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抗命新世代 中共將遇長期挑戰

2014年10月07日雨傘運動
【新唐人2014年10月07日訊】香港「雨傘運動」的主體:學生和青年一代,在港府「拖延」和「分化」的策略下,所展露出的公民素質和不懈堅持,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當地媒體認為,如果中共當局一意孤行,那麼未來30年,都將面對這一代青年的和平挑戰。

面對警方的催淚彈,面對不明人士的暴力衝擊,雨傘運動的民眾,始終高舉雙手,向政府,也向外界表明,他們發起的絕不是一場暴力運動。

週一,港府總部恢復運作,有公務員佩戴黃絲帶上班,表態支持雨傘運動;也有中學生戴著黃絲帶重返校園。還有巴士司機在車廂內貼上標語:「雖然返工,心繫金鐘。」

在金鐘的街頭,仍有抗議者在烈日下堅守著。雖然官方指稱他們影響交通,但不少上班上學族卻都表示理解。

證券交易員Frank Chan:「影響很小,我可以選擇搭公交車或地鐵上班。」

香港中學生:「是有不方便的時候,但是可以接受。」

儘管如此,學生們還是採用,他們所能想到的最誠懇的方式——下跪,來向受影響的市民道歉,他們面前的橫幅上寫道:「我們被迫擾亂民生,是因本就民不聊生。」

香港《基本法》原草委會委員李柱銘:「他們認為民主對香港有益,對中國的未來也有益,所以他們準備犧牲自己的舒適和自由,為他們自爭取己,也為他們的子子孫孫爭取。」

綜合香港近期多份民調顯示,15歲以上到40歲以下的年輕一代,是全香港各個年齡段中最反感、也最不信任中共政權的。

因此,他們對當局一國兩制的承諾感到悲觀,反對中共定調的假普選,希望公民抗爭能一直堅持到有結果的那一天。

30歲香港市民Melissa Ching:「我希望儘可能地將抗爭持續下去,我們需要為此抗爭,我隨時準備來這裡加入。」

公民抗命,使得中共政權在香港推行不合理政策,必須面對高昂的政治代價。有香港資深新聞人員認為,未來中共再想壓縮香港的自由空間,就不得不三思而行。

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我真的看到香港的希望,因為如果政府拒絕給我們民主,它就要與這班孩子對抗30年,因為他們這麼年輕。」

新唐人記者林瀾紐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