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業機會回流?從中國等國遷回工廠?

2013年03月27日美國
【新唐人2013年03月27日訊】 (美國之音電) 華盛頓 — ​​國際勞務市場正在發生有些反常的事情:亞洲勞工成本飆升和不斷變化的勞動環境,使得美國近年來流向海外的就業機會回流了一些。但專家們警告説,那些回流的工作崗位不多,美國公司的生産基地仍然主要在國外。

幾家領先的美國公司已宣佈計劃,要把一些高技能工作從海外搬回美國,要擴大現有的美國工廠或建立新工廠。他們説,這是因為亞洲各地的監管規章越來越多,需求放緩,熟練勞動力短缺,工資則顯著上調。

中國不是唯一的工資顯著上調的國家。根據全球性諮詢公司休伊特(Aonl-Hewitt)的説法,預計印度今年工資要漲10%以上,菲律賓要漲7.3%,馬來西亞要漲6%。

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大學的運作管理和資訊系統部主任蔡安達(Andy Tsay)説,通常情況下,把工作搬來搬去的是那些跨國公司,這些公司的決策基於多種因素,包括勞動力、 燃料、 土地和設備的成本,還有顧客的接近性、産品的複雜性和熟練勞動力的稀缺。

蔡安達説:"如果其他條件都一樣,而某個地方的勞工成本降低了,那麼不足為奇,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會流向那裡。"

但是設在華盛頓的美國商業與工業理事會(US Business and Industry Council)説,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 ,那就是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的十分可觀的付款和稅收減免,正在吸引許多公司把就業機會遷回美國,建立新工廠或者擴大舊工廠。

美國製造業聯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主席斯科特•保羅(Scott Paul)也説,這肯定向那些公司發出信號:美國的生産環境良好。

即便如此,各州和地方政府的稅收減免,還沒造成就業機會大量回到的美國情況。

原因之一是,許多現代産品的零部件,是在各種各樣的國家製造的。

一個例子是,美國高科技巨頭蘋果公司計劃投資 1 億美元在美國設立生産線,製造iMac桌面電腦,從而創造大約200個職位。但該公司的基本組件製造商富士康公司繼續在中國營運,擁有超過 100 萬工人。

聖塔克拉拉大學的蔡安達説,要想做出切實的貢獻,就得把整個海外組件生態系統搬回美國,還有幾十個公司以及為這些公司提供所需人才的教育系統。

蔡安達和斯科特•保羅都説,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就業機會回流對美國就業率或者經濟增長率的影響就是微不足道的。

美國勞工部的統計數字顯示,美國製造業今年2月添加了14,000工作崗位。但托納爾森等專家指出,現在的美國製造業規模仍然比 2007 年年底小了3%。

蔡安達説:"現在就説我們看到了一些主要趨勢,還有點太早。"

保羅説,把就業機會從一個大陸轉移到到另一個大陸,耗資巨大,因為它可能需要廠房建設和設備投資。

但他也樂觀地認為,今後5年內,更多的就業機會可能回到美國,這是因為美國能源成本下降,國外薪資上漲,貨幣匯率變化和亞洲盜竊智慧財産權問題構成的挑戰。

保羅説:"如果你看看今後十年的成本因素,我認為你可以看到美國變得更具有成本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