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2月17日訊】中國著名記者楊繼繩,被美國哈佛大學授予2016年路易斯•裡昂獎,表彰他於2008年的著作《墓碑》中,「眼光宏大和無所畏懼的報導」中國大饑荒的真相。不過,原計劃下個月前往美國領獎的楊繼繩,卻被禁止出國。
原中共官媒《新華社》資深記者楊繼繩,花了15年時間,走訪了許多地方,對1959年至1962年間,造成幾千萬中國人餓死的大饑荒,進行了實地採訪,並整理成冊,於2008年在香港出版《墓碑》一書。這本長達一千兩百頁的《墓碑》,被視為中國大饑荒悲劇最權威的記述。
美國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在去年12月宣佈,決定將2016年路易斯•裡昂獎頒發給楊繼繩,以表彰他「眼光宏大和無所畏懼的報導」。
不過,根據英國《衛報》報導,楊繼繩原先計劃下個月前往美國領獎,但他先前所屬單位、官方的《新華社》已禁止他出國領獎,楊繼繩本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而《新華社》也沒有回應《衛報》的評論請求。
美國中文雜誌《中國事務》總編輯伍凡:「新華社算甚麼?你是司法機構?公安部門?很荒唐。楊繼繩曾經是新華社的高級記者,已經退休了,跟你新華社沒關係了,就是領退休金也是國家給的,不是你新華社給的。」
原中共中央黨校科技局長杜光:「一方面是他的書《墓碑》,揭露了當年大躍進比較確切的數字,這數字和官方的口徑不一致,其實《墓碑》這本書,裡面登記很多非常詳細的一些歷史資料,因為《墓碑》這樣不允許他出國領獎,這當然是非常不合適的。」
1940年出生於湖北省的楊繼繩,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便在《新華社》任職。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楊繼繩利用到中國各地採訪的機會,查閱各地有關饑荒的資料,訪談經歷過大饑荒的民眾。參照中外多方面資料,確認從1958年到1962年期間,中國餓死3600萬人。
楊繼繩在書中描述說,玉米心吃光了,野菜吃光了,樹皮吃光了,鳥糞、老鼠、棉絮都用來填肚子。在挖觀音土的地方,饑民們一邊挖,一邊大把大把的往自己嘴裡塞土。死人的屍體,外來的饑民,甚至自己的親人,都成了充飢的食品。那時,「人相食」不是個別現象,古籍記載「易子而食」,在大饑荒年代,吃親生兒女的事件就有多起。
伍凡:「毛澤東急著要把中國的軍事工業發展起來,要用糧食去交換蘇聯的武器、機械裝備、生產線,發展軍事工業要做大國,犧牲老百姓,首先犧牲農民的生命,這是歷史事實。」
楊繼繩記錄中國大飢荒這段痛史,不僅是出於個人的良知,更是為了保存民族的記憶,讓人們記住人禍、黑暗和罪惡,今後遠離人禍、黑暗和罪惡。然而,中國的教科書卻完全掩蓋那段時期。
杜光:「很多歷史上一些錯誤的東西,黑暗的東西,(中共)往往才去掩蓋的,不許揭露、不許批判、不許回顧,這樣掩耳盜鈴,毀其意的這樣一種錯誤的態度,所以楊繼繩不能出國,不僅僅是《墓碑》,還牽涉到他整個所採取的政治態度,追求自由民主,對過去錯誤的東西進行批判等等,一系列的政治態度,使當局不放心他出去。」
楊繼繩的父親也是在中國大饑荒年代,活活被餓死,當時他正在就讀中學。他的這本書,是給父親和所有在饑荒中餓死的中國人立下的「墓碑」。楊繼繩曾說過,如果他本人因出版這本書而遭遇不測,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一個墓碑。
《墓碑》一書於2008年出版後,在國際上獲得許多嘉獎,但在中國卻被禁止。
採訪/易如 編輯/黃億美
原中共官媒《新華社》資深記者楊繼繩,花了15年時間,走訪了許多地方,對1959年至1962年間,造成幾千萬中國人餓死的大饑荒,進行了實地採訪,並整理成冊,於2008年在香港出版《墓碑》一書。這本長達一千兩百頁的《墓碑》,被視為中國大饑荒悲劇最權威的記述。
美國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在去年12月宣佈,決定將2016年路易斯•裡昂獎頒發給楊繼繩,以表彰他「眼光宏大和無所畏懼的報導」。
不過,根據英國《衛報》報導,楊繼繩原先計劃下個月前往美國領獎,但他先前所屬單位、官方的《新華社》已禁止他出國領獎,楊繼繩本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而《新華社》也沒有回應《衛報》的評論請求。
美國中文雜誌《中國事務》總編輯伍凡:「新華社算甚麼?你是司法機構?公安部門?很荒唐。楊繼繩曾經是新華社的高級記者,已經退休了,跟你新華社沒關係了,就是領退休金也是國家給的,不是你新華社給的。」
原中共中央黨校科技局長杜光:「一方面是他的書《墓碑》,揭露了當年大躍進比較確切的數字,這數字和官方的口徑不一致,其實《墓碑》這本書,裡面登記很多非常詳細的一些歷史資料,因為《墓碑》這樣不允許他出國領獎,這當然是非常不合適的。」
1940年出生於湖北省的楊繼繩,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便在《新華社》任職。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楊繼繩利用到中國各地採訪的機會,查閱各地有關饑荒的資料,訪談經歷過大饑荒的民眾。參照中外多方面資料,確認從1958年到1962年期間,中國餓死3600萬人。
楊繼繩在書中描述說,玉米心吃光了,野菜吃光了,樹皮吃光了,鳥糞、老鼠、棉絮都用來填肚子。在挖觀音土的地方,饑民們一邊挖,一邊大把大把的往自己嘴裡塞土。死人的屍體,外來的饑民,甚至自己的親人,都成了充飢的食品。那時,「人相食」不是個別現象,古籍記載「易子而食」,在大饑荒年代,吃親生兒女的事件就有多起。
伍凡:「毛澤東急著要把中國的軍事工業發展起來,要用糧食去交換蘇聯的武器、機械裝備、生產線,發展軍事工業要做大國,犧牲老百姓,首先犧牲農民的生命,這是歷史事實。」
楊繼繩記錄中國大飢荒這段痛史,不僅是出於個人的良知,更是為了保存民族的記憶,讓人們記住人禍、黑暗和罪惡,今後遠離人禍、黑暗和罪惡。然而,中國的教科書卻完全掩蓋那段時期。
杜光:「很多歷史上一些錯誤的東西,黑暗的東西,(中共)往往才去掩蓋的,不許揭露、不許批判、不許回顧,這樣掩耳盜鈴,毀其意的這樣一種錯誤的態度,所以楊繼繩不能出國,不僅僅是《墓碑》,還牽涉到他整個所採取的政治態度,追求自由民主,對過去錯誤的東西進行批判等等,一系列的政治態度,使當局不放心他出去。」
楊繼繩的父親也是在中國大饑荒年代,活活被餓死,當時他正在就讀中學。他的這本書,是給父親和所有在饑荒中餓死的中國人立下的「墓碑」。楊繼繩曾說過,如果他本人因出版這本書而遭遇不測,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一個墓碑。
《墓碑》一書於2008年出版後,在國際上獲得許多嘉獎,但在中國卻被禁止。
採訪/易如 編輯/黃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