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4月8日訊】(新唐人記者陳潔綜合報導)中共改革開放30年,中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一路暴衝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中國人民似乎並未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無論收入還是權益,都普遍貧困。這個全球經濟「老二」,似乎只表明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但遠非經濟強國。在現行體制不改變下,中共到底能走多遠呢?
奧本海默發展中市場基金的經理賈斯汀•萊弗倫茲(Justin Leverenz)於福布斯(Forbes)發表的評論指出,欲分析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的政策方針時,必先記住一個原則,經濟改革的成果將等同政治和社會穩定。換句話說,後革命時期的共產黨一直拿經濟增長當作統治基礎,這個事實不會輕易動搖。
萊弗倫茲指出,由於欠缺金融自由化,銀行間競爭不足,資本難以流入充滿活力的私有企業,土地改革也迫在眉睫,中共很難再維持每年雙位數的經濟增長率,取而代之的是正常化的5至7%。
13億人不知自由滋味
中國並不是自由國家,高達13億人口不知道自由是啥滋味。在線雜誌《外交者》(The Diplomat)助理編輯扎凱裡•凱克(Zachary Keck)引用2012年度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世界自由度調查報告」指出,全球約有23.7億人民居住在不自由國家,佔世界人口34%,其中13億人來自中國。
1到7的分數中(1為最佳,7為最劣),中國的政治權利是7分,公民自由6分。藏人前仆後繼的自焚行為可說是最絕望的抗議,清楚顯示「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更尷尬的是,過去被軍政府把持,公民人權和自由狀況極度不佳的緬甸,民主化以後已超越中國,儘管經濟發展遠遠落後,但緬甸人至少可以驕傲地聲稱,他們比中國人來得自由,也擁有更多政治參與權。
自由之家的報告也提到,中共第五代領導人不太可能推出全新和具有遠見的政策來對付沉重的社會問題,認為那些希望進行「有意義政治改革」之人將遭受嚴重打擊。
貧富不均日益惡化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一個國家居民之間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指標,數值在0和1之間,吉尼係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10年來中國的基尼係數一直徘徊在0.47至0.49間,2000年是0.412,趨勢無疑是上升的。一些民間報告甚至提出了0.61的驚人數字。
凱克指出,1980年到1987年時任總理的趙紫陽,大力倡導讓沿海地區的收入比內陸省份快速提升,視其為一種特殊需要,誠如鄧小平名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達到共同富裕」,但後富者喪失機會、步伐緩慢,先富者利用權勢搜刮不義之財,導致中國今日困境。
半島電視台(Aljazeera)指出,觀察中國各大都市,貧富差距的嚴重程度昭然若揭。上海市街頭很容易就能看見蘭博基尼和保時捷等昂貴名車的身影,而於此同時,馬路邊的乞丐捧著塑料杯,期待來往路人能施捨一點小愛心。
同一座城市就有如此顯著差別,更遑論內陸和沿海地區,半島電視台提到,湖北省一地的學生必須為自己準備上課桌子,與大都市裡每間教室具有空調設備是天壤之別。根據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報告,當前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比1997年高出26%,比1985年高出68%,情況正一步一步惡化。
新領導班底處理貧富不均時,勞動力萎縮的現實將成為絆腳石。馬建堂說,相較於前一年,2012年中國15到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首次出現下降,絕對數減少345萬人,他將原因歸咎於計劃生育,並顯得憂心忡忡。
資源被少數人挾持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懷默霆(Martin Whyte)將導致貧富差距加大的矛頭指向惡名昭彰的戶籍制度,懷默霆告訴半島電視台,別的國家沒有這種類似「種性」的系統,也許是中國貧富差距格外緊張之主因。
不過半島電視台援引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指出,大量研究顯示,收入不均不見得會造成社會不穩定,機會不均才是罪魁禍首,若國家不能賦予公民公平的競爭機會,不滿將一天比一天上升。
去年12月,彭博社揭露中共八元老的後代通過國有企業積累財富,太子黨和領導人家族如何利用絕佳的政治網路攫取鉅富早已是公開祕密。中國大部分資源被少數人挾持,機會不均恐比貧富不均更為致命。
中共拿經濟增長當作統治基礎,然而在一黨專政下,中國人民並沒有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果實。其實呢,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而中國的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按照聯合國一天一美元的收入標準,中國大約還有1.5億的貧困人口。
在中共宣稱的經濟發展取得空前成就的背後,中國人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先污染後治理的政策,是一種拼資源、拼人力、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發展。中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但透支了中國的環境和資源,也過度透支了中國的人力資本和權益資本。
相關視頻
奧本海默發展中市場基金的經理賈斯汀•萊弗倫茲(Justin Leverenz)於福布斯(Forbes)發表的評論指出,欲分析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的政策方針時,必先記住一個原則,經濟改革的成果將等同政治和社會穩定。換句話說,後革命時期的共產黨一直拿經濟增長當作統治基礎,這個事實不會輕易動搖。
萊弗倫茲指出,由於欠缺金融自由化,銀行間競爭不足,資本難以流入充滿活力的私有企業,土地改革也迫在眉睫,中共很難再維持每年雙位數的經濟增長率,取而代之的是正常化的5至7%。
13億人不知自由滋味
中國並不是自由國家,高達13億人口不知道自由是啥滋味。在線雜誌《外交者》(The Diplomat)助理編輯扎凱裡•凱克(Zachary Keck)引用2012年度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世界自由度調查報告」指出,全球約有23.7億人民居住在不自由國家,佔世界人口34%,其中13億人來自中國。
1到7的分數中(1為最佳,7為最劣),中國的政治權利是7分,公民自由6分。藏人前仆後繼的自焚行為可說是最絕望的抗議,清楚顯示「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更尷尬的是,過去被軍政府把持,公民人權和自由狀況極度不佳的緬甸,民主化以後已超越中國,儘管經濟發展遠遠落後,但緬甸人至少可以驕傲地聲稱,他們比中國人來得自由,也擁有更多政治參與權。
自由之家的報告也提到,中共第五代領導人不太可能推出全新和具有遠見的政策來對付沉重的社會問題,認為那些希望進行「有意義政治改革」之人將遭受嚴重打擊。
貧富不均日益惡化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是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一個國家居民之間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指標,數值在0和1之間,吉尼係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10年來中國的基尼係數一直徘徊在0.47至0.49間,2000年是0.412,趨勢無疑是上升的。一些民間報告甚至提出了0.61的驚人數字。
凱克指出,1980年到1987年時任總理的趙紫陽,大力倡導讓沿海地區的收入比內陸省份快速提升,視其為一種特殊需要,誠如鄧小平名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達到共同富裕」,但後富者喪失機會、步伐緩慢,先富者利用權勢搜刮不義之財,導致中國今日困境。
半島電視台(Aljazeera)指出,觀察中國各大都市,貧富差距的嚴重程度昭然若揭。上海市街頭很容易就能看見蘭博基尼和保時捷等昂貴名車的身影,而於此同時,馬路邊的乞丐捧著塑料杯,期待來往路人能施捨一點小愛心。
同一座城市就有如此顯著差別,更遑論內陸和沿海地區,半島電視台提到,湖北省一地的學生必須為自己準備上課桌子,與大都市裡每間教室具有空調設備是天壤之別。根據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報告,當前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比1997年高出26%,比1985年高出68%,情況正一步一步惡化。
新領導班底處理貧富不均時,勞動力萎縮的現實將成為絆腳石。馬建堂說,相較於前一年,2012年中國15到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首次出現下降,絕對數減少345萬人,他將原因歸咎於計劃生育,並顯得憂心忡忡。
資源被少數人挾持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懷默霆(Martin Whyte)將導致貧富差距加大的矛頭指向惡名昭彰的戶籍制度,懷默霆告訴半島電視台,別的國家沒有這種類似「種性」的系統,也許是中國貧富差距格外緊張之主因。
不過半島電視台援引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指出,大量研究顯示,收入不均不見得會造成社會不穩定,機會不均才是罪魁禍首,若國家不能賦予公民公平的競爭機會,不滿將一天比一天上升。
去年12月,彭博社揭露中共八元老的後代通過國有企業積累財富,太子黨和領導人家族如何利用絕佳的政治網路攫取鉅富早已是公開祕密。中國大部分資源被少數人挾持,機會不均恐比貧富不均更為致命。
中共拿經濟增長當作統治基礎,然而在一黨專政下,中國人民並沒有享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果實。其實呢,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而中國的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按照聯合國一天一美元的收入標準,中國大約還有1.5億的貧困人口。
在中共宣稱的經濟發展取得空前成就的背後,中國人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先污染後治理的政策,是一種拼資源、拼人力、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發展。中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但透支了中國的環境和資源,也過度透支了中國的人力資本和權益資本。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