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6年07月09日訊】中國東南部在過去的一週處處淹水,其中長江沿岸的湖北、江西等更是重災區,然而贛州古城的居民卻高枕無憂,因為他們憑藉宋朝的排水系統,不怕暴雨的襲擊。
一週以來,大陸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以及江淮、西南東部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據江西省水利廳消息,7月5日下午4時,長江九江段水位超警戒線(20米)0.89米。隨後,江西省水文局升級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江西省贛州市各縣市近日連下暴雨,不少城鎮傳來內澇受災的消息,央視新聞播發贛州各地暴雨成災的新聞,電視畫面上有會昌、贛縣、於都等地洪災的鏡頭,引起了外地遊子對家鄉的關注。據當地民眾報平安:目前,贛州這座千年古城沒有內澇,城市生活工作秩序井然,出行照常。這歸功於贛州市古老的城市排澇設施——福壽溝仍在地勢相對低窪的老城區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青年報》曾於2010年7月報導,當洪峰到達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贛州時,遭遇的是這樣一幕情景:兒童在城門口水灘裡嬉戲釣魚,買賣人在滔滔洪水邊安然地做著生意。絲毫沒有把「洪澇」當做「災害」。
近期大陸的暴雨與城市內澇讓雨果那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獲得共鳴。人們常常津津樂道於有些國際大都市夢幻般的下水道,不僅保持了「地下血脈」的暢通無阻,還建成地下博物館對遊客開放。殊不知,在我國江西贛州也有一處值得稱道的地下水利工程——福壽溝。
福壽溝始建於宋代,它根據街道布局和地形特點,採取分區排水的原則,建成了兩個排水幹道系統,因為兩條溝的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故名「福壽溝」。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因暴雨發生內澇,而同遭暴雨襲擊的贛州,卻「沒有一輛汽車泡水」。歷經近千年,全長12.6公裡的福壽溝依然護佑著一方的安寧。因此,當年親自設計並帶領群眾修建福壽溝的知州劉彝受到群眾的擁戴,他的銅像如今坐落在贛州城北的宋城公園。
福壽溝的設計確有許多獨到之處。外部看:它與贛州老城內的三池(鳳凰池、金魚池、嘶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花園塘等數十口池塘連通,儼然一個活的水系。遇暴雨,它可調節雨水流量,減輕下水道溢流;江水回灌時,這些池塘又成為天然的蓄水池。從內部結構看,在出水處「造水窗十二,視水消長而後閉之,水患傾息」。據水利專家解釋,水窗是一項頗具科技含量的設計,原理很簡單:當水位低於水窗時,即借下水道水力將水窗衝開排水;當水位高於水窗時,則借江水沖力將水窗自外緊閉,以防倒灌。據稱,福壽溝建成近千年,贛州老城區未出現大內澇。
清朝同治年間贛州城區的福壽溝布局圖。(大紀元資料庫)
作為一項古代水利設施,福壽溝仍為人類造福;同時,作為標識和文脈,它體現著城市的氣質和風采。今天的人們不僅深為蘊含於這項偉大治水工程中的先人智慧所折服,而且深為先人的境界和追求所感動。歷朝歷代,「爭言水利」,治理河道,防患洪澇之害,都是吃苦出力的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有甚麼「提成」。組織成千上萬人上工地,要花時間精力與銀兩,為百姓造福、保一方安寧。劉彝的風範和精神至今仍為人們所景仰,他的銅像前拜謁者絡繹不絕,可見福壽溝所蘊含的精神元素,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今天普通人的生活空間與日常環境中,成為這座城市的精神標識之一。
福壽溝,一套近千年前古人創設的地下排水系統,一個至今還在發揮作用的「活文物」。與其配合,贛州古城的整個設計都隱含著防洪排澇的遠見與巧思。走進贛州城,探祕福壽溝,我們看到的是古人對於城市水系健康運轉、保持「長壽」的良苦用心,是祖先留下的一筆無形財富。
福壽溝約在宋代中葉建成。據同治時期縣誌記載:「福壽二溝,昔人穿以疏城內之水,不知創自何代,或雲郡守劉彝所作」。劉彝於北宋熙寧年間出任贛州知軍,他根據城市規模、街道布局、地形特點,建成了福溝和壽溝,「壽溝受城北之水,東南之水則由福溝而出」,「縱橫紆曲,條貫井然」,分別將水收集排放到貢江和章江。因為兩溝走向形似古篆體「福壽」二字,故而得名。
福壽溝歷史上也曾荒廢過。清同治八年,採取民辦公助的辦法進行修復,共有6個出水口。1953年,贛州修下水道,修復了厚德路的原福壽溝,長767.6米。舊城區現有9個排水口,其中福壽溝水窗6個仍在使用。至今,總長約12.6公裡的福壽溝仍是舊城區的主要排水幹道。依靠福壽溝,贛州舊城區幾乎每年都「雨而不澇」,這在全國眾多古城中也並不多見。
福壽溝內壁圖。(網絡圖片)
福壽溝的智慧所在
福壽溝的可貴不僅在於實用,更在於其體現了古人的高妙思維。
首先,巧借外力,因勢利導。福壽溝的一大特點就是利用天然地形的高低之差,採用自然流向的辦法,使城市的雨、污水排入江中和濠塘內,免去了今人使用抽水機的麻煩。第二大特點是它的12個水窗(即排水口)。水窗的閘門借水力自動啟閉,十分巧妙。原閘門均為木閘門,門軸裝在上游方向。當江水低於下水道水位時,借下水道水力衝開閘門;江水高於下水道水位時,借江中水力關閉閘門,以防江水倒灌。
其次,著眼全局,效益最大化。福壽溝與城內三大池塘、幾十口小塘連為一體,有調蓄、養魚、溉圃和污水處理利用的綜合效益,形成了一條生態環保循環鏈。
除了贛州,中國尚有壽州、文安、潮州、荊州、台州等十多座古城至今仍起防洪作用,其建築思路對今人很有啟發。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任浩
一週以來,大陸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以及江淮、西南東部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據江西省水利廳消息,7月5日下午4時,長江九江段水位超警戒線(20米)0.89米。隨後,江西省水文局升級發布洪水紅色預警。
江西省贛州市各縣市近日連下暴雨,不少城鎮傳來內澇受災的消息,央視新聞播發贛州各地暴雨成災的新聞,電視畫面上有會昌、贛縣、於都等地洪災的鏡頭,引起了外地遊子對家鄉的關注。據當地民眾報平安:目前,贛州這座千年古城沒有內澇,城市生活工作秩序井然,出行照常。這歸功於贛州市古老的城市排澇設施——福壽溝仍在地勢相對低窪的老城區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青年報》曾於2010年7月報導,當洪峰到達江西省第二大城市贛州時,遭遇的是這樣一幕情景:兒童在城門口水灘裡嬉戲釣魚,買賣人在滔滔洪水邊安然地做著生意。絲毫沒有把「洪澇」當做「災害」。
近期大陸的暴雨與城市內澇讓雨果那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獲得共鳴。人們常常津津樂道於有些國際大都市夢幻般的下水道,不僅保持了「地下血脈」的暢通無阻,還建成地下博物館對遊客開放。殊不知,在我國江西贛州也有一處值得稱道的地下水利工程——福壽溝。
福壽溝始建於宋代,它根據街道布局和地形特點,採取分區排水的原則,建成了兩個排水幹道系統,因為兩條溝的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故名「福壽溝」。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因暴雨發生內澇,而同遭暴雨襲擊的贛州,卻「沒有一輛汽車泡水」。歷經近千年,全長12.6公裡的福壽溝依然護佑著一方的安寧。因此,當年親自設計並帶領群眾修建福壽溝的知州劉彝受到群眾的擁戴,他的銅像如今坐落在贛州城北的宋城公園。
福壽溝的設計確有許多獨到之處。外部看:它與贛州老城內的三池(鳳凰池、金魚池、嘶馬池)以及清水塘、荷包塘、花園塘等數十口池塘連通,儼然一個活的水系。遇暴雨,它可調節雨水流量,減輕下水道溢流;江水回灌時,這些池塘又成為天然的蓄水池。從內部結構看,在出水處「造水窗十二,視水消長而後閉之,水患傾息」。據水利專家解釋,水窗是一項頗具科技含量的設計,原理很簡單:當水位低於水窗時,即借下水道水力將水窗衝開排水;當水位高於水窗時,則借江水沖力將水窗自外緊閉,以防倒灌。據稱,福壽溝建成近千年,贛州老城區未出現大內澇。
清朝同治年間贛州城區的福壽溝布局圖。(大紀元資料庫)
作為一項古代水利設施,福壽溝仍為人類造福;同時,作為標識和文脈,它體現著城市的氣質和風采。今天的人們不僅深為蘊含於這項偉大治水工程中的先人智慧所折服,而且深為先人的境界和追求所感動。歷朝歷代,「爭言水利」,治理河道,防患洪澇之害,都是吃苦出力的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有甚麼「提成」。組織成千上萬人上工地,要花時間精力與銀兩,為百姓造福、保一方安寧。劉彝的風範和精神至今仍為人們所景仰,他的銅像前拜謁者絡繹不絕,可見福壽溝所蘊含的精神元素,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今天普通人的生活空間與日常環境中,成為這座城市的精神標識之一。
福壽溝,一套近千年前古人創設的地下排水系統,一個至今還在發揮作用的「活文物」。與其配合,贛州古城的整個設計都隱含著防洪排澇的遠見與巧思。走進贛州城,探祕福壽溝,我們看到的是古人對於城市水系健康運轉、保持「長壽」的良苦用心,是祖先留下的一筆無形財富。
福壽溝約在宋代中葉建成。據同治時期縣誌記載:「福壽二溝,昔人穿以疏城內之水,不知創自何代,或雲郡守劉彝所作」。劉彝於北宋熙寧年間出任贛州知軍,他根據城市規模、街道布局、地形特點,建成了福溝和壽溝,「壽溝受城北之水,東南之水則由福溝而出」,「縱橫紆曲,條貫井然」,分別將水收集排放到貢江和章江。因為兩溝走向形似古篆體「福壽」二字,故而得名。
福壽溝歷史上也曾荒廢過。清同治八年,採取民辦公助的辦法進行修復,共有6個出水口。1953年,贛州修下水道,修復了厚德路的原福壽溝,長767.6米。舊城區現有9個排水口,其中福壽溝水窗6個仍在使用。至今,總長約12.6公裡的福壽溝仍是舊城區的主要排水幹道。依靠福壽溝,贛州舊城區幾乎每年都「雨而不澇」,這在全國眾多古城中也並不多見。
福壽溝內壁圖。(網絡圖片)
福壽溝的智慧所在
福壽溝的可貴不僅在於實用,更在於其體現了古人的高妙思維。
首先,巧借外力,因勢利導。福壽溝的一大特點就是利用天然地形的高低之差,採用自然流向的辦法,使城市的雨、污水排入江中和濠塘內,免去了今人使用抽水機的麻煩。第二大特點是它的12個水窗(即排水口)。水窗的閘門借水力自動啟閉,十分巧妙。原閘門均為木閘門,門軸裝在上游方向。當江水低於下水道水位時,借下水道水力衝開閘門;江水高於下水道水位時,借江中水力關閉閘門,以防江水倒灌。
其次,著眼全局,效益最大化。福壽溝與城內三大池塘、幾十口小塘連為一體,有調蓄、養魚、溉圃和污水處理利用的綜合效益,形成了一條生態環保循環鏈。
除了贛州,中國尚有壽州、文安、潮州、荊州、台州等十多座古城至今仍起防洪作用,其建築思路對今人很有啟發。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任浩