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聖王下世
《史記》記載,堯的父親是帝嚳。帝嚳有四個妃子:姜嫄、簡狄、慶都和常儀。
姜嫄,帝嚳之正妃。姜原履大人跡感孕而生棄(即後稷),棄是周族的祖先。
簡狄,吞燕卵受孕而生契,契是商族人的祖先。
慶都,陳鋒氏,生於伊祁山下。傳說慶都是一個神人的女兒。一日,天大雷電,一個霹靂,擊得神人身上出血,神人的血流到一塊大石中,後來這血化成嬰兒就是慶都。長大後帝嚳娶她做了妃子。慶都就是堯的母親。
第四個是常儀,儀生摯,摯是帝嚳的長子。常儀還生有一女。
據《竹書紀年》:(堯)母曰慶都,生於斗維之野,常有黃雲覆其上。及長,觀於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下面還有七個字「赤帝起成天下寶。」眉八采,鬢髮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其狀如圖。兩隻腳心上各有二十二顆朱痣,彷彿同天上的翼星一般,這個叫作赤帝之精生於翼。取名為「放勳」。堯是他的謚號,《謚法》說,翼善傳聖曰堯,善行德義曰堯。
堯出生後和母親住在外祖父伊祁侯家,故姓伊祁,或伊。
堯帝 「身長十尺」。《春秋元命苞》說:「堯眉八彩,是謂通明。曆像日月,璇璣玉衡。」就是說,堯的眉毛具有八色的光彩,他洞明天象曆數,明瞭日月星辰的運行。《春秋緯.合誠圖》說他的額角像太陽。
二.帝摯繼位
帝嚳晚年專注於訪道修道,考慮四子由誰來繼帝位的問題。他將四個兒子進行比較,論才德,是堯與契;論其母的資格是棄;而論年紀的長幼,則是摯,但他的才德不及他的兄弟。帝嚳決定用占卜來抉擇,結果,四子皆有天下之兆。帝嚳決定以齒為序,先立摯為儲君。
帝嚳死後摯繼承帝位,為帝摯。
堯十三歲時,被封於於陶。他好學能幹,以擅長製作陶器在遠近部落中聞名。堯賢德而有才能,把陶邑治理得井井有條。
堯十五歲時又被封於唐,為唐侯,受命協助治理朝政,他和他的氏族又被稱為「陶唐氏」。
帝摯才德不足,結交了一些不良善的人,與「三凶」為伍。「三凶」就是當時的三個壞人,一個是共工孔壬,一個是驩兜,一個是鯀。
共工孔壬,巧言令色,外表恭順和善,內心刻毒;驩兜秉性凶惡,殘暴不仁,敗壞風俗,惑眾亂國;鯀,博學多才,長於建築,但自以為是,剛愎自用。
帝摯任命驩兜為司徒,總理政事;任命孔壬為共工,總管百工;任用鯀為專治水土道路的司空。驩兜與孔壬引誘帝摯花天酒地,不理朝政,疏遠百官,不恤百姓,民怨頻生,天災不斷,人們說這是天子無道所致。
三.平定禍亂
帝摯失德,東夷一些部落趁機相繼作亂,為害社會。據《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
「帝俊賜羿彤弓素矢曾,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山海經.海內》)當時的天帝是帝俊,他看到人世間將有大災難,便派後羿下世幫助人類。
羿奉堯命北斬楔輸,西滅九嬰,中除封豨,南屠巴蛇,東射大風,又殺鑿齒。掃除禍亂,堯的盛德名揚天下,四海歸心。
南宋畫家馬麟畫的帝堯像。(公有領域)
四.承天命堯繼帝位
四方諸侯見堯之威德日盛,都欲擁戴其為帝。帝摯也自覺不如堯聖明,於是在繼位九年以後,下讓位詔書,將帝位禪讓於堯。
相傳堯得夢示,夢見遊歷泰山,忽然出現一條青龍,他乘龍飛上,落於山巔,抬頭一看,只見天門大開,去頭頂不過尺五,他兩手攀住天門的門檻,來到天上,但覺銀台金闕,玉宇瓊樓,富麗輝煌。
堯繼帝摯成為天下共主,是為帝堯,都平陽。
堯繼帝位後常入民間求賢訪道,察執政得失。堯訪到赤將子輿、筏鏗、巫咸等,並請他們在朝中任職,此外還有柏成子高、張果老等相助。
堯到汾水北岸的姑射山,拜訪四位修煉有道之士:方回、善卷、披衣(蒲衣)和許由。堯以對待長者、學生對待老師的禮節去拜訪他們,虛心求教。堯還師事尹壽子。
帝堯五年,有南夷越裳國派使臣來朝賀,獻大龜一個。據使者稱,此龜乃神龜,壽命有一千多歲,其直徑三尺有餘,龜背上密密麻麻的刻著蝌蚪文,記載著人類開天闢地以來的歷史。堯十分高興,命史官記錄史書。
帝堯把天下劃分為九州,定期巡視四方,徵求四方諸侯的意見,考查執政得失。設謗木傾聽百姓心聲,儘心治理天下。
《史記》說: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堯的仁德涵養有如天空一樣廣博,智慧像神明一樣,接近他如太陽一般,光照四方,遠望他如雲霞一樣燦爛。富有而不驕橫,高貴而不傲慢。他尊敬有善德的人,心繫天下百姓,使九族相親,百姓和睦。他仁慈聖明,仁德充於天地,百官政績昭著,各個部落也都能和平相處。據《說苑》:堯存心於天下。有一人饑,曰:我饑之也;有一人寒,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我陷之也。仁而立德,博而化廣,故不賞而人勸,不罰而人治,是堯道也。
天下太平,有八十老人擊壤歌於道,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有於我哉!」 觀者歎曰:「大哉,帝之德也!」
五.羿射九日
當時華邑國上報:有一股黑氣來自太陽,圍繞太華山幾周,然後發現太華出現一物,形如蛇,有六足,四翼。據傳說,見此物是天下大旱之預兆。
又得北方涿鹿國上報:黃帝戰蚩尤時幫助黃帝破「暴雨洪水陣」的女魃,南移進入冀州,以致冀州天旱無雨。
接著,天上出了四個太陽。人們說,天無二日,其中必有三個妖星。
帝命羿將妖星除掉,為民除害。羿擔心真假難分,如把真的射了下來,豈不是大罪?帝堯道:「那個真的是射不下的。」
最後,十日同時出現在天空。羿於是取了弓箭,來到校軍場,連射數箭。等了許久,不見一個太陽落下來。
帝堯憂心如焚。赤將子輿說道:「洪崖仙人說,要請帝先齋戒,虔誠地禱祀天地祖宗。雖然羿有神箭,還須憑仗聖主的精誠。」帝堯沐浴齋戒三日,祭禱天地。
《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帝俊之妻羲和,生十日。傳說這些太陽是東方天帝帝俊的兒子,住在東方海外的陽谷。十個太陽一起升上天空,草木乾枯,河水乾涸,大地一片焦土。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
羿奉命來到崑崙山上,仰天禱告。勸太陽們回去,未果。後羿搭上神箭,射了一箭又一箭,一個個太陽墜落。最後,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天氣變得涼爽,陰陽得以調和。
六.創建曆法,調和四時陰陽
上古之世,以秉天意,觀天文、天象,正四時,調和陰陽,祭祀天地是首要的事情,也是與神溝通的方式之一。
帝堯繼位之始,四時無序,陰陽不調,天地運行不遵其序。那麼,規正天地運行秩序,創建曆法勢在必行。堯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四人分掌四時方岳之職,並命他們四人觀測天文,掌管天文時令,觀測日月星辰及萬物生靈,正四時,制定曆法,授民農時。
命羲仲居住在東方的暘谷,迎接日出,觀察辨別太陽東昇的時刻。晝夜時間相等、南方鳥星(心宿一)黃昏時升到中天的正南方時,就是仲春,這一天定為春分。
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今之越南),觀察辨別太陽向南運行的情況,迎接太陽南來。根據白天最長、據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火星(心宿二)升到正南方天空,就是仲夏,這一天定為夏至。
命和仲住在西邊的昧谷,送別落日,觀察辨別太陽西落的時刻。根據晝夜時間相等、據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虛星黃昏時出現在中天正南方,就是仲秋,這一天定為秋分。
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觀察太陽向北運行的情況。根據白天時間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中天時,為仲冬,這一天定為冬至。
根據觀測堯定一年為三百六十六天,春夏秋冬四季,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尚書.堯典》說:「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據《宋書.符瑞志》中記載:有一種蓂莢草生於帝庭台階邊,每月初一開始,每天長一個莢,半個月時長夠十五個莢,十六日以後,每天落一莢,月末落盡。如果此月為小月(少一天),最後的那片葉子就只凋零而不落下。帝堯奇之,呼為「蓂莢」,又名「曆草」。結合對蓂莢的觀察,最後以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再結合觀察星辰、氣候、人時,按照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按數目推算,把閏月、朔望、月之大小定下來,製出新的曆法。新的曆法對四時寒暑、節氣等有了明確定義,三個月為一季,十二個月為一年,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定出閏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一日分成十二時,一時為八刻,每時每節都有法度、有規則。至此,四時運行有序。
七.景星現瑞
帝堯之時,民謠傳唱,「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如日溫心,如雲蓋地,帝德昭昭,普天同慶⋯⋯」
《述異記》說:「堯為仁君,一日十瑞。」堯之時德政昭彰,文治昌明、武功赫奕,萬民樂業。帝德感天,天降十瑞以祥帝堯。
最顯著的是景星現瑞。《竹書紀年》載:帝堯「四十二年,景星出於翼。」「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
《漢書.天文志》載:「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正義說:「景星狀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為明。見則人君有德,明聖之慶也」 孫氏瑞應圖也說:「景星王者不私人則見。」景星乃祥瑞吉慶之星,君主厚德有道,不以天下為私,感動上天,景星方纔出現。景星其形雖如半月,其光則大於月亮。翼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共二十二顆,位在南方,色赤。有記載說帝堯是翼星之精。兩次景星出於翼,昭示帝堯乃神來世間。#
(未完待續)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馨宇
《史記》記載,堯的父親是帝嚳。帝嚳有四個妃子:姜嫄、簡狄、慶都和常儀。
姜嫄,帝嚳之正妃。姜原履大人跡感孕而生棄(即後稷),棄是周族的祖先。
簡狄,吞燕卵受孕而生契,契是商族人的祖先。
慶都,陳鋒氏,生於伊祁山下。傳說慶都是一個神人的女兒。一日,天大雷電,一個霹靂,擊得神人身上出血,神人的血流到一塊大石中,後來這血化成嬰兒就是慶都。長大後帝嚳娶她做了妃子。慶都就是堯的母親。
第四個是常儀,儀生摯,摯是帝嚳的長子。常儀還生有一女。
據《竹書紀年》:(堯)母曰慶都,生於斗維之野,常有黃雲覆其上。及長,觀於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下面還有七個字「赤帝起成天下寶。」眉八采,鬢髮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其狀如圖。兩隻腳心上各有二十二顆朱痣,彷彿同天上的翼星一般,這個叫作赤帝之精生於翼。取名為「放勳」。堯是他的謚號,《謚法》說,翼善傳聖曰堯,善行德義曰堯。
堯出生後和母親住在外祖父伊祁侯家,故姓伊祁,或伊。
堯帝 「身長十尺」。《春秋元命苞》說:「堯眉八彩,是謂通明。曆像日月,璇璣玉衡。」就是說,堯的眉毛具有八色的光彩,他洞明天象曆數,明瞭日月星辰的運行。《春秋緯.合誠圖》說他的額角像太陽。
二.帝摯繼位
帝嚳晚年專注於訪道修道,考慮四子由誰來繼帝位的問題。他將四個兒子進行比較,論才德,是堯與契;論其母的資格是棄;而論年紀的長幼,則是摯,但他的才德不及他的兄弟。帝嚳決定用占卜來抉擇,結果,四子皆有天下之兆。帝嚳決定以齒為序,先立摯為儲君。
帝嚳死後摯繼承帝位,為帝摯。
堯十三歲時,被封於於陶。他好學能幹,以擅長製作陶器在遠近部落中聞名。堯賢德而有才能,把陶邑治理得井井有條。
堯十五歲時又被封於唐,為唐侯,受命協助治理朝政,他和他的氏族又被稱為「陶唐氏」。
帝摯才德不足,結交了一些不良善的人,與「三凶」為伍。「三凶」就是當時的三個壞人,一個是共工孔壬,一個是驩兜,一個是鯀。
共工孔壬,巧言令色,外表恭順和善,內心刻毒;驩兜秉性凶惡,殘暴不仁,敗壞風俗,惑眾亂國;鯀,博學多才,長於建築,但自以為是,剛愎自用。
帝摯任命驩兜為司徒,總理政事;任命孔壬為共工,總管百工;任用鯀為專治水土道路的司空。驩兜與孔壬引誘帝摯花天酒地,不理朝政,疏遠百官,不恤百姓,民怨頻生,天災不斷,人們說這是天子無道所致。
三.平定禍亂
帝摯失德,東夷一些部落趁機相繼作亂,為害社會。據《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
「帝俊賜羿彤弓素矢曾,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山海經.海內》)當時的天帝是帝俊,他看到人世間將有大災難,便派後羿下世幫助人類。
羿奉堯命北斬楔輸,西滅九嬰,中除封豨,南屠巴蛇,東射大風,又殺鑿齒。掃除禍亂,堯的盛德名揚天下,四海歸心。
南宋畫家馬麟畫的帝堯像。(公有領域)
四.承天命堯繼帝位
四方諸侯見堯之威德日盛,都欲擁戴其為帝。帝摯也自覺不如堯聖明,於是在繼位九年以後,下讓位詔書,將帝位禪讓於堯。
相傳堯得夢示,夢見遊歷泰山,忽然出現一條青龍,他乘龍飛上,落於山巔,抬頭一看,只見天門大開,去頭頂不過尺五,他兩手攀住天門的門檻,來到天上,但覺銀台金闕,玉宇瓊樓,富麗輝煌。
堯繼帝摯成為天下共主,是為帝堯,都平陽。
堯繼帝位後常入民間求賢訪道,察執政得失。堯訪到赤將子輿、筏鏗、巫咸等,並請他們在朝中任職,此外還有柏成子高、張果老等相助。
堯到汾水北岸的姑射山,拜訪四位修煉有道之士:方回、善卷、披衣(蒲衣)和許由。堯以對待長者、學生對待老師的禮節去拜訪他們,虛心求教。堯還師事尹壽子。
帝堯五年,有南夷越裳國派使臣來朝賀,獻大龜一個。據使者稱,此龜乃神龜,壽命有一千多歲,其直徑三尺有餘,龜背上密密麻麻的刻著蝌蚪文,記載著人類開天闢地以來的歷史。堯十分高興,命史官記錄史書。
帝堯把天下劃分為九州,定期巡視四方,徵求四方諸侯的意見,考查執政得失。設謗木傾聽百姓心聲,儘心治理天下。
《史記》說: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堯的仁德涵養有如天空一樣廣博,智慧像神明一樣,接近他如太陽一般,光照四方,遠望他如雲霞一樣燦爛。富有而不驕橫,高貴而不傲慢。他尊敬有善德的人,心繫天下百姓,使九族相親,百姓和睦。他仁慈聖明,仁德充於天地,百官政績昭著,各個部落也都能和平相處。據《說苑》:堯存心於天下。有一人饑,曰:我饑之也;有一人寒,曰: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我陷之也。仁而立德,博而化廣,故不賞而人勸,不罰而人治,是堯道也。
天下太平,有八十老人擊壤歌於道,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有於我哉!」 觀者歎曰:「大哉,帝之德也!」
五.羿射九日
當時華邑國上報:有一股黑氣來自太陽,圍繞太華山幾周,然後發現太華出現一物,形如蛇,有六足,四翼。據傳說,見此物是天下大旱之預兆。
又得北方涿鹿國上報:黃帝戰蚩尤時幫助黃帝破「暴雨洪水陣」的女魃,南移進入冀州,以致冀州天旱無雨。
接著,天上出了四個太陽。人們說,天無二日,其中必有三個妖星。
帝命羿將妖星除掉,為民除害。羿擔心真假難分,如把真的射了下來,豈不是大罪?帝堯道:「那個真的是射不下的。」
最後,十日同時出現在天空。羿於是取了弓箭,來到校軍場,連射數箭。等了許久,不見一個太陽落下來。
帝堯憂心如焚。赤將子輿說道:「洪崖仙人說,要請帝先齋戒,虔誠地禱祀天地祖宗。雖然羿有神箭,還須憑仗聖主的精誠。」帝堯沐浴齋戒三日,祭禱天地。
《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帝俊之妻羲和,生十日。傳說這些太陽是東方天帝帝俊的兒子,住在東方海外的陽谷。十個太陽一起升上天空,草木乾枯,河水乾涸,大地一片焦土。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
羿奉命來到崑崙山上,仰天禱告。勸太陽們回去,未果。後羿搭上神箭,射了一箭又一箭,一個個太陽墜落。最後,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天氣變得涼爽,陰陽得以調和。
六.創建曆法,調和四時陰陽
上古之世,以秉天意,觀天文、天象,正四時,調和陰陽,祭祀天地是首要的事情,也是與神溝通的方式之一。
帝堯繼位之始,四時無序,陰陽不調,天地運行不遵其序。那麼,規正天地運行秩序,創建曆法勢在必行。堯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四人分掌四時方岳之職,並命他們四人觀測天文,掌管天文時令,觀測日月星辰及萬物生靈,正四時,制定曆法,授民農時。
命羲仲居住在東方的暘谷,迎接日出,觀察辨別太陽東昇的時刻。晝夜時間相等、南方鳥星(心宿一)黃昏時升到中天的正南方時,就是仲春,這一天定為春分。
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今之越南),觀察辨別太陽向南運行的情況,迎接太陽南來。根據白天最長、據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火星(心宿二)升到正南方天空,就是仲夏,這一天定為夏至。
命和仲住在西邊的昧谷,送別落日,觀察辨別太陽西落的時刻。根據晝夜時間相等、據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虛星黃昏時出現在中天正南方,就是仲秋,這一天定為秋分。
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觀察太陽向北運行的情況。根據白天時間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中天時,為仲冬,這一天定為冬至。
根據觀測堯定一年為三百六十六天,春夏秋冬四季,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尚書.堯典》說:「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據《宋書.符瑞志》中記載:有一種蓂莢草生於帝庭台階邊,每月初一開始,每天長一個莢,半個月時長夠十五個莢,十六日以後,每天落一莢,月末落盡。如果此月為小月(少一天),最後的那片葉子就只凋零而不落下。帝堯奇之,呼為「蓂莢」,又名「曆草」。結合對蓂莢的觀察,最後以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再結合觀察星辰、氣候、人時,按照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按數目推算,把閏月、朔望、月之大小定下來,製出新的曆法。新的曆法對四時寒暑、節氣等有了明確定義,三個月為一季,十二個月為一年,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定出閏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一日分成十二時,一時為八刻,每時每節都有法度、有規則。至此,四時運行有序。
七.景星現瑞
帝堯之時,民謠傳唱,「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如日溫心,如雲蓋地,帝德昭昭,普天同慶⋯⋯」
《述異記》說:「堯為仁君,一日十瑞。」堯之時德政昭彰,文治昌明、武功赫奕,萬民樂業。帝德感天,天降十瑞以祥帝堯。
最顯著的是景星現瑞。《竹書紀年》載:帝堯「四十二年,景星出於翼。」「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
《漢書.天文志》載:「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正義說:「景星狀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為明。見則人君有德,明聖之慶也」 孫氏瑞應圖也說:「景星王者不私人則見。」景星乃祥瑞吉慶之星,君主厚德有道,不以天下為私,感動上天,景星方纔出現。景星其形雖如半月,其光則大於月亮。翼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共二十二顆,位在南方,色赤。有記載說帝堯是翼星之精。兩次景星出於翼,昭示帝堯乃神來世間。#
(未完待續)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