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我們並不陌生,在文學方面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我們卻不知道他和唐太宗之間的淵源。
虞世南,浙江餘姚人。貞觀初年,唐太宗尊他為上賓,設立文館,文館中人才濟濟,但都推舉虞世南為文學的宗師。唐太宗授予他記室的官職,同房玄齡一起掌管文化方面的事情。
虞世南曾經受命書寫《列女傳》用來裝飾屏風,當時沒有現成的書,虞世南就憑記憶將書默寫了出來,竟沒有一點差錯。
貞觀七年,虞世南提升為祕書監。唐太宗處理完政務,一有空閑就召見虞世南,和他暢談歷史,探討治國方面的道理。虞世南外表弱不禁風,一副書生模樣,性情卻十分剛烈,志趣高遠,每次談論起歷代帝王的政治得失,都能夠有所針砭,進行一番很好的評論和判斷。唐高祖去世之後,唐太宗由於為他操辦隆重的喪事而操勞過度,形容憔悴,國事有所耽誤,文武百官無計可施。但是無論在哪種情形下,虞世南每次進宮進諫,唐太宗都欣然接受。
從此以後,唐太宗對他也就更加親近和尊重。唐太宗曾經對身邊的侍臣說:「我一有空閑就與虞世南商討古今大事。我一有好的見解,虞世南總是非常高興,可是一旦我的觀點有失偏頗,他就十分擔憂。他如此誠懇,我非常欣賞。如果各位大臣都像虞世南那樣,我哪還用得著擔心天下治理不好呢?」
唐太宗稱讚虞世南有五絕: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學,四是辭藻,五是書翰。虞世南去世後,唐太宗失聲痛哭,非常悲傷,為他舉辦了喪事,賜以喪具,並追封他為禮部尚書,謚號文懿。
以前也聽說過有可以背書的人,比如王安石可以過目不忘。虞世南的事跡知道的卻非常少。據說虞世南還是當時的博學家,對很多的學科和知識了如指掌。每每唐太宗問起,都能對答如流。
虞世南,浙江餘姚人。貞觀初年,唐太宗尊他為上賓,設立文館,文館中人才濟濟,但都推舉虞世南為文學的宗師。唐太宗授予他記室的官職,同房玄齡一起掌管文化方面的事情。
虞世南曾經受命書寫《列女傳》用來裝飾屏風,當時沒有現成的書,虞世南就憑記憶將書默寫了出來,竟沒有一點差錯。
貞觀七年,虞世南提升為祕書監。唐太宗處理完政務,一有空閑就召見虞世南,和他暢談歷史,探討治國方面的道理。虞世南外表弱不禁風,一副書生模樣,性情卻十分剛烈,志趣高遠,每次談論起歷代帝王的政治得失,都能夠有所針砭,進行一番很好的評論和判斷。唐高祖去世之後,唐太宗由於為他操辦隆重的喪事而操勞過度,形容憔悴,國事有所耽誤,文武百官無計可施。但是無論在哪種情形下,虞世南每次進宮進諫,唐太宗都欣然接受。
從此以後,唐太宗對他也就更加親近和尊重。唐太宗曾經對身邊的侍臣說:「我一有空閑就與虞世南商討古今大事。我一有好的見解,虞世南總是非常高興,可是一旦我的觀點有失偏頗,他就十分擔憂。他如此誠懇,我非常欣賞。如果各位大臣都像虞世南那樣,我哪還用得著擔心天下治理不好呢?」
唐太宗稱讚虞世南有五絕:一是德行,二是忠直,三是博學,四是辭藻,五是書翰。虞世南去世後,唐太宗失聲痛哭,非常悲傷,為他舉辦了喪事,賜以喪具,並追封他為禮部尚書,謚號文懿。
以前也聽說過有可以背書的人,比如王安石可以過目不忘。虞世南的事跡知道的卻非常少。據說虞世南還是當時的博學家,對很多的學科和知識了如指掌。每每唐太宗問起,都能對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