消失在霧中。
去年,沈晗耀和邵律旅港曾合撰一篇文章《遷都:引領中國發展的戰略轉型》中倡議遷都。12月13日,沈晗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要解決北京集中爆發的城市病,遷都是最好的選擇,並提出未來的新首都應選在湖南嶽陽或河南信陽。
日前,信陽的「農村綜合改革研究中心」網更刊文問:「中國遷都信陽的工作是否已經啟動?」。文章指出,隨著近年來首都北京諸多問題如水資源短缺、人口膨脹、交通堵塞、環境污染、沙塵暴等不斷趨於惡化,對遷都問題的討論迅速升溫。
文章透露2012年7月28日,由國家發改委,國家城市規劃局,國家環保局等二十幾個部門,160多人來到河南信陽就首都遷都進行第28次來信陽考查研究,最後確定中國於2016年遷都於信陽。
文章引述沈晗耀和邵律合作撰寫的論文指出,遷都地點應在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連接處的中部樞紐地區建設新首都,確立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有政治權威的「抓手」,以此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生產力分佈失衡的狀況。具體選址應該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生態容量,資源充足、環境優美、氣候適宜。
文章引用兩位學者的論文結論指出:「武漢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武漢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城市,遷都於此勢必對其造成更大的壓力。所以距離武漢兩百公裡左右的河南信陽和湖南嶽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新首都建成後可與武漢形成‘姐妹城’的雙城格局。」
去年年初出版了《中國遷都論》的湯愛民在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遷都是趨勢,南移西遷,在長江與黃河間最合適。湯指出,目前湖北西部、河南南部、陝西西南部附近的區域比較合適,「經過我多年的考察研究,認為這些地方具備建設新都的區位優勢、自然地理優勢、文化優勢和社會資源等優勢。我也提了一些備選之地,如荊門、襄陽、南陽等」。
遷都之說源於1980年,此後將近30年,每一次環境事件都會引發民間對於遷都的猜想。去年9月17日北京的「驚天大堵」,再次引發民間對於遷都的猜想。當日,北京一場細雨,長安街東西雙向堵車,繼而蔓延至143條路段嚴重堵車,北京市交管局路況實時顯示圖幾乎通盤紅色。當晚,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令人崩潰」,「睹不忍慘」的字眼來形容,稱其可以在北京堵車史上記下一筆。
中共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理事陳寶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北京「首堵」已成常態,不「遷都」已經很難改變城市的路況。 民間關於「遷都」的猜想再次被點燃,近期,沈晗耀的「遷都」論及信陽網站「遷都」之說,再次將該話題推到輿論的焦點。
但有人認為,不論將首都遷往何處,都會是再造一個「北京城」,遷都本身並非治本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