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6月22日訊】週四的英國公投,將重新定義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實際上,41年前,英國也曾經做出類似抉擇。來回顧一下英國與歐盟將近半個世紀的歷程。
1975年,英國首相威爾遜(Harold Wilson)領導的工黨政府,宣布舉行第一次全國公投,結果67.2%的民眾選擇英國繼續留在「歐洲經濟共同體」(EEC)。
1988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在比利時布魯日(Bruges)發表演說,闡明不贊成英國留在歐洲共同體。
前英國首相撒切爾:「我們未能成功拓展英國的領域,卻只能看著他們把英國打造成歐洲一般水準,這就是歐洲超級大國在布魯塞爾策劃的事情。」
撒切爾夫人還反對建立統一的歐洲中央銀行,以及設立單一的歐洲貨幣。
從此,英國政府和保守黨在歐洲政策上逐漸出現分歧。
1991年12月10日,「歐洲經濟共同體」首腦會議通過了《歐洲聯盟條約》,也就是《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決定將歐洲共同體改稱為歐洲聯盟。條約於1993年正式生效。
1992年9月16日,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黑色星期三」,英國保守黨政府因無力維持英鎊的匯率下限,被迫退出歐洲匯率體系(ERM)。
2002年1月1日,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進入流通。
2013年1月,英國現任首相卡梅倫承諾,如果保守黨繼續執政,將舉行公投,由英國人民決定是否繼續作為歐盟成員。
2016年2月20日,卡梅倫宣布,英國將於6月23日舉行全民公投。
移民與經濟是英國公投的兩大焦點,「留歐」與「脫歐」兩派激烈交鋒。
以卡梅倫為首的留歐派認為,歐盟公民可以自由遷徙和就業,讓英國得以廣納人才,推動經濟,鞏固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以前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為首的脫歐派則認為,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和難民問題,不但造成英國經濟的負擔,也使社會福利支出增加,同時帶來治安等問題。而每年上交歐盟的數十億英鎊會費,回報甚微。
這次公投無疑是英國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政治議題,也引發全球各國關注。
美國總統奧巴馬、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等,都希望英國留下。
1975年的英國公投並沒有真正解決英國與歐洲的關係問題。41年後,英國人依然在考慮同一個問題。
不過,留歐和脫歐陣營都希望,週四的公投能就此定案,為英國與歐盟問題劃下句點。
新唐人記者曹菁綜合報導
1975年,英國首相威爾遜(Harold Wilson)領導的工黨政府,宣布舉行第一次全國公投,結果67.2%的民眾選擇英國繼續留在「歐洲經濟共同體」(EEC)。
1988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在比利時布魯日(Bruges)發表演說,闡明不贊成英國留在歐洲共同體。
前英國首相撒切爾:「我們未能成功拓展英國的領域,卻只能看著他們把英國打造成歐洲一般水準,這就是歐洲超級大國在布魯塞爾策劃的事情。」
撒切爾夫人還反對建立統一的歐洲中央銀行,以及設立單一的歐洲貨幣。
從此,英國政府和保守黨在歐洲政策上逐漸出現分歧。
1991年12月10日,「歐洲經濟共同體」首腦會議通過了《歐洲聯盟條約》,也就是《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決定將歐洲共同體改稱為歐洲聯盟。條約於1993年正式生效。
1992年9月16日,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黑色星期三」,英國保守黨政府因無力維持英鎊的匯率下限,被迫退出歐洲匯率體系(ERM)。
2002年1月1日,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正式進入流通。
2013年1月,英國現任首相卡梅倫承諾,如果保守黨繼續執政,將舉行公投,由英國人民決定是否繼續作為歐盟成員。
2016年2月20日,卡梅倫宣布,英國將於6月23日舉行全民公投。
移民與經濟是英國公投的兩大焦點,「留歐」與「脫歐」兩派激烈交鋒。
以卡梅倫為首的留歐派認為,歐盟公民可以自由遷徙和就業,讓英國得以廣納人才,推動經濟,鞏固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以前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為首的脫歐派則認為,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和難民問題,不但造成英國經濟的負擔,也使社會福利支出增加,同時帶來治安等問題。而每年上交歐盟的數十億英鎊會費,回報甚微。
這次公投無疑是英國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政治議題,也引發全球各國關注。
美國總統奧巴馬、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等,都希望英國留下。
1975年的英國公投並沒有真正解決英國與歐洲的關係問題。41年後,英國人依然在考慮同一個問題。
不過,留歐和脫歐陣營都希望,週四的公投能就此定案,為英國與歐盟問題劃下句點。
新唐人記者曹菁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