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7月09日訊】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今天(9日)表示,2012年兒少保護通報案達2918件,其中71.2%案件的施暴者是孩子的父母。
據中央社報導,根據北市家防中心統計,兒少保護通報案件民國99年2197件,100年2514件,去年更達2918件,每年通報量增加約20%。家防中心認為,通報件數增加,不一定是家暴案件變多,應是與社會逐漸建立起保護兒少意識,民眾開始習於通報有關。
進一步分析,通報案件中施暴者身分是父母、養父母者占71.2%最多;施暴因素以缺乏親職教育技巧(即溝通不良)占43.8%最高。
北市家防中心主任張美美說,一般人刻板印象容易以為「施暴」指的是像針戳、火燙等重大施虐案件;其實只要造成兒少身心受創,都屬於兒少保護的範圍。兒少保護通報案件中,多數就是親子溝通不良所衍生的打罵,造成孩子身心受創。
張美美說,父母施暴原因多是缺乏與兒童溝通能力,因為對孩子期望過高,才以打罵、減損孩子自信心方式教育孩童;案件中常發現,父母認為打罵是為了孩子好,尤其是在要求課業成績。
她指出,華人社會有「棒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其實打罵或多或少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
北市家防中心今天舉行兒童及少年保護防治宣導記者會,並邀請九歌兒童劇團演出,引導親子用布玩創意及說故事,增進親子互動,取代傳統打罵。
據中央社報導,根據北市家防中心統計,兒少保護通報案件民國99年2197件,100年2514件,去年更達2918件,每年通報量增加約20%。家防中心認為,通報件數增加,不一定是家暴案件變多,應是與社會逐漸建立起保護兒少意識,民眾開始習於通報有關。
進一步分析,通報案件中施暴者身分是父母、養父母者占71.2%最多;施暴因素以缺乏親職教育技巧(即溝通不良)占43.8%最高。
北市家防中心主任張美美說,一般人刻板印象容易以為「施暴」指的是像針戳、火燙等重大施虐案件;其實只要造成兒少身心受創,都屬於兒少保護的範圍。兒少保護通報案件中,多數就是親子溝通不良所衍生的打罵,造成孩子身心受創。
張美美說,父母施暴原因多是缺乏與兒童溝通能力,因為對孩子期望過高,才以打罵、減損孩子自信心方式教育孩童;案件中常發現,父母認為打罵是為了孩子好,尤其是在要求課業成績。
她指出,華人社會有「棒下出孝子」的傳統觀念,其實打罵或多或少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陰影。
北市家防中心今天舉行兒童及少年保護防治宣導記者會,並邀請九歌兒童劇團演出,引導親子用布玩創意及說故事,增進親子互動,取代傳統打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