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五:青年王歧山「妄議中央」獲重用

2015年08月12日落馬官員
巡視網路,看到一條新聞:《○○少數幹部被曝妄議中央決策》。相關報道說,○○省委第十巡視組日前向○○縣反饋了巡視發現問題,其中,○○縣「少數黨員領導幹部妄議中央、省委和市委決策,口無遮攔。」

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妄議中央」原來是個專有名詞,一個等級很高的專有名詞。在這個盛夏的三伏天裡,讀到這樣的新聞,也算是福利:無論外面的氣溫多高,我心卻冷得發抖。發抖之餘不禁想知道——文革,文革霧霾真的又一次籠罩中國?

有一部詩歌總集叫《詩經》,共305篇,又稱《詩三百》,它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上的地位無可替代,公認《詩經》中最富於思想光輝和藝術價值的叫「風」,即各諸侯國的民間歌謠,其中大多都屬於「妄議中央」,如《碩鼠》。若將這部分55篇砍掉,《詩三百》豈不成了《詩二百五》?

本屆中央因反腐而撼動了全中國。這其中,中紀委書記王歧山的功勞怎麼評說也不為過。王歧山能有今天,與他年輕時「妄議中央」的經歷分不開。套用一句術語,沒有年輕時的「妄議中央」,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王歧山。

改革開放之初,北京有四個年輕人,在崇洋媚外、裡通外國還是國罪的情況下,運用當時常人聞所未聞的西方經濟學理論解析中國問題,四個人各有所長,時稱「翁永曦的思想、黃江南的嘴;朱嘉明的文章、王岐山的腿」。這四個年輕氣盛的傢伙,號稱「京城四君子」,在他們周邊非法聚集形成了一個「境內敵對勢力團伙」。四個人最後發展到給中央寫信,批評、非議、干擾中央經濟政策。

若在毛時代,這封「反信」可讓四個人立即完蛋。但是,時任總書記趙紫陽看了那封四個人「妄議中央」的信件後,親自召集四個人到中南海,當面聽取他們的說法。正是這次會見,讓「京城四君子」聲譽雀起,也讓四個人的政治生命自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從結果看,「京城四君子」也證明了一條真理:實幹興邦。會想的,會說的,會寫的,最後都不如會幹的:最有執行力的王歧山最有出息。既然實幹可以興邦,讓人「妄議中央」又有何不可?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有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