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家族索百年墓地敗訴

2014年07月28日社會
【新唐人2014年7月28日訊】(新唐人記者籃彩詳綜合報導)滿清皇族愛新覺羅家族後裔愛新覺羅·恆焱,追討家族百年墓地,要求佔用者拆除地面建築。但被判敗訴。

香港《明報》網站7月28日援引《法制晚報》消息,滿清皇族愛新覺羅家族後裔追討的墓地是北京朝陽區東壩鄉三岔河村的一塊宅基地。

原告愛新覺羅·恆焱稱,該墓地埋葬了努爾哈赤第十一世孫愛新覺羅·海觀,曾官至左都御史,位及一品。
原告稱,自己是海觀嫡孫女,“家族12位成員先後埋葬於此”。

報導說,1952年後,隨着中共土地法制訂,該塊土地為三岔河村集體所有,後由村民陳先生承包,在該墓地建房百余間出租。

愛新覺羅家族成員認為,其家族享有這塊墓地百年使用權,遂起訴陳先生要求恢復墓地原狀。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以墓地違反《殯葬管理條例》為由,使其敗訴。

愛新覺羅氏簡介

愛新覺羅氏,是清朝的國姓。資料顯示,“愛新”是穆昆,滿語金的意思。“覺羅”是姓氏,根據女真文學家、滿學家清朝宗室金啟孮的考證,覺羅氏源於金朝時期的交魯氏。“愛新覺羅”這一姓氏的含義是,金子般高貴神聖的覺羅一族。

清亡以後族人多取漢姓,如金、艾、羅、肇、趙等。但也有保留原姓者,如愛新覺羅毓岩、愛新覺羅燾健等。

按《滿洲氏族通譜》,努爾哈赤原本姓覺羅。愛新覺羅氏統治中原初期,子孫並未按照輩分命名,康熙年間才開始采用漢人按輩分取名的方法。

康熙初年,幾名皇子曾先後以“承”、“保”、“長”三字命名,康熙二十年才固定劃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為胤禛,孫輩用“弘”,曾孫輩用“永”。

乾隆時,又根據他作的一首詩,定了後人用“永”、“綿”、“奕”、“載”。

道光時定了“溥”、“毓”、“恆”、“啟”,咸豐定“燾”、“闓”、“增”、“祺”。

1938年修續愛新覺羅氏宗譜的同時,溥儀又添了12個字,“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