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檔案】蔣介石日記解讀

2013年08月03日私密檔案
【新唐人2013年8月4日訊】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以四年有餘的時間,親自解讀蔣介石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關鍵五年日記,將有關軍事與外交的部分,寫成《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間,中華民國從抗戰勝利到退守台灣,為兩岸風雲變色的五年,此期間郝柏村親見親聞親歷,在閱讀蔣介石日記後,進一步瞭解到當時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心理等複雜因素,並更再次感受蔣介石獨特的領袖氣質及風格。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總結

讀完蔣介石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的日記,這是他從巔峰到谷底的五年,現就大陸變色的原因,作一總結。

弱國領袖 力抗強權失敗

一、國共兩黨的體質與戰鬥力問題

國共鬥爭,從一九二七到一九四九的二十二年間,兩黨的體質有根本的差異。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從工農群眾中起家,而毛澤東的領導風格,徹底鬥倒內敵而不留殘渣,並以其內部檢討、坦白乃至批判的方式,形成了黨的「精純」,領袖的「權威」,基層(尤其是農村)的「紮根」,形成其黨的「堅強戰鬥力」。

國民黨自創黨以來,是以讀書志士起家。孫中山先生創建三民主義,思想、理論雖均優於馬克思主義,但自北伐以後,蔣介石以軍事權力經十四年,才取得正式黨權,故黨權乃依於軍權。蔣介石在內部權力鬥爭中,因受儒家思想恕道的影響,故對其政敵都是適可而止,而形成共存的妥協,故在黨內,形式是集權一身,而實際是組織鬆散、紀律不嚴;更由於黨的組織發展,以知識分子為主,形成士大夫習氣與官僚作風,而不能深入社會基層,尤其不能植根於農村社會,與中共比較,其戰鬥力是脆弱的。

因此在中共控制區裡,國民黨很難生存發展;而國民黨控制區裡,潛伏的中共幾乎無所不在。但蔣介石對於抗戰期間敵後地區的兩黨鬥爭,國民黨完全失敗的原因,未認真檢討反省,以致抗戰勝利後,對中共的實力判斷錯誤。


蔣介石日記手稿(網絡圖片)



二、國際強權政治與馬歇爾調停

中華民國是積弱的國家。蔣介石北伐成功後,力圖復興中華,但內憂外患迄無寧日,而蔣介石以弱國領袖,在國際強權政治的肆應中,是失敗的。

三、抗戰與剿共本質的差異

抗戰是基於民族大義,少有將領投降或陣前叛亂。剿共內戰則情況完全不同,尤其國共兩黨在基層社會,中共反居號召優勢。故始而雜牌部隊投共,繼而黃埔嫡系,或降或叛。在日記中似可測知,蔣介石視剿共為抗戰的延長。

四、政治戰略的得失

政治戰略上,在此五年中,國民黨亦失多於得。

五、經濟

(一)蔣介石無經濟智囊與經濟建設計劃。
(二)全面剿共,美援無望,最嚴重為通貨膨脹。
(三)政治手段不能解決經濟問題,上海打老虎即為一例。
(四)不能靠軍事勝利,來挽救經濟;而經濟失敗,軍事必定失敗。

反共內戰 難獲全民理解

六、軍事

(一)就戰爭本質言:

   1.抗戰與內戰不同,抗戰可依民族大義號召動員。
   2.內戰不是抗戰的延長,尤其面臨中共對廣大農村,佃農分田翻身的宣傳,反共內戰的正當性,難獲全民理解。

(二)就戰爭型態言:

   1.中共在其控制區內,完全掌握了戰爭面,不容有任何國民黨分子潛伏生存。
   2.國軍以軍事為重心的傳統戰爭,黨政只能隨軍前進,且必須在軍隊保護下生存,故佔領城鎮據點越多,國軍駐守的包袱越多,形成兵力分散,補給線綿長,不能機動集中。
   3.抗戰期間,國軍長期打防禦戰與陣地戰,而成惰性,怯於運動戰與攻擊戰的部隊掌握。
   4.共軍的特點在輕裝夜間奔襲,機動面對孤立固守之國軍據點,極易以三倍以上優勢兵力圍攻,形成徹殲,積小勝為大勝。
   5.國軍裝備鈍重,機動力不如共軍。縱以優勢兵力,難以捕捉共軍主力決戰。
   6.毛澤東的戰略指導思想:傷十指不如斷一指。
   7.日本投降時,國共的主要軍力與部署:國軍總兵力約四百萬人。共軍總兵力一百卅余萬人(包括民兵)。

蘇聯挺共 國軍優勢不再

   8.抗戰勝利時,國共雙方的敵情判斷與戰略:

   (1)就中共而言,八年抗戰期間,控制農村社會人口幾達一億,武裝部隊已達一百廿七萬,概為國軍三分之一。特別是蘇聯進兵東北後,毛澤東在重慶四十三天的觀察,其應得結論不外是:

   甲、東北在蘇聯直接支持下,先天已居於優勢地位。
   乙、關內各戰場判國軍雖居優勢,但難以速戰速決。故共軍初期戰略,在一面以和談爭取時間,完成關內外的擴軍、建軍;一面採取戰略守勢,避免決戰,但不失時機反噬,以「傷十指不如斷一指」的戰略,積小勝為大勝。
   丙、待建軍整軍完成,轉取戰略攻勢。
   丁、綜而言之,共軍的軍事戰略是主動的、一貫的。

   (2)就國軍而言,抗戰勝利初期,陸軍概為共軍的三至四倍,而海、空軍,尤其空軍,則居於無敵的優勢,但在戰略犯了以下錯誤:

   甲、輕視共軍的戰力及特性。
   乙、未能嚴肅檢討,何以在敵後地區的國共鬥爭中,國軍完全失敗。
   丙、受國際及政治因素的影響,軍事戰略陷於被動,支離無重點。
   丁、希圖速決,攻勢無功,錯誤的戰略一再重犯。
   戊、敵我優劣形勢轉換後,未求保存戰力,而不應在兵力劣勢、情勢不利下求決戰。
   己、戰略始終居於被動。

黃埔一期 剿共指揮失敗

   9.國軍在建軍上的基本弱點:

   (1)國共雙方軍隊都是在戰亂中發展,共軍從游擊發展壯大,有其一貫的軍事思想與策略。國軍的軍事思想與過程,大都循傳統戰爭的思維發展。

   (2)傳統的建軍,自以人員與裝備為主。國軍的裝備大都靠外購、外援和部分自力生產,而人員整備必須完全自立。

國軍建軍始自一九二四年的黃埔軍校,至一九四九年的廿五年間,未能建立完整的軍官教育體系。而黃埔一期僅受訓六個月,完成一個排長的教育,但北伐成功發展甚快,大部黃埔前期不出十年,從排長升到師長以上,中間未受任何軍事深造教育。一旦握有萬人以上兵權,自認戰場經驗豐富,來得輕易的北伐勝利,反養成驕墮的心理。

綜觀剿共戰爭,主要第一線兵團指揮官都是黃埔一期。他們在第一線的指揮都是失敗的,或則被俘,或則投降變節,但劉戡自殺成仁。就傳統戰的建軍而言,國軍當時高級將領戰略、戰術素養不足,為失敗主因。就兵源徵集而言,由於戶政不修,兵籍無法建立,故徵兵形成攤派,弱勢農民子弟尤為攤派對象。內戰中,兵源徵集較抗戰期間更難,拉夫則到處可見。

至於部隊訓練,因大陸連年征戰,軍事設施除清末建有少數營房外,其餘軍隊一向駐廟宇民宅,更無訓練基地,全憑各部隊長個人重視與否,故國軍訓練素質落差甚大。除駐印軍在印度藍伽,依美軍制度完成堅實訓練外,國內部隊在抗戰期間,就我所知,杜聿明任第五軍長時,他是親自主持部隊訓練的將領。所以第五軍一直是蔣介石手中的王牌,內戰初期所向無敵,十八軍亦然。但關內戰場,獨木難撐大廈,最後於徐蚌會戰中同遭覆滅。

速戰速決 戰略完全失敗

   10.國軍在大軍指揮中所犯的戰略錯誤:

   (1)戰力的消長,是戰略的根本問題,包括有形(物質)戰力和無形(精神)戰力的評估與判斷。國軍在整個戰略判斷上,低估了共軍的精神戰力,而高估了自己的有形戰力。

   (2)用兵之道,在全軍破敵。當敵方戰力逆勢時,應采速戰速決,殲滅敵軍;當敵我兵力平衡時,應以主動、機動尋求局部殲滅,轉平衡為優勢;但當兵力劣勢時,應避免決戰,則以全軍為上。

   甲、自日本投降,至一九四六年十二月馬歇爾離華,十六個月間,國軍因受和談影響,未能主動尋求決戰(尤其是華東戰場),坐待共軍戰力成長,已失去速戰速決的戰略時機。

   乙、共軍利用邊談邊打,十六個月的時間,完成消化俄所收繳日本關東軍及偽滿軍武器裝備,在東北完成五十個師的整建。關內各戰場接收偽軍裝備,及由蘇聯援助,亦完成野戰軍的整建。故邊談邊打期間,共軍且達成持久與局部殲滅國軍,爭取了戰力平衡,甚至在一九四八年初,共軍在東北已居於優勢。

   (3)一九四六年底,和談調解破裂。而蔣、馬的破裂,其嚴重性更甚於蔣、毛的破裂。故一九四七年春開始全面進剿,大勢上已無速戰速決的可能。而攻取延安,軍事上既未殲滅共軍有生力量,而政治上則斬絕恢復和談之可能,乃形成蔣介石以孤軍,對抗蘇、毛的聯軍,則成敗之勢更明。

   (4)國軍自一九四七年春全面進剿,既未捕捉共軍主力決戰,主戰場不明確,空軍未能集中主力,用於決戰,而為各戰場的救火隊。在運動戰中,共軍阻援打點的戰略多獲成功。至一九四七年終,國軍速決戰略完全失敗,且兵力轉趨逆勢,而無形戰力更不能與共軍比。

   (5)惜蔣介石此際未作理性思考,白崇禧一九四七年曾向蔣介石建議,立即主動放棄吉林、長春及石家莊等重要城鎮據點,縮短戰線,改采戰略守勢,未被蔣介石接受,乃戰略錯誤。一九四八年夏末,實為全軍最後時機。

   (6)蔣介石明知自一九四七年冬起,共軍已可全面採取攻勢。蔣介石雖以戰略守勢為名,實際仍圖以決戰轉變頹勢。但就戰略而言,在兵力劣勢、態勢不利情況下尋求決戰,實乃敵之希望。


1941年日軍轟炸重慶,蔣中正坐鎮重慶領導中國抗戰,9月28日他在中央警官學校正科七期學生畢業典禮上講話 。(網絡圖片)


東北既敗 軍事支離破碎

   (7)蔣介石親自主導東北戰場,遼西沈錦會戰,致東北精銳主力覆沒,乃一九四八年全面軍事崩潰的開始。

   (8)東北既敗,關內仍圖決戰,致遭徐蚌會戰失敗。

   (9)一九四九年一月,蔣介石下野後,軍事戰略更屬支離破碎,幾乎無戰略指導可言,乃至大陸完全變色。

   (10)試以幾個如果:

一九四八年秋,如果東北戰場蔣介石採取軍師長意見,放棄瀋陽,主力向營口撤退,確保以營口與葫蘆島兩港,為補給線的據點,以卅萬大軍分守兩個主要海空據點,足可牽制林彪五十萬大軍入關,可保華北平津走廊;如果以秦皇島港及大沽港為補給基地,足可保衛平津走廊,則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共不可能在北平宣稱建政……以上如果的戰略如採用,既能和亦能戰,以待美國政局的演變。唯有美、蔣合作,才能對抗蘇、毛的合作。

為將之道 作戰步步求生

   11.蔣介石下野後的軍事戰略錯誤:

   (1)一九四九年四月一日,共軍渡江後,仍圖在上海決戰,以保衛上海,完全是主觀算盤,徒耗損僅有戰力。
   (2)蔣介石下野前,既以保守台灣作為最後、最壞打算,則一切戰略,以僅余戰力,應以保衛台灣為主軸,而力圖在大陸東南保有根據地,作台灣外圍,亦即堅持戡亂到底,應依託海洋,應不惜及早放棄西北、西南。
   (3)僅有最完整、最忠貞的胡宗南部卅個師,應於徐蚌會戰期間,即南調廣東及海南島。
   (4)應將廣東交由桂系,青島劉安祺部,放棄青島後,即應徑轉海南島,不必與桂系互爭廣州控制權。
   (5)舟山部隊十萬人,應於上海淪陷時,即移調金、廈或海南。
   (6)如此部署,至少海南島應可確保。

   12.從日記中可看出,整個剿共軍事,是蔣介石以最高統帥身分,直接決策與指揮,參謀總長只是奉命執行而已,陳誠與顧祝同均系如此。但大軍由最高統帥直接指揮至第一線軍,並不恰當。

   13.為將之道,固存心時時可死,但作戰應步步求生。蔣介石在日記常痛責將領無能,固屬將領的戰略、戰術素養不足,戰志不堅,但如固守變成死守,死守成為守死,戰例一再發生,有骨氣的將領自戕負責誠可佩,但被俘變節則士氣必如潰堤,而不可收拾。

   14.就政治及軍事戰略而言,在五年日記中,從未思考到,當不能消滅中共軍力時,暫求和緩共存之道,先建設江南,充實國力,確保國際地位,立於不敗之地,以待全球反共形勢之變化,是難以理解之盲點。

   15.戰略區分為大戰略(國際外交)、國家戰略(政治戰略、經濟戰略、軍事戰略)及野戰戰略三個層次。但大戰略的錯誤,很難以國家戰略去補救;而國家戰略的錯誤,亦難以野戰戰略去補救。

   16.陳誠未收編偽滿軍問題。大陸失敗,一般民意代表或社會評論,咸以日本投降後,陳誠未能積極甚或拒絕收編偽滿軍隊,乃東北軍事失敗的主因,實乃皮相之論。汪偽軍系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委員長受降,故關內偽軍須接受蔣委員長的命令;但關外偽軍歸蘇聯斯大林受降,蘇軍進入東北後,早已收繳關東軍及偽滿軍武器,並將之移交林彪。蘇聯根本不容許偽滿軍保持原狀,來接受蔣委員長的命令。

戰略錯誤 不能戰術補救

   17.綜言大軍指揮的根本問題:

   (1)一個師的攜行糧彈,最多七天。換言之,一個師如補給線被切斷,最多只能生存七天。
   (2)大軍必須有安全的補給線,不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3)一個師被殲滅,重建或重整至少須時半年到一年。
   (4)大軍必須在兵力優勢、態勢有利,才能主動尋求決戰。
   (5)大軍最忌作戰正面與補給線平行,機動時側敵行動(沈錦會戰失敗主因)。
   (6)大軍會戰計劃既定,不能中途變更,須堅持到底。
   (7)大軍會戰,不能越級指揮。
   (8)最高統帥親函第一線軍師長,只可鼓勵士氣,不可指示行動。
   (9)絕對優勢的空軍,應用於主戰場決戰,不可當救火隊使用。
   (10)戰略錯誤不可能以戰術補救,戰術錯誤不可能以戰鬥補救。

原標題: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有刪節

文章來源:《中國黃埔軍校網》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