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庫病入膏肓 病險水庫達4萬多座

2013年08月12日社會
【新唐人2013年8月12日訊】(新唐人記者柳青綜合報導)今年中國大陸各地近來暴雨不斷,災害頻傳,其中,山東一座小型水庫大壩垮塌,雲南永善、遼寧大連等地山崩,造成多人被埋或失蹤。《中國經濟週刊》最新一期以「病壩之患:4萬病險水庫的威脅」為題,接露大陸各地大量超期服役水庫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指出,中國水利部在1998年長江沿線的洪災過後進行的普查結果證實,當時被稱為「病險水庫」的比例在50%以上。

報導指,目前中國的4萬多座病險水庫絕大部分分佈於農村,還有一些處於縣市的上游。

報導強調,全中國頭頂「一盆水」的城市有179個,佔中國大陸城市數量的25%以上。中國水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自1954年建立潰壩紀錄以來,全國水庫中已發生潰壩的超過3,500座,其中水庫所佔比例佔99%。

大量的小型和中型水庫的安全隱患問題仍相當嚴重,乃至成為防洪工程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指出,目前中國的大部分病險水庫分佈在中西部地區,加固和維修水庫的資金問題最為棘手。地方的資金配套問題卻始終達不到要求。由此造成很多水庫的加固成了「半吊子」工程,即便通過驗收,卻留下另一種方式的安全隱患。

歷史上有慘痛的教訓

根據水利部公布的數據:從1954年有潰壩記錄以來,全國共發生潰壩水庫3515座,其中小型水庫佔98.8%。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潰壩事件發生在1975年的淮河流域,河南省駐馬店地區包括板橋、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在內的數十座水庫漫頂垮壩,1100萬畝農田被毀滅,1100萬人受災,超過2.6萬人死亡。

監管缺失 留下隱患

在《中國經濟周刊》的調查中發現,在較早期啟動的除險加固項目中,由於配套資金不足,很多水庫加固留下了「半拉子」工程,即使這樣也通過了竣工驗收,因此留下了另一種方式的安全隱患。

此外,施工力量不足,趕工程進度,對質量也會造成影響,甚至形成「修了白修」的「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