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文字始祖倉頡

2013年12月15日歷史英雄
【新唐人2013年12月15日訊】他不僅是中國的文字始祖,在世界文字歷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三座館捨之一的約翰•亞當斯大樓主要出口處銅門上,鑲嵌著十二個對世界文字有影響的各國傳說人物,他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雕像是在東側大銅門上(左扇門第二個)。國會圖書館對他的概括是「中國文學的庇護神」(the Chinese patron of writing)。他仰觀天象、俯察鳥獸蟲魚之跡,總結遠古各部落的刻劃符號首創文字,從而結束了遠古先民結繩紀事的歷史,被後人尊之為「造字聖人」,他就是倉頡。

倉頡造字

倉頡、史皇氏,原姓侯岡,名頡,白水縣陽武村人,享年一百一十歲。他是黃帝的史官,用祖傳結繩記事的辦法,替黃帝記載史實。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都記了些什麼,連他自己也忘記了。


倉頡 (網路圖片)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遇到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而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走,說前邊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前邊有兩隻老虎,若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

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種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理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不同的事物。

因為怕人打擾而延誤時間,倉頡把自己關了起來,開始專心地創造新的符號。為了叫起來方便,他給這些符號,取了名字,稱為「字」。這些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態,畫出來的。

比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的模樣畫的;「月」字,是仿照著月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爪」字,是觀察著鳥獸的爪印塗的…倉頡就這樣細心觀察萬事萬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過去,倉頡創造出了我們今天用的很多漢字,並將它們傳授給了後人。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面推廣開了,文字也就形成了。


倉頡碑上的二十八個字 (網路圖片)


在倉頡造字成功之後,發生了很多奇怪的事。天上下起了穀子,地上有鬼在夜間哭泣。於是有些人認為,一部分人將脫離生產勞動,而專門去舞文弄墨,使得糧食會發生短缺,故而落下穀子,以免人民饑餓;也有人說:由於有了文字,人們可以用文字,來記錄和揭露邪惡,鬼感到有被揭露的危險,於是就哭泣起來…,這也說明:文字創造之後,對社會、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震動。

倉頡造字之後,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從此,倉頡的頭腦,就有點發熱了,對什麼人也看不起,造字也開始馬虎起來了。

有些事情,不斷傳到黃帝耳朵裡,黃帝很惱火。他不希望倉頡因為驕傲而墮落。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有一位老人,沉吟了一會,便獨自去找倉頡。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位老人不走,還坐在原來的地方不動。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倉頡見到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還能十分謙虛的向自己學習,受到感動,便很尊重他,心裡很高興地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向大家教認字時,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裡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還有:『寸身』為矮;『委矢』為射。但是你卻教大家,把『寸身』念為射,把『委矢』讀成矮。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已經無法改過。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先人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之後世,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然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授到每個部落去。

倉頡所造的每個字都有它所要表達的意涵,而外國的文字不管是英文、俄文、拉丁文等都只記錄聲音,沒有任何內涵。因此「漢字」是現今世界上唯一能表意的文字,它的每一筆一畫都真實的保留了先民生活的面貌。可以說走進漢字,就等於走入中華文化的堂奧了。

倉頡廟

倉頡廟位於白水縣城東北三十五公裡處的史官鄉,地處黃龍山脈的南麓,地形南低北高,屬較為平緩的塬坡地。廟東一裡多為武莊村,相傳倉頡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過;廟南一裡余為史官村,是後人為紀念倉頡,以其官職為村名;廟西北方向約五裡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縣衙所在地;廟西南方向約二十公裡有揚武村,是倉頡的出生地。


倉頡廟 (網路圖片)


倉頡廟區佔地十七畝,基本形狀為長方形。廟牆內南北長一百四十余米,東西寬約四十八米,北邊較南邊略寬之,佔地約十畝。倉頡廟內建築,沿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為照壁、山門、東西戲樓、前殿、鐘鼓樓、報廳、正殿、後殿及東西廂房,共計七十間。緊貼後殿為倉頡墓冢和墓園。廟內現存建築年代多為元、明、清三朝代,其裝飾華麗,地方色彩濃厚。

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現保存的有十八通,陣列於前殿之內。其中倉聖鳥跡書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

倉頡陵

現已發現八處倉頡墓及遺跡,始建於漢代者四處:河南開封、南樂、虞城和陝西白水;始建於晉代者兩處:山東壽光和東阿;餘下兩處河南省陽武、洛寧系宋代以後。


陝西白水縣倉頡墓 (網路圖片)


陝西白水縣倉頡墓,現尚有殘碑一通,該縣還有一個史官鄉,即依倉頡為黃帝史官之說而建。


河南虞城縣倉頡墓 (網路圖片)


河南虞城縣倉頡墓、倉頡祠始建於西漢,唐開元年間及清康熙年間曾幾次重建。歷盡滄桑,如今僅存一座大殿、兩株血柏和一通石碑。


開封倉頡墓 (網路圖片)


開封倉頡墓,在今城東北九點五公裡、黃河大堤之外,劉莊村的北側。明《汴京遺跡志》載:「倉頡墓在城北時和保。俗稱倉王冢是也。」《禪通記》稱「倉頡居陽武而葬利鄉」。開封倉頡廟內原有一通倉頡造字碑,現已不見。據當地村民講,很可能還埋在造字台地下。關於這通碑,開封流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倉王造字碑上的字捶(拓)不走,捶下來一出村就變樣。現在碑已沒有了,到底捶(拓)走、捶(拓)不走,已無從驗證。再一個說法就是「倉頡造字聖人猜,二十八字一未開」。說的是孔聖人一次路過這裡,看見倉頡碑上的二十八個字,一個字也不認識。


河南南樂縣倉頡墓 (網路圖片)


河南南樂縣倉頡墓位於縣西北十多公裡的吳村附近,原稱倉頡祠,始建於東漢永興二年(公元一五四年),廟內有一通元代延佑年間的殘碑,有:「倉頡生於斯葬於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倉頡廟中現存的一通舊碑:「盤古斯文地,開天聖人家」乃宋朝與契丹澶淵之盟後,北宋名相寇準專程祭拜倉頡廟時留下的聯語。近在朝廷腳下的東京倉頡廟他未題一字,卻跑到幾百裡外的南樂祭拜題字,想來在寇準的心目中,南樂倉頡陵的分量還是比較重的。

原題目:倉頡造字的故事 (有刪節)

文章來源:大紀元網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