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為何公民抗命能成功》:大數據看佔領運動

2014年10月07日香港佔中爭普選
佔中運動遍地開花,執筆時事件仍在演變之中,不少人關心運動如何收科,會否變陣,更隱隱然有路線之爭。我憂心忡忡之餘,不期然想起《Why Civil Resistance Works》這本書,它告訴我,大衞要戰勝哥利亞,雞蛋要撼低高牆,必須恪守一個原則:非暴力。

丹佛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 Erica Chenoweth 及一名智庫研究員 Maria Stephan 合著這本三年前出版的書,試圖鑑古知今,回顧過去的大型抗爭案例,來歸納出群眾運動成功的基本法。

她們統計了1900至2006年逾百年的323場波瀾壯闊的大型抗爭運動,發現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成功率,高達53%,比起暴力或武裝抗爭的26%勝算,高出逾一倍,而自1960年之後,非暴力抗爭的使用越趨頻繁,暴力抗爭的案例則減少。

用較長遠眼光,非暴力抗爭若能成功變天,亦較諸暴力抗爭,更有利孵化出更民主的體制,而引發內戰的機會亦減少15%。

為甚麼這種示弱的和平不合作運動,竟然會較勇武抗爭來得更有效果,作者認為,溫和的抗爭,較諸要打要殺,更易號召群眾加入。平均而言,和平抗爭參與者的人數是武力抗爭的4倍。作者從這些案例中歸納出3.5%的「神奇比例」,指只要當地人口中超過3.5%加入了這場運動,即使是多獨裁的政府,也難以承受超大的壓力而屈服。

人馬雜沓的和平抗爭,不單止讓當權者觸目驚心,也令他們難以把參與者標籤成一小撮別有用心人士、暴徒或恐怖分子。再者,人數越多,意味參與者當中,必然有一些親朋戚友是公務員、紀律部隊或親建制者,令運動的影響力可以進入他們的圈子,令他們更同情運動,分裂當權者的陣營,甚至在鎮壓時投鼠忌器,想像一個防暴警察的女兒如果在示威群眾當中,他對鎮壓清場命令的服從會有多大保留。

不過,非暴力抗爭也有死穴,就是沒有分裂的本錢,運動發展到中途,往往會因為未來抗爭路線應該溫和或激進而爭持不下,但要記着,一個不能槍口一致對外的運動,是送給當權者的大禮,亦無助爭取更多支持者。如何化解運動中的分歧,需要很強的紀律及領導能力。

巧合的是,作者 Chenoweth 日前接受美國新聞網站 Vox 訪問時,談到香港今次佔領運動,她認為很多地方都做得很對,如人數夠多、群眾及戰術運用多樣化、組織力亦強,惟欠缺建制陣營的分裂。不過,儘管如此,她認為香港能成功爭取真普選的機會,頂多是五五波,因北京似乎不想讓步,港人最終可能要接受讓步較小的方案。

這本來就是一場強弱懸殊的比拼,能將勝算提升至均勢,已叫人動容,接下來就要看誰少犯錯、誰更團結了。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