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2月19日電】「火星一號」(Mars One)公司從20萬名申請者中篩選出100人,希望從2024年開始將他們陸續送上火星,現在這一名單被公佈,顯示有4名華人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去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公佈研究報告,火星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儘管如此,仍有多達20萬人躍躍欲試,申請做第一批火星人類居民。
「火星一號」公司近日公佈進入「火星一號」100名候選人,其中4名華人分別是:英國華裔女性麥琪•劉(Dr Maggie Lieu),她是伯明翰大學的24歲的天體物理學博士;美國台裔女子邊思恩,35歲的邊思恩住在南加州爾灣,從事教育相關工作;還有2名中國大陸人李大鵬和林曉霞(Xiaoxia Lin,音譯)。
「火星一號」計劃吸引許多人報名,美國舊金山一名初創企業家費根騰夫就是報名者之一,他對空間探索一直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於火星的死亡風險他則表示,人生就是單程車票,在地球上生活也一樣會死。他認為,人類總是面臨風險,就是應該用技術去克服風險。不過如果費根騰夫真能如願前往火星,他和太太從此就是天地相隔了。
NASA也有計劃移民火星,不過比「火星一號」要慎重得多。NASA承諾他們將宇航員送上火星,但要保障他們能夠返回地球。
「火星一號」於去年開始尋找自己的「宇航員」,該公司聯合創辦人Bas Lansdorp說,候選人必須在心理上能夠適應周圍只有幾個人的生活,並且接受他們無法返回地球的事實。他說:「我們可以教授候選人工程、農業和醫療技能,但最大的挑戰是找到可以執行使命的人員。」
雖然100個人入圍,但只有24人會真正去火星。Lansdorp說,初步計劃在2024年送4個人前往火星,以後每2年一次送新的人員上去。
他們將只有68天火星生活?
麻省理工學院的分析發現,由於氧氣問題,登上火星68天後,這些人類就將死亡。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部門研究人員Sydney Do說:「很多在火星上需要的維持生命技術都不成熟,甚至缺乏維持生命的計劃。」
Sydney Do說,即使「火星一號」開始發送人員時所需要技術已經具備,維持火星居民生命所需的設備和資金都不充足,使得該計劃不可持續。
已和荷蘭「火星一號」簽約的Paragon太空開發公司打造了一個火星前哨會。Lansdorp表示,模擬火星將用於「訓練我們的團隊對工程技術和評估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他們的心理反應。」
「火星一號」計劃的最後100名入選者男女各半,包括39位美國人、31位歐洲人、16位亞洲人,非洲和大洋洲各有7人。
文章來源:大紀元電子日報
去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公佈研究報告,火星上的環境可能讓人類在68天內就死亡,儘管如此,仍有多達20萬人躍躍欲試,申請做第一批火星人類居民。
「火星一號」公司近日公佈進入「火星一號」100名候選人,其中4名華人分別是:英國華裔女性麥琪•劉(Dr Maggie Lieu),她是伯明翰大學的24歲的天體物理學博士;美國台裔女子邊思恩,35歲的邊思恩住在南加州爾灣,從事教育相關工作;還有2名中國大陸人李大鵬和林曉霞(Xiaoxia Lin,音譯)。
「火星一號」計劃吸引許多人報名,美國舊金山一名初創企業家費根騰夫就是報名者之一,他對空間探索一直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於火星的死亡風險他則表示,人生就是單程車票,在地球上生活也一樣會死。他認為,人類總是面臨風險,就是應該用技術去克服風險。不過如果費根騰夫真能如願前往火星,他和太太從此就是天地相隔了。
NASA也有計劃移民火星,不過比「火星一號」要慎重得多。NASA承諾他們將宇航員送上火星,但要保障他們能夠返回地球。
「火星一號」於去年開始尋找自己的「宇航員」,該公司聯合創辦人Bas Lansdorp說,候選人必須在心理上能夠適應周圍只有幾個人的生活,並且接受他們無法返回地球的事實。他說:「我們可以教授候選人工程、農業和醫療技能,但最大的挑戰是找到可以執行使命的人員。」
雖然100個人入圍,但只有24人會真正去火星。Lansdorp說,初步計劃在2024年送4個人前往火星,以後每2年一次送新的人員上去。
他們將只有68天火星生活?
麻省理工學院的分析發現,由於氧氣問題,登上火星68天後,這些人類就將死亡。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部門研究人員Sydney Do說:「很多在火星上需要的維持生命技術都不成熟,甚至缺乏維持生命的計劃。」
Sydney Do說,即使「火星一號」開始發送人員時所需要技術已經具備,維持火星居民生命所需的設備和資金都不充足,使得該計劃不可持續。
已和荷蘭「火星一號」簽約的Paragon太空開發公司打造了一個火星前哨會。Lansdorp表示,模擬火星將用於「訓練我們的團隊對工程技術和評估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他們的心理反應。」
「火星一號」計劃的最後100名入選者男女各半,包括39位美國人、31位歐洲人、16位亞洲人,非洲和大洋洲各有7人。
文章來源:大紀元電子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