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4月10日訊】新聞週刊(522)勇奪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十年》,雖然遭中國當局全面封殺,但「鍍金」後網路已出現盜版,電影內容呈現政治謀殺、消滅粵語、國安法等議題,獲得許多香港人的共鳴。看完電影,觀眾紛紛反思,「改變命運,為時未晚」。
由五位新銳導演想像十年後的香港,一針見血反諷現實與港人恐懼,在一國兩制下壓抑的政治氛圍,小人物用行動點燃自由的燭火,掙扎與求生的背後更突顯道德勇氣。
香港金像獎協會主席爾冬陞:「最佳電影,得獎者是,十年。」
得獎這一刻爆出歡呼、掌聲綿延不斷,不少人或激動起立或落淚,擁有35年歷史的香港金像獎,最大獎頒給獨立電影《十年》。
4月3號,201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公布「最佳影片」得主,以未來十年香港環境變化為題材的《十年》在與《五個小孩的校長》、《葉問3》、《踏血尋梅》等影片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十年》導演周冠威:「那種電影能夠傳達到那種誠實,那種真誠,那種勇氣,那種免於恐懼的自由,這些價值,我以為是不會在金像獎,通過這樣的形式,讓香港電影人去表達,而最後卻成功了。」
香港在歷經雨傘運動挫敗之後,《十年》被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認為是,反映當下香港社會的焦慮與恐懼。儘管入圍本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之後,中共當局禁止報導相關任何訊息,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甚至抨擊這部電視是宣揚絕望,是「思想病毒」。然而從去年12月17號在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以來,幾乎場場爆滿。
香港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認為,影片成功反映了目前港人的心態。現實中的香港已經出現了電影中講的問題,因此影片更引發了港人的共鳴:中共越打壓港人越關注。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這個電影本身取材方面,對現在的香港人來講,感受很深。尤其在佔領運動之後,大家看香港的未來怎麼樣走。現在很多香港人,尤其年輕一代,都希望探討這問題。」
電影《十年》,由5位導演分別拍攝5段獨立的小故事,預測2025年的香港情勢,一個不想見到的將來。
「他們指示,越亂越好,讓香港人越怕越好。」「一顆子彈也沒有,沒有看頭,市民不怕,哪用受你的『國安法』?」
最讓人震撼的是,小學生穿上軍服這個畫面,如同文革時期,偵查自己的親生父親。
「賣蛋也犯法?賣蛋沒問題,是『本地』兩個字犯規。」「現在是不是甚麼也要保密?」
50萬港幣獨立製作的低成本影片,以十年後的香港為題,赤裸裸地揭露了,當前香港面臨的政治壓迫,導演對現實深刻的理解,獲得共鳴,得獎是榮譽也反映了香港人的時代擔憂。
《十年》導演伍嘉良:「確實是一個榮譽,但同一時刻這榮譽揹負了這時代很多東西,可能是對將來的擔心,可能是有沉重的心情,有很多麼迷茫有很多無力感。」
香港演藝學院電視電影學院院長舒琪,第一時間臉書發文叫好,認為《十年》超越了電影本身,代表香港人的價值觀,堪稱「香港宣言」。
香港演藝學院電視電影學院院長舒琪:「爭議一定會有的,只不過事實是他們拿了這個獎,而這個獎是投票投出來的,加起來就這麼多人,但是這麼多人是否代表民心呢?」
香港電影界專業評審團的不計名投票,一票票選出了港人的時代宣言《十年》金像獎主席爾冬陞不諱言,《十年》得大獎是社會氣氛使然;面對寰亞老闆林建岳批評是「政治凌駕專業」,作家陶傑反倒說,是對中共政治綁架的一種反彈。
香港時事評論員陶傑:「跟電影拍得好或不好沒關係,是一種人心所向,即便有很多電影人,很多電影人要在大陸拍電影,要在大陸謀生,但是因為它後邊投票是不記名的,很多在大陸拍電影的有生意的其實也是暗中支持這個電影得獎。」
《十年》得獎消息,外媒高度關注,包括BBC、ABC、衛報、路透社、NHK都有詳盡報導。《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觀看香港主要電視頻道的內地城市居民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表示,授獎儀式剛開播後不久就被切斷,被一個烹飪節目所取代。
在香港雨傘運動經歷挫敗之後,在社會矛盾日益加劇之時,在當權者正要全面撲殺瓦解反對聲音之際,《十年》這部電影,可以說,來得正是時候。她提醒香港市民的不是消極絕望,而是認清危機,找尋希望。
「維持著我意志的,不是仇恨,是希望。」
編輯:黃千容
剪輯:黃千容
由五位新銳導演想像十年後的香港,一針見血反諷現實與港人恐懼,在一國兩制下壓抑的政治氛圍,小人物用行動點燃自由的燭火,掙扎與求生的背後更突顯道德勇氣。
香港金像獎協會主席爾冬陞:「最佳電影,得獎者是,十年。」
得獎這一刻爆出歡呼、掌聲綿延不斷,不少人或激動起立或落淚,擁有35年歷史的香港金像獎,最大獎頒給獨立電影《十年》。
4月3號,201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公布「最佳影片」得主,以未來十年香港環境變化為題材的《十年》在與《五個小孩的校長》、《葉問3》、《踏血尋梅》等影片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十年》導演周冠威:「那種電影能夠傳達到那種誠實,那種真誠,那種勇氣,那種免於恐懼的自由,這些價值,我以為是不會在金像獎,通過這樣的形式,讓香港電影人去表達,而最後卻成功了。」
香港在歷經雨傘運動挫敗之後,《十年》被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認為是,反映當下香港社會的焦慮與恐懼。儘管入圍本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之後,中共當局禁止報導相關任何訊息,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甚至抨擊這部電視是宣揚絕望,是「思想病毒」。然而從去年12月17號在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以來,幾乎場場爆滿。
香港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認為,影片成功反映了目前港人的心態。現實中的香港已經出現了電影中講的問題,因此影片更引發了港人的共鳴:中共越打壓港人越關注。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這個電影本身取材方面,對現在的香港人來講,感受很深。尤其在佔領運動之後,大家看香港的未來怎麼樣走。現在很多香港人,尤其年輕一代,都希望探討這問題。」
電影《十年》,由5位導演分別拍攝5段獨立的小故事,預測2025年的香港情勢,一個不想見到的將來。
「他們指示,越亂越好,讓香港人越怕越好。」「一顆子彈也沒有,沒有看頭,市民不怕,哪用受你的『國安法』?」
最讓人震撼的是,小學生穿上軍服這個畫面,如同文革時期,偵查自己的親生父親。
「賣蛋也犯法?賣蛋沒問題,是『本地』兩個字犯規。」「現在是不是甚麼也要保密?」
50萬港幣獨立製作的低成本影片,以十年後的香港為題,赤裸裸地揭露了,當前香港面臨的政治壓迫,導演對現實深刻的理解,獲得共鳴,得獎是榮譽也反映了香港人的時代擔憂。
《十年》導演伍嘉良:「確實是一個榮譽,但同一時刻這榮譽揹負了這時代很多東西,可能是對將來的擔心,可能是有沉重的心情,有很多麼迷茫有很多無力感。」
香港演藝學院電視電影學院院長舒琪,第一時間臉書發文叫好,認為《十年》超越了電影本身,代表香港人的價值觀,堪稱「香港宣言」。
香港演藝學院電視電影學院院長舒琪:「爭議一定會有的,只不過事實是他們拿了這個獎,而這個獎是投票投出來的,加起來就這麼多人,但是這麼多人是否代表民心呢?」
香港電影界專業評審團的不計名投票,一票票選出了港人的時代宣言《十年》金像獎主席爾冬陞不諱言,《十年》得大獎是社會氣氛使然;面對寰亞老闆林建岳批評是「政治凌駕專業」,作家陶傑反倒說,是對中共政治綁架的一種反彈。
香港時事評論員陶傑:「跟電影拍得好或不好沒關係,是一種人心所向,即便有很多電影人,很多電影人要在大陸拍電影,要在大陸謀生,但是因為它後邊投票是不記名的,很多在大陸拍電影的有生意的其實也是暗中支持這個電影得獎。」
《十年》得獎消息,外媒高度關注,包括BBC、ABC、衛報、路透社、NHK都有詳盡報導。《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觀看香港主要電視頻道的內地城市居民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表示,授獎儀式剛開播後不久就被切斷,被一個烹飪節目所取代。
在香港雨傘運動經歷挫敗之後,在社會矛盾日益加劇之時,在當權者正要全面撲殺瓦解反對聲音之際,《十年》這部電影,可以說,來得正是時候。她提醒香港市民的不是消極絕望,而是認清危機,找尋希望。
「維持著我意志的,不是仇恨,是希望。」
編輯:黃千容
剪輯:黃千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