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責三峽工程?習近平強勢表態「長江不搞大開發」

2016年01月08日時政
【新唐人2016年01月08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自從2003年三峽工程開始啟動使用以來,周邊生態環境惡化,地質災害等多方面問題日益嚴峻。日前,「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重慶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座談會上稱,今後對長江「不搞大開發」。輿論認為,當今長江兩岸出現的諸多環節生態惡化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長江三峽工程惹的禍。

1月5日,習近平在重慶出席了一個意在推動長江經濟發展座談會並發表了講話。據陸媒報導,習近平在座談會上指出,在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對待長江的原則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兩天後(1月7日)喉舌媒體新華社發表時評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歷史責任。文章承認,近些年,長江生態環境嚴重惡化,長江水質污染事件多發;白鰭豚、白鱘等頂級物種紛紛告急。

有輿論認為,習近平強勢表態「長江不搞大開發」,實際上間接印證當年上馬三峽工程,這個重大錯誤已經對長江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傷害。

著名水利工程師王維洛在香港《動向》雜誌360期上,曾發表一篇題為《三峽工程重大錯誤無法掩蓋》的文章稱,都說三峽工程有防洪、發電、航運、南水北調和地區發展五大目標,其中防洪是第一位也是不可替代的。但其實,這些目標是互相矛盾的,三峽工程實現的只有一個發電目標,但爲此付出的代價遠遠超出其發電收益。如今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已成爲政治家的「心頭之患」。

據文章介紹,2014年8月,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在奉節考察滑坡防治時要地方各級官員立「軍令狀」:對滑坡進行勘察、監測和防治,保證轄內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沒有想到一個星期後,三峽庫區因滑坡等地質災害導致70餘人死亡、失蹤。

據公開的資訊,1989年的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說,三峽庫岸穩定,僅有滑坡、岩崩風險四百零四處,當時壩址處水位爲海拔62米。2003年三峽水庫開始蓄水至海拔135米時,已查明在三峽庫區共有各類崩塌、滑坡體2490處。2010年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75米後,有地質災害隱患點5386處。

2003年三峽水庫開始蓄水僅一個多月,大壩上游千將坪就發生體積爲2千萬立方米的重大滑坡,造成24人死亡。而從2003年到2015年的12年間,長江的滑坡和塌岸事件數量明顯增加,災難的等級也在提升。

針對這些現象,王維洛在文章中指出,比較三峽工程建造前後的數據,新增加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就是三峽工程的「貢獻」。而且,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的增加和三峽工程的「獨一無二」的運行方法有直接關係。

據介紹,三峽工程的正常蓄水位爲海拔175米,但是每年的水位在海拔145米和175米之間變化,變化幅度爲30米。這是當年規劃時沒有考慮水力坡度對6百多公裡長的地區的水位擡升的影響帶來的後果。

而三峽水庫的水位每年上升30米時,庫岸受力擡升,造成結構鬆動;當水位下降30米時,庫岸受力向下,導致物質下滑。加上三峽水庫形成後,庫區的地震次數大爲增加,這些小震的作用像震動篩一樣,使得庫岸更加鬆動,更加容易下滑。可以預見,三峽水庫庫岸在未來的百年內將是災難不斷。

資料顯示,1993年1月,中共國務院成立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在一片爭論聲中三峽工程上馬開建。多年關注並推出系列三峽組合報導的大陸記者趙世龍的博文《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三峽》揭示三峽工程的修建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三峽2003年成庫蓄水僅3個月,川鄂多口被廢棄的古鹽井爆發天然氣井噴;同年底庫區發生地震;3天後巴東發生舉國震驚的天然氣井噴,毒死244人。

監測結果顯示,水庫蓄水後整個三峽地區微震活動明顯增加;接着是川東百年不遇的大旱,酷熱天氣創記錄,達攝氏45度,守住長江黃金水道的重慶地區八百萬人飲水困難。很多科學家都認爲地震和大壩之間是有聯繫的,他們稱其爲「水庫引發地震」。

事實上,著名水利專家黃萬裡早在28年前已經預見了三峽工程給長江兩岸帶來的所有危害,並於22年前親自上書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欲勸阻三峽工程未果。

據黃萬裡的女兒黃肖路2014年7月撰文披露,1992年11月12日三峽大壩開工前,她的父親黃萬裡抱著最後的希望給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等人,寫了一封阻勸信(見《黃萬裡文集》2004年自印版第349、350頁),但江某沒有接受黃萬裡的建議。

自由撰稿人顏昌海在其博客《三峽工程是被摁住的火藥桶 》一文中披露說。在三峽大壩擬議修建之初,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黃萬裡從地質、環境、生態、軍事諸方面痛陳三峽工程的危害,他預警了三峽水庫蓄水後卵石淤塞重慶、四川水患、浩大的工程開銷和必將釀成禍患的移民安置,並預言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因此,他不被邀請參加三峽工程論證。

黃萬裡先後三次致書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指出根本不可修建這一禍國殃民的工程,卻從來沒有收到一次回信。痛心疾首的黃萬裡晚年病重彌留之際,心頭念念不忘的還是長江水患對策。2001年,他帶着無盡的遺憾離開人世。

責任編輯: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